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首页 >> 院办刊物 >> 《晨光》 >> 散花飞渡 >> 正文
院办刊物
 
散花飞渡 >> 正文
故乡的园---王凤
日期:2018-11-06 10:19:59  发布人:tqxy  浏览量:

故乡的园

 

王凤

 

 

记得,小时候,多么想走出那些重重叠叠的大山,长大了,当故乡的春和秋都与你无关时,又多么怀念那些光着脚丫奔跑的日子。

故乡,一个背负着思念和离别的地方,瘦黄的墙壁总承载着离人最真最深的情怀。故乡,不大也不富裕,矮矮的房屋随意的散落在山间,刚刚可以遮风蔽雨。走进故乡,空气中总飘荡着泥土的气息,在清晨,你总能看到各家炊烟袅袅升起的样子,滚滚的烟雾在风中慢慢地,慢慢地散去。躺在故乡的怀抱里,最惬意的便是那份宁静,每当夜色来临,整个村庄都静下来了,静得可以听见远处的山脉在跳动,偶尔几声狗吠都可得到群山的回应……就是这样的一片土地,养育着一方淳朴的人,她贫瘠、安静,她像一位窘迫却深爱着自己孩子的母亲。

故乡水少,只有在雨季,唯一的小河沟里才会流淌着河水,这时流淌着的河水往往是浑浊的,通常要经过几天的沉淀才会褪去浑浊,但就是这样的一条河,带给孩子们的惊喜和快乐却不减半分。那时候,每家都喜欢在自己的园中种些花花草草,珍贵的,不珍贵的,只要是自己喜欢的,我家也不例外,而浇灌植物的水便是来源于这条河。后来,日子长了,柴米油盐酱醋茶才是正经事,从前所谓的花园都变为了菜地,各种各样的蔬菜密密麻麻的挤在园中,有了生活的样子。记得自家的园变为菜地时万分的不情愿,可是与一日三餐比起来,失去点花花草草又算得了什么呢?好在,父亲终于不忍多年的习惯一朝就改变了,花园的一角依旧立着几株幸存的牡丹,从此,从山脚到山顶,从山间到河边,我只看得见小园一角的风景,或许人就这样子吧,无论什么东西,总要等到它即将失去时,才懂得万般的珍惜。从故乡怀抱失去的,不仅仅是一个花园,花园只是第一个离我们远去的吧,再后来,菜地慢慢的少了,炊烟也越来越稀了,整个村庄连白天都静得像月亮高悬之时。大概是从第一个人背上行囊开始,整个村庄从此就开始离别,先是男人,后来是男人和女人,再后来,同我这般十七八岁的大孩子,也同故乡的群山挥手告别,容颜成熟得使你不敢相信他们还拖着十七八岁的身躯……出去的人开始是一年回几次家,后来是一年回一次,再后来,几年回一次家也见怪不怪,不知道他们会不会怀念故乡的群山和炊烟。

故乡,留给奔波在外的离人,是一个挂着籍贯的家,在长长的旅途中,家就像他们辗转劳累时的驿站,歇歇脚后总是要离开的;故乡,留下最多的,永远是等待和守候,永远是一群人等着另一群人归家,眼巴巴盼来又眼泪汪汪的送走……有时候想,如果我的故乡有清流,有小溪,如果她不是贫瘠的土壤,如果她不在大山的深处,牡丹和园,炊烟和人群就永远不会走散,就没有等待和被等待的无奈。人,有时候,真的怀念小时候,吃一颗糖就能甜到心底,看一次烟花就能高兴几天,从夏天就开始盼着过年……长大了,看着秋天的枝与叶在风中不断的告别,看着冬天的皑皑白雪不期而遇,就越加的害怕过年,过年是团聚,亦是别离的开端。

不知道他人的故乡如何?我的故乡便是如此,山清水秀、鸟语花香一切都与她无关,山水之间流淌着的都叫平淡。今夜,坐在外面的石凳上看星空,听说在外的人们已踏上归乡的末班车,自从园中的牡丹消失后,我就是这园中慢慢长大的“花儿”,当然,我并非是孤独的,因为村里有很多同我一样的“花儿”,她们也在长大,也会同我一般静静的看着月光,看着远方。家的墙壁越发的黄了,炉火也很久没燃过了,学校和家,两点一线,我虽不是在外拼搏之人,但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度过的,唯一不同的是我经常有机会在学校和家之间穿梭。突然很想去看看园中还剩下什么,已经许久未曾去过了,借着月色,走进这园中,脚下有杂草被踩断时发出的呻吟声,果然和想象中的荒芜没什么两般,下意识的往角落里瞥了一眼,那几株牡丹依稀可见,正在杂草中努力的活着,长得瘦小,完全可以等同于杂草,或许她自始至终没开出过一缕清香,但她却依旧坚持着。现在,我不再执着于故乡园中一角的风景,而是热爱故乡的每一寸肌肤,如果可以,我想亲吻这片土地,虽然她布满离别,布满等待,可她同样布满牵挂,布满清香……

今年的冬季,山间依旧飘落着雪花,在年岁的末尾,故乡的园好热闹,鞭炮声从山脚响到山顶,笑声从村的这头传到了村的那头,一直安静的村庄在这一刻似乎也沸腾起来了。清晨,我在母亲的喊声中揉着惺忪的睡眼早起,推开门,家家张灯结彩,每个烟囱都冒着滚滚的烟雾,山间瞬间飘荡着炊烟的味道,所有冬季的冰冷在这一刻都暖化了。

某个早晨,闹钟滴滴答答的响了很久,推门出去,只见地下还遗留着鞭炮炸过的痕迹,炊烟没有再袅袅升起,一切都回到了村庄安静时的样子。故乡就是这样,总有一时的热闹和欢快,总有一段的安静和等待,只待明年,再见炊烟,也是深情的款待,再见故园,也是无牡丹和“花儿”了吧。

 

(人文学院2017级汉语言文学)

 

(选自2018年《晨光》第一期 总第108期)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