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个人简介:
田印红,女,1971年5月生,土家族、贵州铜仁市人,西南师范大学(今西南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教育学学士,教授;
二、主要研究领域:教育学原理
三、教育背景:
1990.9-1994.7 西南师范大学教育管理专业本科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工作经历:
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教师,目前主要承担《心理学》《教育学》《教育心理学》等课程的教学工作;铜仁学院梵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铜仁市“网上家长学校”特聘专家;贵州省全国中小学教师资格证考试面试官。
五、学术成果
(一)项目:
1、2011.11-2013.5.主持校级科研项目: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对职业行为的影响研究。(编号TH1135)
2、2012、3—2013、9,主持校级教改课题:微格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对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的比较研究。
3、2013、10—2015、10,主持省教育厅社科自筹项目:贵州省“特岗计划”实施成效的调查研究。(编号13ZC198)
4、2018年1月-2020年1月,主持铜仁学院院级团队项目:儒家文化对儿童灵性教育的影响探究。
5、2013年6月,参与贵州省省级“教育学” 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编号jxcg-2013-s-49)
6、2015年5月-2018年12月,参与贵州省省级重点支持学科“教育学”(编号ZDXK[2015]28)
7、2019年1月-2021年1月,主持铜仁学院“一流本科教育专项”项目“教育学”精品课程建设(编号JG-2018012)
8、2019年参与铜仁学院“一流本科教育专项”项目“教学的艺术”精品课程建设(编号JG-2018007)
(二)编著:
田印红(副主编),《教育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14.1)
(三)论文
1、田印红,“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美育工作”,《铜仁师专学报》,2002.2。
2、田印红,“我国心理健康滞后的原因及其对策”,《铜仁学院学报》,2005.3
3、田印红,“大学生考试作弊的原因及其对策”,《中外教学研究》,2005.8
4、田印红,“论高校教师的职业倦怠”,《中国教学与管理》,2006.7
5、田印红,“创造性自我与生活风格—论阿德勒的人格发展观” ,《铜仁学院学报》2007.3
6、田印红,“关注贫困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科教文汇》2007年08期。
7、田印红,“马兰生计教育思想及其启示”《成人教育》2012年03期(核心)
8、田印红,“对我国西部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的反思”《科技信息》2012年8月第22期(普刊)
9、田印红,“西部地区中小学教师职业倦怠及其对职业行为影响的调查研究”《教育教学论坛》2012年12月(普刊)
10、田印红,“微格教学与传统教学对师范生技能培养的比较研究”《科教文汇》2013第二期(普刊)
11、田印红、王中华、邬小学,“个性化教学视野下的教师文化冲突与化解”《中小学教师培训》2013第九期(核心)
12、田印红、王中华,“翻转课堂视域下教学文化的悖论及其超越”《教学与管理》2016年15期(核心)
13、田印红,“近40年来终身教育研究的回顾与展望-----基于中国知网的分析”《成人教育》2016年03期(核心)
14、田印红,“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弊端与化解”《教学与管理》2016年9月(核心)
15、田印红,“农村特岗教师专业化发展的建构”《学理论》2016年04期(普刊)
16、田印红,“西部特岗计划实施成效的调查研究”《学理论》2016年05期(普刊)
17、田印红、王中华,“十年来我国特岗教师政策的回顾与展望”《教学与管理》2017年1月(核心)
18、田印红、洪覠、陈雨田,“基于生态位理论下我国西部职业教育发展的建构”《才智》2018年1月
19、田印红、陈雨田,“模块化教学模式下教师教育课程设置的困惑及对策”《科学大众》2018年2月
(四)专利:
2019年2月,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心理健康教育用多功能桌(专利号:ZL 2018 2 0350783 X)
(五)获奖:
1、2013年6月,贵州省省级“教育学” 教学团队建设与实践(编号jxcg-2013-s-49)获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排名第二)
2、“教学过度技术化的弊端与化解”铜仁市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2017年)三等奖
3、2017年,获铜仁学院“教学名师”奖。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