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门首页 >> 专题建设 >> 社会实践 >> 正文
专题建设
 
热点推荐
社会实践
三下乡|“语润乡音·情系乡村”——铜仁学院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语润乡音”实践团深入碧江区正光街道三寨村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日期:2025-07-13  发布人:  浏览量:

为积极响应时代号召,助力解决乡村地区普通话使用不规范、交流受阻等问题,充分发挥地方高校的专业优势,7月7日至9日,在校青年志愿者服务大队的精心策划与引领下,由9名具备优秀沟通素养的师范专业学生组成的“语润乡音”实践团队,赴铜仁市碧江区正光街道三寨村,开展了一场以“语润乡音·情系乡村”为主题的普通话推广三下乡实践活动。通过趣味互动、知识普及与文化浸润,让乡村群众感受普通话魅力,为乡村文化建设注入活力。

7月7日,实践团从学校出发抵达三寨村,在村委书记谭书记的热情接待下,迅速展开活动,将村里不同年龄层的孩子召集起来,举办了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普通话启蒙教育活动。活动开场,队员们先展示了精心准备的图文卡片,通过形象的图片和浅显易懂的实例,向小朋友们生动地介绍了普通话的基础发音要领及常用语,助力他们构建对普通话的基本理解。紧接着进行的“拼音闯关”游戏极大地激发了孩子们的兴趣,队员们巧妙地引导孩子们抽取韵母和声母卡片,通过拼凑形成完整的拼音词汇,这一过程不仅提升了孩子们的敏捷反应,同时也加深了他们对拼音知识的掌握,为孩子们奠定了坚实的普通话学习基石。

带着首日活动的良好反响,实践团队于7月8日持续展开游戏互动,以增进知识的普及。当日,活动以“词语接龙”、“绕口令挑战”及“汉字书写”作为核心环节:在“词语接龙”环节中,队员们选定主题,孩子们依次连贯相关词语,在愉悦的氛围里丰富词汇、规范发音;在“绕口令挑战”环节,挑选了贴近孩子的绕口令,队员先行示范,随后指导孩子们逐句练习,及时纠正发音不准确之处,现场气氛活跃;“汉字书写”环节则通过“听音写词”与“拼字匹配”两种游戏形式,提高了孩子们对汉字的辨识能力,队员们还针对性地指导笔画顺序和字形结构,助力孩子们规范掌握汉语的运用。

7月9日,实践团精心设计“诵读卡片”和“方言猜词”两项特色活动。在“诵读卡片”环节中,队员们悉心准备了蕴含着古诗词与经典语句的卡片,引导孩子们逐一朗读,以此培养他们的语感和朗读技巧;“方言猜词”环节巧妙地将当地特色方言与普通话相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双向交流,既让孩子们增进了对家乡文化的了解,又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转换能力。活动接近尾声时,队员们与孩子们共同合唱《让我们荡起双桨》、《虫儿飞》等普通话儿歌,让孩子们在欢快的氛围中更好地掌握语音语调,为此次实践活动画上了一个圆满的句号。

此次“语润乡音·情系乡村”推广行动,以贴近生活的趣味活动为纽带,让三寨村的村民尤其是孩子们真切感受到普通话的独特魅力,有效激发了大家主动学习普通话的热情。活动不仅为乡村文化振兴注入了高校活力,更让实践团成员在与乡村孩子的互动中锤炼了教学技能、深化了专业认知,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推动普通话在乡村普及,为三寨村营造常态化、可持续的普通话学习氛围奠定了扎实基础,为乡村文化建设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来源:张晓迪 冉娟兰 胡锴蓉/图 杨宇吉 龙红梅/文 编辑:李丽 一审:肖翔 二审:田淼 三审:田自立)

(实践团全体成员)

(活动现场照片)

(活动现场照片以及合照)

(活动现场照片)

(团队风采)

点击数: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