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校首页 >> 学院动态 >> 正文
学院动态
 
学院动态
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前沿问题研究综述
日期:2024-03-25 20:52:40  发布人:  浏览量:


摘要:毛泽东思想作为指导我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的基本遵循,不仅具有深厚的内涵,而且含有丰富的内容和广泛的外延。其中的农民教育思想是马克思主义经典农民教育思想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度融合,并在分析、解决中国农民教育的实际问题过程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为我们今天深化农民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启示,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为培养新型职业农民队伍、推动城乡融合发展、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了理论和实践支撑。

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作为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构成之一,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国内学者重点研究的一个课题。用高级检索以“毛泽东”&“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为主题词在CNKI和独秀学术网搜索发现,关于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研究大致以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研究、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内容和特点的研究、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这三个维度展开。

一、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渊源与发展研究

陈海永、纪乃旺[1]以理论源头视角专门探究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由来问题,分别从三个角度展开论述,即:理论来源、认识基础、实践源泉。他认为,第一,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来源于马克思列宁对农民问题的论述,分别从农民在革命中的重要性、农民参加革命的可能性、农民的阶级局限性三个方面加以佐证;第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正是基于对中国当时客观情形的深刻认识而产生的,特别是对中国革命和中国农民形成了全面、准确的分析和判定。辛亥革命的失败以及十月革命的胜利让毛泽东更加深刻地意识到对中国社会进行变革的必要性,以及革命力量的重大意义与价值。农民的革命彻底性和所固有的阶级局限性导致要想把农民拉入革命的阵营,就要通过教育消除其愚昧落后性,提高政治远见;第三,毛泽东十分注重深入农村,进行实地调查,这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提供了实践源泉。薛伟芳[2]则认可“四来源说”,她认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渊源主要来源于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学说、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农村革命教育理论与实践和近代国外进步的教育理论的四种来源。

对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发展,通过梳理分析可将研究观点分为四大类。一是“两阶段”说,孟志中[3]指出,毛泽东农民教育萌芽于革命战争时期,并在革命洗礼中不断发展,成熟于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二是“三阶段”说,陈国泳、李琦[4]指出,受早期梁启超的维新思想影响,从开展的革命教育到中华苏维埃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的召开, 这一阶段正是毛泽东有意识地培养具有反抗思想和意志的农民干部的重要时期。期间,毛泽东同志便萌发了对农民实施针对性教育的念头,并不断的将这一思想付诸实践,逐渐发展。抗日战争到解放战争的这一过程中,毛泽东在实践经验的不断指导下,再加上在战火纷争时期,毛泽东结合农村的发展情况,制定出了对农民进行教育的针对性举措,农民教育进而取得了巨大成效,也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逐渐发展成熟的标志。新中国建立后,该思想又实现了深化和拓展,在这一阶段,针对如何让农民教育适应新的历史时期,是毛泽东关注的重点。三是“四阶段”说,“四阶段”说是在“三阶段”说的基础上,对其内容做了进一步细化。马启鹏指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共经历了四个发展阶段,首先是萌芽期即大革命时期,然后是形成期也就是土地革命时期,再次是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得以丰富和发展,最后完善于新中国成立之后[5];四是“五阶段”说,李龙强、许建文以“四阶段”说为基础,对建国后的继续发展时期再次细化为新中国成立后和社会主义改造这两个时期。

二、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内容和特点的研究

关于基本内容方面的研究。陈金飞[6]将其内容分为思想、文化、职业、拓展教育四个层面;刘海洋[7]指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包括思想教育、文化教育、科技教育、军事教育这四方面;但李松楠提出的农民教育思想内容只包括前三方面内容,并未提及军事教育;张齐学[8]的研究角度不同于以往学者,分别从四个维度加以阐述:一是爱国主义教育,二是全体农民学哲学,三是社会主义教育,四是打破传统束缚。也还有学者如:翟定一的《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苗国强撰写的《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当代价值研究》、林海和秦永芳发表的《毛泽东的农民教育观及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启示》等等,这些著作都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分析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尽管有所不同,但都把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分析的深刻而透彻。

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目标的研究。薛伟芳[9]指出农民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扫除文盲,使农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力,打破“只有地主有文化,农民没有文化”的局面,培养和造就一批有文化有觉悟的农民干部,提高农民的知识水平。学者于国丽[10]则认为毛泽东农民教育的目的是为了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关于指导方针方面的研究。对此,李玉珠[11]指出,毛泽东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所以对于农民教育思想的指导方针也始终坚持这一原则,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其教育方法、形式和内容等方面都各不相同。但究其本质来说,都是以共产主义思想为指导,目的就是为了让广大农民能拥有受教育的权利,都能享受到文明成果。

关于思想原则方面的研究。孙芹丽[12]通过研究总结了其基本原则,可概括为两方面:一是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观点运用于农民教育中,强调要结合农民自身的实际情况,将教育理论与教育实际有效的结合,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方式的确定也始终以农民为中心,要符合农民的特点;二是毛泽东反对孔子将教育与生产脱离的做法,强调在生产过程中要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这是对旧的教育方式的一种革新。梁从从[13]则从四个方面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所遵循的原则进行了全面的学理阐述:一是分别立足农民自身特点,以切实保障农民利益为基本原则;二是出于更好地满足农民需求的目的,将自愿和引导作为基本原则坚持教育;三是坚持教育与生产相统一的原则;四是示范引领、言传身教原则。总而言之,学者们针对指导原则维度的研究日益丰富和多元。

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特点的研究。其次,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研究。学者们往往会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整个演进过程和内容、原则、方法中提炼出其特点。比如:学者于国丽[14]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特点分为“教育宗旨上农民利益至上;教育目的上注重人的全面发展;教育的形式和方法上灵活多样;教育原则上强调与生产实践相结合”;学者薛伟芳[15]在其硕士论文中则认为:“注意保障农民物质利益、实践性、时代性、注重人的个性发展、全面性”;学者罗悦文[16]在其硕士论文中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总结为“思想政治教育首位性、内涵具体时代鲜明性、中西思想碰撞融合性、具体问题深层预见性、实施途径实践结合性、教育方法灵活多样性、人民利益至上普及性以及农民自我引导个体性。”

三、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价值研究

对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理论价值,学者们一致认可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传承性和发展性,是对马克思主义经典农民教育的科学传承、推进创新,也进一步丰富发展了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薛伟芳[17]认为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理论价值表现在:一是通过教育,激发了农民的民主政治意识,提升了他们的政治觉悟;二是有效保障了农民的权益,为进一步发动农民力量提供了基础和支撑,使农民享有受教育权力,具有了维护自己权益的意识;三是提升农民的归属感和忠诚度,更好地团结他们进行革命斗争和积极建设,激发他们的革命意识和爱国意识,引导他们积极投身于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中来,以达到教育救国的目的。张鹏涛、张鹏认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我党更为有力地解决群众基础薄弱地区的农民思政教育提供了有益借鉴,也为我们大力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加大新农村的文化建设提供了指导意见。陈静[18]则认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对于如何尽快摆脱落后的文化状态提供了方向,也为我们摆脱经济落后的局面打下了基础,所以说对于农民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关系到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局。学者庄菲菲[19]认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除了关系到全面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还关关系到大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解决“三农”问题和培育新型农民等方面,形成了良好的经验借鉴。

由研究可知,关于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研究成果十分丰硕,且逐步呈现出体系化之研究趋势。通过梳理发现,学者们在地位价值方面的研究主要放在当代价值方面,对于理论价值研究偏少。因此,加大对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理论价值的研究将有利于丰富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体系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海永,纪乃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渊源[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11,(4):87-88.

[2]薛伟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11-15.

[3]孟志中.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探析[J].北京大学纪念毛泽东诞辰 110 周年论集,2004(14).

[4]陈国泳,李琦.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时代意义[J].党的文献,2002(3).

[5]马启鹏.探究与启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J].宁波大学学报,2008,(6):28.

[6]陈金飞.社会主义建设初期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J].湖州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 (1):33-37

[7]刘海洋.论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主要内容与特点[J].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3).367.

[8]张齐学.试析农民公社化运动中党对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J].当代中国史研究,2003,(1):56-65.

[9]薛伟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37-40.

[10]于国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9,(20):38-350.

[11]李玉珠.综论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J].邵阳学报,2005,(4):128.

[12]孙芹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对新农村建设的现代启示[J].成人教育,2008,(3):22.

[13]梁丛丛.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与实践经验及其当代价值研究[D].山东:山东大学,2018:40-43.

[14]于国丽.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的特点及其现代启示[J].中国农学通报,2009, (20):348-350

[15]薛伟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37-40.

[16]罗悦文.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当代价值研究[D].云南:昆明理工大学,2016:19-23.

[17]薛伟芳.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及其价值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40-42.

[18]陈静.毛泽东的农民教育思想及其现实意义[J].理论月刊,2004(10):28-30.

[19]庄菲菲.毛泽东农民教育思想研究[D].辽宁:沈阳理工大学,2020:43-46.


作者系马克思主义学院硕士研究生代玉芳、石天鹏

                                                           指导老师:罗静

(一审:杨伟  二审:赖全  三审:张江林)

作者: 核发:0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