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食品教研室全体教师及专业学生在校、院两级党委的领导下,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切实开展教研工作,并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现对本年度本专业获取的重大成果进行汇总如下:
大事记一:校企合作
3月24日,本专业与香柚香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前期合作基础上,为了进一步加强校企合作共同培养优质应用型人才,正式签署了校企合作协议,同时开展了一场企业宣讲会。该公司于2018年成立,已搭建起特色品种选育、种植、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

大事记二:服务学习
3月28日至4月3日,本专业2020级全体学生在专业负责人谢勇和教研室主任施伽教师的带领下,赴德江县永志生态茶业有限公司、德江县何艳米线加工厂、德江县煎茶镇牛肉加工厂及德江县稳坪镇花椒厂合作社开展为期一周的服务学习。根据服务学习要求,学生们围绕食品企业工厂布局、车间设计、产品工艺流程、产品质量关键控制点、关键生产设备、生产管理及企业发展面临困境等内容展开深入学习,并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实践,参与企业生产。

大事记三:学生考研
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2023届学生一共41人,其中40人报名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25人达到国家初试线,最终17人被录取,录取人数排全校第一名。
大事记四:课程建设与教学改革
4月14日,本专业谢玮教师团队参加第三届贵州省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主讲的《食品化学》获课程思政组“二等奖”,是铜仁学院首次在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中突破“二等奖”的好成绩。《食品化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的核心课程,基于省级一流专业和省级一流课程的双重建设背景,课程团队以学生为中心,坚持价值塑造、知识传授和能力培养的协同推进,创造性搭建了“精准思政-高效思政”耦合体系,并借助PPPTS模型实施,将课程思政隐于内容,践于过程。
11月22日,第五届全国高校混合式教学设计创新大赛结果公布,本专业谢玮教师团队的《食品化学》获本科赛道“二等奖”及设计之星荣誉称号。该项赛事同“全国高校青年教师教学竞赛(第1位)”“全国高校微课教学比赛(第5位)”“全国高校教师教学创新大赛(39位)”等,被纳入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全国普通高校教师教学发展指数”的榜单赛事(位列第30)。

大事记五:科学研究
4月25日,谢勇、刘庆庆教师团队在国际农林科技领域top期刊Food Hydrocolloids(中国科学院SCI一区,IF=11.07)发表题为“Effect of various thermal processing on the structural and in vitro prebiotic characteristics of β-glucan from Hulless Barley”的文章,研究了不同热加工处理青稞β-葡聚糖体外对肠道菌群的调节作用,发现具有多孔状的β-葡聚糖能够更好地被肠道菌群发酵利用,微生物产短链脂肪酸的能力也更强。总而言之,β-葡聚糖的益生元特性与其分子量并非呈完全的负相关性,这对膳食纤维的构效关系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大事记六:实习基地建设
5月9日,本专业与贵州江口净春园茶叶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公司于2009年成立,是以生产加工的模式经营绿茶,红茶,乌龙茶,花茶,茶叶加工,服务领域为茶叶种植、加工、销售及农业综合开发、进出口贸易及茶饮服务。6月1日,本专业与农夫山泉(贵州)武陵山饮料有限公司签订校企合作协议。该公司于2012年成立,是中国饮料20强之一,专注于研发、推广饮用天然水、果蔬汁饮料、特殊用途饮料和茶饮料等各类软饮料。

大事记七:学科竞赛
7月15日,刘庆庆、杨涛及刘晓琴老师带领2020级吴松腾、李琼敏及2021级部分学生总共6人参加了第五届全国食品专业工程实践训练综合能力竞赛,并获西部赛区一等奖、二等奖各1项。师生们通过参加此项比赛,不断提升综合能力,提升也提升学生对专业的认同感。
铜仁学院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大事记:奋起的2023年
图文:铜仁学院化学工程与工艺专业教研室 编辑:朱苗
(一审:谢勇,二审:陈仕学,三审:吴思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