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城有诗
罗雪飘
南城小景,阔别风骨,挥洒的仅仅只是灵魂。城里有诗,等着城外的人,把梧桐灯下。
清晨,时针还没有奔向“7”,它正等秒赶过来,像步履匆匆的他们去赴一场七点十分到七点四十分的晨读。此时,食堂里已经人声鼎沸了,就算起得再早,都可以看到食堂阿姨饱满的精神面貌。通往教学楼的距离不到千米,看着拖着昨晚熬夜的身躯奔往教室的同学们,仿佛叫醒他们的并不是梦想,而真的只是闹钟。
你能为一件事坚持多久?这是很多人都会去问的一个问题,也是常常被问到的一个问题。有的人回答,有的人沉默,有的人一直沉默。但有一群疯子,他们没有回答,也没有沉默,而是用自己手中的笔撮向灵魂深处,用一串串文字来答复。不因外界带给他们的压力而胡编乱造,不图所做的事情能给自己带来多少荣耀,他们,坚定自如地走着自己最初的道路,没有披荆斩棘的畅快,有的只是“小桥流水人家”的怡然自得。
“你们还在干嘛,还有多少时间供你们消耗,下星期就要开始表演,你们排练得怎么样啦?”指导老师的声音回荡在教室里。“来~来~来,今天看一下效果,排练得如何”,台下的人看着台上的人,连连叹气,这时就足以表明一切。“朗诵是什么样子的,有没有看过别人朗诵时候的那种气魄,情感,情感,气势,气势”。拿着书站在台上演示的人只是一个平凡的朗读者,但那种慷慨激昂,仿佛和这些诗融为一体,仿佛这些诗流淌于自己的笔尖,每一个字符读出来都那么铿锵有力。诗人赋予文字以生命,就应该在一个人的口中变得有灵魂。而这些,也许就是那些疯子存在的意义吧!
“大家上完课后赶紧到教室集中,我们来看看排练的效果”群里的消息加一提醒着大家,那个时候是晚上九点,在大家忐忑不安地赶到教室的时候,却意外的发现没有人不高兴、不乐意等待的。如果说生活是一辆绿皮火车,每一个站台都在等上一个站台分享喜悦,那么,总有人愿意坐最后一站,等火车如期归来。合唱、朗诵,没有专业的演员排练,没有专业的老师指导,但他们却总想着做得更好。颁奖典礼一步一步逼近,紧迫感随之而来,那段时间没有人能够好好休息,从早晨就来到教室,有的人甚至都没有回过寝室,大家嘴里都叫累,但没有一个人停下自己排练的脚步。没时间跑食堂那就找人带饭,没午休那就趴在桌上眯两分钟。“一甲大哥”和“二甲大姐”永远少不了互怼,争吵不会少。“低音炮”永远会站在男生的队伍里面充当特立独行的那个,假冒的男生永远会被排除在外,那个时候大家愿意抛开所有的烦恼,取而代之的是发自肺腑的笑声。这是大家的美好回忆,独一无二,痛并快乐着。
“叮叮叮,叮叮叮……”电话被打爆,演员未就位,节目没彩排,时间一点一滴过去,现场还是一片混乱,幕后工作人手不够,前台无人过问,手忙脚乱的几个人干等着另一场面的结束。我还记得因为着急,打了一位同学的电话,让他在课堂上被老师骂。“一次也就算了,还打第二次,你是不是想死”来自一位受害者的语录,但碰面时,他并没有生气,这是体谅,是没有理由的原谅,这是来自“家族”的日常互怼。但是人生真的很戏剧化,剧情总会有反转的时候,幕布后面冒出来的几个头像真的很让人惊喜,像是在感觉要濒临绝境时看到的一缕曙光,这才是“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啊。在具体的分工后,大家各就各位,让一场剧完美落幕,而当大家在台下听到“北斗”两个字的时候,是那么的自豪,每一句话都是对这里的希冀。这里的历史不算太久,但也不是太短,看着宣传片上的每一个同学的寄语,那个词仿佛就是自己的名字被大屏幕循环播放一样,最美不过大家在一起的经历。
因为喜欢,所以选择。在还未知道这句话的时候,莫名的就参加了这个社团,成为这个大家庭中一员。他们因共同的爱好而结识,围着一个词在转动,他们没有别人看来的那么呆板,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同而已,他们想要的是无言的守候,并非言语上的犀利。那年那月,记得第一次参加社团里的活动是骑行,会骑着自行车驮着不会骑车的人去,而回来是大家摸黑回的学校。仍记得第一篇文章经过了多人的反复修改,还记得第一次大型活动看到了台上的某某。现在,看着大一的很多同学仿佛看到了当时的场景,蜷缩着的身子是你的不自信,放不开的喉咙是你在畏惧,游移的眼神让人感觉到你的害怕,但是那天发现,并不是所有人都像在台下一样不走心,那是在竭力争取着什么,台前幕后的他们,都在提心吊胆等着活动的结束,所以才有后来大家在舞台上的狂欢。这是一个文弱之人所固有的仪态吗?并不是,他们是自由的海燕,他们有属于自己的大海,泛起的波涛是他们笔尖下的字符,展翅飞翔的是他们自己的灵魂,他们不求用文字来改变世界,只愿能在文字里找到一块自我狂欢的地方。
有人说,他看到了不一样的一群人。这一群人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他们有争吵,有不满,有打闹,有悲欢离合,有酸甜苦辣,有痛苦的经历,有美好的回忆。究竟不一样在哪儿呢?他始终没有说出口。也许是因为有些话只适合留在大脑里、刻在心头上。也许是因为这里,酸、甜、苦、辣、咸五味俱全。大四的学长学姐将要离校了,心里酸酸的,他们不能再像以前那样顶着高你一截的头摸着你的脑袋说还行,再见不过是N年以后的事,大家一起出游采风,说着自己的梦想,谈人生见解时的自豪,甜甜的。结伴而行的时间有几次,与你相约的人有几次承诺却真正陪你看风景的,大概没有,就算有怕也是个位数吧,因为你们是约定,约定好的事情经常遭受变化的攻击。有约定,也就有违约。而这里,是不约而同、不期而遇,没有承诺,志同道合。
该胡闹的时候胡闹,该严肃的时候严肃,疯子也有自己的角落,也该给自己时间遐想。在以“任务”的名义写东西时,心里是苦不堪言的,因为在没有思考的情况下,大脑一片空白,拿出来的东西不忍直视,但在没人监督的情况下,不忍直视的东西都拿不出来,这才是真正的苦。
在一堂周末写作课上,老师突然顿了顿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的下午课我不太想讲下去了,大家的时间都很宝贵,周末各有各的事要做,我也有,但是我发现这一届,他沉默了,我在考虑要不要……”方音中的话语让人听起来难免有些悲凉,更多的是一种无奈。他在上面坐着,看着下面眼神呆滞的同学。看情况,这是一种对牛弹琴的场面,两点半的课,三点半才正式进入主题。大家都沉默了,为什么?台下的同学也在想,自己为什么来到这里,如果是荣誉这里完全不能够。为学分,这里几乎没活动。在两种人的对视中,沉默总能占据有利地位。这是大家的反思,他们缺少了什么?这里,到底有什么迷人之处。无从知晓,也各自明白。看着台上的他对大家一脸的无奈,我们的脸是火辣辣的,一种无地自容的辣。 他们有自己的梦想,却找来一箩筐的理由不去飞翔,或者在飞翔中频频落枝。麻木的生活,生锈的大脑,让梦想减轻了重量。可梦想不是人类,它不需要减肥。
血红的眼睛流出来的是无色的水珠,落在地上发不出任何声响,落在手心有温热的触感,但味道的确是咸咸的。在不知道该听谁的安排的时候,站在那里任由泪水奔涌,那人不是心寒,是茫然无措。这时一个人给你一个眼神,就是你重新站起来的动力,那如果是几个人一起的协作呢?就是完美的谢幕。
疯子般的一群人在人生自由的旷野里尽情演绎,他们不是陌路人,不是承诺人,不是契约人,他们只是萍水相逢,但却各自描写着彼此的方向。静若处子,动若脱兔,形容他们一点也不为过,思想可以禁锢着一个人前进,思维可以逆向爆发,他们站在那里就是一幅画、一首诗、一篇散文、一本小说、一段评论……
南城有诗,北人家。话天下太大,居自己太窄。可以行走的思想才是真正的独立,可以行走的文字才是他们不屈的灵魂。五斗米怎比得过山水之间的豪情?
(人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
(选自2018年《晨光》第二期 总第1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