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冉光仙,女,1970年4月生,土家族,贵州松桃人,大学本科,哲学学士,教授。
二、主要研究领域:
政治社会学、社会治理、应用伦理学
三、教育背景:
1988.9-1992.7 云南大学毕业,获哲学学士学位。
四、现聘岗位及主要教学工作:
现任铜仁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教师,目前主要承担《社会学概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
五、学术成果
(一)著作
1.《和谐社会视阈下非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研究》(中国言实出版社,2014年)。
(二)论文
1.乡村道德报偿社会生态的退化、返本与修复——兼析新生代农民工的“伦理乡愁”.贵州社会科学(北大核心,CSSCI),2016年第12期.
2.从主体平等到制度供给—新生代农民工共享城市发展诉求的路径依赖.甘肃社会科学(北大核心,CSSCI),2016年第3期.
3.危机管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吉首大学学报(CSSCI扩展版,此文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16年第5期长文转载),2016年第4期.
4.转型时期非直接利益冲突与社会生活互动之影响,理论导刊(北大核心),2013年第1期.
5.新时期执政民心资源建设利益机制论.理论探讨(北大核心,CSSCI,被人大复印资料《中国共产党》2012年第12期全文转载),2012年第4期.
6.非直接利益冲突式集群行为现象的人本考量.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北大核心),2012年第4期.
7.伦理视阈中的“非直接利益冲突”现象分析.理论导刊(北大核心),2012年第1期.
(三)课题
如:主持了6项课题,国家课题1项,省部课题1项,市厅级课题4项:
1、国家社会科学基金1项:《和谐社会视阈下“非直接利益冲突”现象研究》(2009-2013);
2、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1项:《精准扶贫视阈下高校贫困生发展性资助育人实现路径研究》(2016-2018);
3、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规划项目2项:《危机管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演化机理及处置策略研究》(2015-2017)、《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乡村社会协同治理机制构建研究 》(2018-2020);
4、铜仁市社会科学研究课题2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问题研究》(2017)、《推进铜仁地方高校教育精准扶贫发展路径研究》(2018)。
(四)获奖情况
1.《转型时期公众利益诉求及其路径取向》,2012年获铜仁地区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2.《新时期执政民心资源建设利益机制论》,2014年获铜仁市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3.《统战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社区融入的困境与疏解》,被评为2016年度贵州省统战理论政策创新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4.《危机管理视角下新生代农民工群体性事件的治理》,2017年获铜仁市第三次(总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底层设计与村庄治理融通》在2017年贵州省科学社会主义暨政治学学会组织的凤冈县“四直为民”学术论坛征文活动中荣获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