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篁里
陈雪蕾
当我看到挖掘机把印有大大的红色的“拆”字的围墙推倒后,我就知道,在我县旧城改造的强大攻势下,属于我家的“幽篁里”眼看就要烟消云散了。
我站在百米外观望着幽篁里与挖掘机的艰难对抗,看见了多年来相依为命的玫瑰、指甲花、春兰、夏兰、秋兰、梧桐、铁树等植物誓不低头而表现出来的幽静,随着挖掘机与钢筋混凝土的嘎吱嘎吱的厮杀声,钢筋混凝土、砖瓦最终败下阵来。七拱八翘的钢筋把大铁树也戳烂,梧桐树下的秋千几经退缩也未能幸免而腰折。整个“幽篁里”弥漫在泥土灰尘里,朦朦胧胧,恰似六月里下着灰色的雪。经过两个多小时的对垒,属于我家的“幽篁里”成为了过去式。
“幽篁里”是坐落在我们县城上一轮城市规划中的一个多边形地块,东边临一田氏住宅,南边、西边为高石堡坎,北边是一座围墙及门洞(我们一家老少与外界出入的唯一通道),南西北三边临路面积578平方米的独家小院,是我住了二十年的家。“幽篁里”在我没出生之前就有了一个简单的规划,东边是住宅区,西南北边是我家的小花园,其中园子南边只有零零散散的几株玫瑰和兰草以及一小口水井,西边是一棵很大的梧桐树,树下面是石桌石凳,北边则是用来种菜的土地,专门种植各种应季时蔬。
从我记事开始,我的父亲就喜欢拉二胡,他经常坐在梧桐树下拉《二泉映月》等一些民族乐曲,刚开始学的时候,母亲笑话他是老牛拉破车。父亲在我襁褓中管我时也拉二胡,但大多是儿歌,让我从婴幼儿时咿咿呀呀成了他的忠实粉丝。外祖父则很欣赏父亲拉二胡,有空的时候,端杯茶水陪我一起欣赏。外祖父和我父母生活在一起,在我眼里他是一个很全能的老人,他也喜欢坐在梧桐树下泡茶听二胡,他的茶道精深,用我家小水井独有的井水烧开浸泡,泡的茶香气简直绕梁三日,都快要盖过幽篁里玫瑰的香气了。
秋千一直是我联络小朋友的外交平台。我出生以后,母亲见其他孩子像个皮猴儿似的,而我整天安安静静,很少哭闹,大人忙的时候,把我放小竹车里让我看电视或者玩玩具,父亲下班回来,我就开始咿咿呀呀听他拉二胡,这样一天我还是算安静的。父亲说小孩子还是闹腾点好,每天都应开开心心的,于是,他去找了两根结实的麻绳和一块木板,给我做了一个秋千挂在梧桐树上,这成了我童年的最爱,也是我结交小伙伴的重要工具。他们想来荡秋千,首先就得陪我玩够,得到我可以荡秋千的指令后,按2人或4人一组排队荡秋千。回想起来,那个时候我还蛮有领导才能的。哈哈。
我上小学以后,外祖父已退休了,他把“幽篁里”的小花园进行了重新规划,在园子里又种了很多花草,鲜红如火的海棠花,绚烂多姿的绣球花,娇小可爱的指甲花,香气馥郁的夜来香,洁白无瑕的茉莉花,生机盎然的大铁树,甚至培植了20多盆春兰、夏兰、秋兰。海棠花开的时候感觉整个园子都是红红火火的,绣球花又像变色花一样,绣球一样大小,花却不败,春夏秋冬开的颜色各不相同,指甲花在我发现它可以染色以后,我经常偷偷的摘来涂在指甲上,外祖父知道了笑骂我是个臭美的偷花贼。我不喜欢夜来香,觉得它的香气香的齁人,还是茉莉花好,香气沁人心脾,还可以晒干了泡茶喝。而大铁树就神奇了,母亲告诉我,铁树会开花,但是一百年才开一次,我还在想那我得等好久好久才能看到它开花啊,就不太爱关注铁树了,结果在我上学的一天早晨,就看到铁树中心开了白色的花,骄傲的喷薄欲出,仿佛在说:你看,我开花了!我开心的上楼把母亲叫来看,母亲激动的跑到铁树旁细细的端详着铁树的花,围着铁树绕了一圈又一圈,说了一大堆吉祥话。那天我在学校开心的向小伙伴们炫耀,铁树要一百年才开花,但是我家的铁树就开花了,这一定是神仙来施了仙术,这是吉祥树,见了有福气,过年会得很多压岁钱,因此,小伙伴们来我家玩又多了一个爱好,就是看我家的花和神奇的大铁树。外祖父很喜欢小孩子,每次都会修剪一些花给我的小伙伴们带走,这进一步巩固了我的孩子王地位。有些时候颐指气使,很是得意!
按理说,像我这一代,父母都不想让孩子们输在起跑线上,都会给孩子报各种兴趣班,我的父母说让我自然生长,自己寻找兴趣,偏偏我自己看了电视上的古筝节目,就爱上了古筝,死活缠着父亲给我买一架古筝,父亲再三问我是否三分钟热度,是否能坚持下去,还告诉我学古筝很累,会把指甲剪的光秃秃的,手指也会被琴弦刮伤,还会长很多老茧,我听了犹豫了好久,还是咬咬牙坚定的说我喜欢古筝,我一定好好学下去。父亲为了教育我做事说话要从一而终,言而有信,让我写了一张保证书,“签字画押”后装裱了放在我的房间里挂着,每当我想放弃的时候,看了墙上的保证书,赧然地继续了下去。从那以后,每当父亲在梧桐树下拉他最爱的“二泉映月”,我就开始学弹我的“茉莉花”或附和。母亲在旁边是我们的忠实听众,不过母亲总逗我说,“老牛拉完破车”,现在该“小牛”上阵了。父亲就和母亲总爱斗嘴,父亲说以后咱们父女俩出名了,上中央电视台,上春节联欢晚会去表演,不带母亲去参加获奖感言活动,让母亲羡慕嫉妒狠。母亲则会无赖的说,未来的大明星,我惹不起。然后和我们笑作一团。
说起来我家取名幽篁里,我很庆幸我有这样通情达理的父母和对我呵护有加的具有中学语文高级教师资格的外祖父。五年级的那个夏天,家人都出门了,剩自己一个人在梧桐树的石桌上写作业,刚好预习到王维的《竹里馆》,“独坐幽篁里,弹琴复长啸。”了解到这是一首写隐者的闲适生活情趣,描绘了诗人月下独坐、弹琴长啸的悠闲生活。我就灵机一动想给小花园起个名字,古有王维的竹里馆,今有我家的幽篁里,虽然我家没有竹林,但是这么多花花草草也是可以替代的了。于是,我就拿了一张纸写了“幽篁里”贴在了进家的门洞上,下午外祖父回来看到就问我,我把我的想法说了以后还添一句:“我‘独坐幽篁里’等你们回家呢”!大人们纷纷笑我乱用典故,但是“幽篁里”就这样成为我家的名字了,父亲还特地去找了师傅做了一块牌匾来挂着。
“幽篁里”不仅仅是我的家,也是教会我像它一样如何容纳万物,心胸宽广的做人,教会我从一而终的坚持学习,也让我在外祖父的熏陶下掌握了茶道的一些基本知识。
一开始对于学习泡茶我是很不屑的,一来觉得泡茶只喝水却丢掉茶叶很让我费解,二来泡茶的步骤很多我懒得做。所以每次外祖父泡茶我就只会喝喝茉莉花茶或者渴了才去喝两口,直到有天学校老师布置家庭作业,让每个学生回家给家长泡杯茶喝,感谢父母的养育之恩,我就回家兴冲冲的求了外祖父教我泡茶。
外祖父耐心而又详细地现场泡茶并向我讲解了泡茶的五个步骤:一是温杯,把茶杯洗净,用开水稍微烫过。烫过以后,杯子水蒸气起来,烟雾缭绕的霎是好看。二是醒茶,把茶叶放入盖碗轻轻摇晃几下,然后放入刚才烫过的水杯中,用开水冲泡,水量盖过茶叶稍多一些。等茶叶舒展片刻,再把水倒掉。外祖父说这一步目的是使茶叶完全苏醒过来,重新焕发出茶叶的本质,并且茶叶中的一些杂质,此时也筛选出去了,可以使下一步冲泡的茶质更清新,洁净。而我就迷上了把茶放进盖碗里面摇晃,感觉茶叶有生命,我恶作剧的把它们摇的晕头转向的。三是冲泡,冲泡的时候也有讲究,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在一定高度上如瀑布一般冲水,让杯底的茶叶泡个澡。这个时候手一定要稳,不能抖,而我泡的时候手抖的像个自来水管被堵了一般。四是赏茶,刚刚泡好的茶温度过高,此时不宜牛饮,先仔细欣赏一番,闻其香,观其色,见之变化。第五步,就是慢慢悠悠的品尝茶汤入口的味道了。记住了这些步骤,我练习了十几遍才泡了一壶,连忙叫来了父亲和母亲,先给外祖父倒了一碗,再给父亲和母亲一碗,眼巴巴的等着他们给我一个评价。外祖父微抿了一口说还行,父亲和母亲看了我被开水烫红的手都说不错,好喝,我像得了天大的赞赏一样,从此迷上了泡茶,每天写完作业,练了下古筝就开始练习泡茶,连梧桐树上的秋千在一段时间都被冷落了。
每获新茶,外祖父成了我的生化武器实验对象,外祖父舍不得训我,只是一直在边上指示我,但我还是观察到外祖父从一开始喝我泡的茶皱眉头的样子,到后来眉心舒展了再喝第二口的样子。每当我超常发挥泡了一碗好的茶汤的时候,外祖父喝完茶会顺便捋一捋他那尖尖的下巴,我就知道外祖父是极满意的。在泡茶的时候,外祖父也教导我,人这一生就和这茶一样,在这滚烫的开水中浮浮沉沉,但是只要坚守本心,泡出来的茶汤就洁净,带有本质芳香。人也如此,遇到困难,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尽管当时我听的懵懵懂懂,但是现在一遇到困境我就会想到当初外祖父说的话,也就不再浮躁,而是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美心修德,学习礼法,领略传统美德,也能静心、静神,也有助于陶冶情操、去除杂念,或许这就是泡茶所悟吧。
去年“幽篁里”被拆以后,今年我们就搬进了新家,外祖父和舅舅住在了一起,不知道外祖父没有我给他泡茶了还习不习惯。新家在一栋大楼里,一层楼四户,虽然很宽敞,但是隔音效果不是很好,有天晚上父亲忍不住把二胡拿出来拉了一曲,第二天隔壁邻居叔叔阿姨们吃晚饭后就来我家串门,见我父亲没有拉二胡的意思,性急的张阿姨就催我父亲快快拉二胡。我父亲索性拉起了他心爱的二胡,我也拿出我至爱的古筝加入其中。伴随着美妙的旋律,大家随乐曲唱啊,跳啊,像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KTV活动,要不是保安上门提醒,不知要哪个时候才晚安。
之后,邻居们为听二胡古筝合奏,晚饭后总是有事没事都来串门。要是还在幽篁里,该……
(人文学院2015级汉语言文学)
(选自2018年《晨光》第一期 总第1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