2021年,教育部印发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实施方案(2021—2025年)》,新一轮审核评估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凸显以下几个特点:一是强化立德树人导向。坚持“以本为本”、落实“四个回归”,引导高校构建“三全育人”格局,强化教育教学内涵建设。二是破除“五唯”顽瘴痼疾。全面加强办学方向、育人过程、学生发展、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审核,确保教师能够真正做到安心教书育人。三是完善评价体系。新一轮审核评估强调用“自己的尺子量自己”,推动高校积极开展自觉、自省、自律、自查、自纠,以提升整体教学质量。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根据教育部印发的《高等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标准(2021年本)》,在省委、省政府及学校的长期关心下,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已实现阶段性发展目标。2019年获批为铜仁市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2020年获批马克思主义理论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研究生教育稳步推进,在校内起到示范引领作用;2022年获批贵州省重点马院。现主要承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人才培养和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建设及研究生教育方面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努力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经过不懈的努力,形成了“1123”工作格局,即一个特色:“传承黔东红色文化基因,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红色育人”特色项目;一个优势: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优势;两个亮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研究、服务地方社会需求;三个落实:落实党的领导保障马克思主义学院建设,落实党的建设引领马克思主义学院发展,落实高校思政工作促进思政课与课程思政协同改革。
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在本科教育教学工作中,不断优化教学管理,逐步提高本科教育教学质量。一是强化学生师德养成。按照知行合一的原则,构建起了知识思想行为三位一体的学生师德培养体系,推动学生养成良好师德、遵守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增强教师职业认同感、加深教师职业情感、不断坚定从教意愿,努力成为“六要”思政课老师。二是持续推进教学改革。与时俱进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本专业每两年修订一次人才培养方案。鼓励教师创新运用“翻转课堂”教学、网络教学、角色教学、情景教学、“掌上课堂”教学、双语教学、游戏教学等,部分课程实施专题式教学。落实“大思政”理念,积极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三是突出学生能力培养。本专业在坚持上好理论课的同时,突出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注重激发自主学习潜能,并通过活动提高学生的教学技能。四是落实“引水灌田”育人新模式。突破教书育人的传统界线,积极落实学校“引水灌田”协同育人新模式,将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与教书育人有机结合,把学生安排到教师的科研、社会服务项目中去,围绕思政课教学实效性、黔东红色文化等问题开展调查研究,开展政策宣讲。五是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聚焦一流师资队伍目标,倾力打造一支结构优化、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学科研队伍。采取脱产深造、在职学习等形式,鼓励支持教师攻读博士、博士后;鼓励支持教师晋升职称;抓好以老带新;鼓励教师积极申报各级项目,组建科研团队;鼓励支持教师交流、访学,切实提高教学科研水平,提升学术影响力和学科竞争力。
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这次本科教育教学审核评估为契机,做好总结反思,查找差距,持续改进,真正做到“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以评促强”,把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办的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