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0日,我院特邀香港城市大学研究助理教授吕海明博士为师生作题为“苯胺基聚合物在水系电池中的电化学性能研究”的学术讲座。本次讲座通过线上形式举行,吸引了院内外众多师生积极参与。
报告中,吕海明博士系统阐述了苯胺基聚合物在水系电池中的应用背景,详细介绍了相关电化学性能的测试方法与关键技术路径,并结合最新实验数据,深入分析了提升电池性能的有效策略。他指出,该研究方向在绿色能源存储与可持续发展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在交流环节,与会师生踊跃提问,围绕材料结构设计、性能优化机制及未来研究趋势展开了富有成效的学术探讨。本次讲座不仅拓展了我院师生的学术视野,也为我院与香港城市大学之间的科研合作奠定了良好基础。
吕海明博士长期致力于能源材料与电化学领域的研究,具备扎实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科研经验。他本科毕业于内蒙古民族大学,硕士就读于吉林大学,随后在哈尔滨工业大学获得材料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系统构建了在功能材料合成与电化学表征方面的专业能力。博士毕业后,他在延安大学任教,开启了教学与科研并重的职业发展路径;之后在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从事博士后研究,聚焦先进功能材料的前沿基础研究;继而在松山湖材料实验室担任副研究员,参与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积极推进材料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自2023年起,加入香港城市大学,投身于国际化科研平台建设与跨学科协同创新。截至目前,已在Nature Communications、Advanced Materials、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等国际权威期刊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多篇入选ESI高被引论文,具有广泛的学术影响力。


(孙睿 图/文;一审:屈明和;二审:陈仕学;三审:郭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