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科生教育
恭喜!我校学术论文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平台
日期:2024-12-02  发布人:  浏览量:

202411月,铜仁学院生物资源综合利用与开发课题组发表的研究论文《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的制备及水溶液中铜离子()吸附性能研究》,由杂志社推荐入选中国科协科创中国科技期刊双语传播工程平台。2022年,该研究论文发表于中文核心期刊《化学试剂》,且该论文于2024年被《化学试剂》期刊评为优质论文。

    该研究工作在铜仁学院姚元勇、陈仕学老师的指导下,由2016级本科生何来斌主要完成。研究采用水提-醇沉法,从豆腐柴叶中提取天然果胶,成功制备了一种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并发现其对水溶液中的铜离子具有出色的吸附性能。此外,研究还表明,该材料主要通过静电吸附和配合作用实现对铜离子的高效去除。为进一步提升材料的实用性,研究团队还探索了将亲水性磁性纳米颗粒Fe3O4@SiO2负载于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上的方法。这一创新赋予了材料在磁场作用下的运动能力,有助于水体中重金属离子的回收再利用。

该研究成果不仅为重金属离子废水的处理提供了一种新的高效材料,同时也展示了生物质资源在环保领域的巨大潜力。未来,研究团队将继续深化相关研究,推动该技术的实际应用,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网址:https://kxsy.cnki.net/#/home-index

一、研究方法

 

1 碱化果胶吸附污水中重金属铜离子实验技术路线

二、研究结果

 

2 磁性纳米颗粒Fe3O4@SiO红外光谱图


 

                                      (a) 果胶碱化作用的UV-Vis光谱图;

                                      (b) 果胶碱化作用不同时间375 nm处的吸光值;  (c) 果胶碱化作用的IR光谱图

3 UV-VisIR考察作用时间对果胶碱化作用的影响

 

 

4 果胶碱化时间对铜离子的吸附效果影响


 

aDosage均为新型吸附材料的剂量与吸附率的关系;(b) 剂量与单位吸附量的关系

c)碱化作用时间与半乳糖醛酸含量的关系;(d)碱化作用时间与酯化度的关系;

5 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吸附能力与成分分析图

 

6 新型生物质果胶吸附材料吸附作用机制

第一作者

 

姚元勇,男,硕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入选贵州省"千层次"创新人才,贵州省科技专家库成员。2013-至今,先后承担贵州省“125”重大科技专项天然产物研究方向项目 1 项,主持完成省部级项目1项,市厅级项目4项。近年来,在国内外相关刊物(Catal. Surv. Asia.Rev. Org. Chem.Chin. J. Chem.Front. ChemChemistryOpenJ. Heterocyclic. Chem.、有机化学、中成药等杂志)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20余篇,参与撰写英文专著1部。2017-2023年期间,指导在校大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挑战杯、创新创业计划、互联网+等),获省部级奖15项(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8项)。

 

 

 

 

 

 

通讯作者2:陈仕学

 

陈仕学,女,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教授。硕士生导师,期间主持校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3项,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1项;主要从事天然产物提取、纯化分离及应用研究;主持完成铜仁市科技计划项目3项、铜仁市委重大决策问题研究课题2项;主持完成教育厅创新群体项目1项;主持完成贵州省科技厅项目2项;发表教改论文3篇,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篇;曾获贵州省千层次创新型人才、铜仁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排名第1)、铜仁市优秀教师、铜仁学院教学名师等荣誉称号;近年来,指导学生参加省级各类学科竞赛,获省级三创比赛特等奖”1项,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参加省级挑战杯比赛获省级一等奖”2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参加互联网+比赛获铜奖”2项。

 

 

 

(图文/姚元勇,陈仕学;一审:屈明和;二审:郭雷;三审:冷森林

 

 

 

点击数: 收藏本页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                       
Copyright@https://www.gztrc.edu.cn/s.php/chxy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2002417号 网安:52060202000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