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管力量律于己,乡村助力践于行。7月8日,我校经济管理学院大学生志愿实践团队34人迎着朝阳,带着满腔热血奔赴铜仁市德江县合兴镇。他们高举“理论”旗帜,奔向“实践”战场,开展“特色产业调研——稻田养蛙养殖”模式分析研究,以“民族团结、平安普法”为主题的理论宣讲等社会实践活动。
产业振兴是乡村振兴的基础。调研小队在刘朋远博士、代致宇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合兴镇稻蛙种养基地进行调研活动。该实验基地今年在德江县合兴镇采取了“高校+企业+示范基地+农户”的示范模式发展,目前示范基地已取得成功,下一步将采取“高校+企业+合作社+农户”的推广模式带领更多农户增收致富,吸引更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返乡就业创业,促进共同富裕。
队员们在亲身体验除草、投食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稻蛙种养工人的辛苦,也体会到乡村振兴战略给农民带来的幸福。
弘扬优秀民族文化,树立民族团结意识。民族团结宣讲队在板坪村彭支书和杨湛老师的带领下,走访当地住户,进行深入交流,让民族团结意识深入人心。在宣讲活动中,队员们用最灿烂的笑容拉进与村民们的距离,以喜闻乐见的方式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向村民们宣讲民族团结的必要性,让村民们更好地了解到我国民族团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意义。宣扬民族团结理念永远是新时代青年的任务之一,队员们通过具体行动,让村民们切身地感受到了“我为村民办实事”。
在大兴社区的街道上,张立科老师和王星老师带领志愿者们将一本本生动直观、老妪能解的普法宣传海报手册给村民们,他们根据条文具体内容并用贴切且易懂的案例向村民们解说法律规章。志愿者们用自己的力量在此地再次掀起了一股学习民法典的热潮。为了解当地村民对法律的认知程度,志愿者们还走街串巷的发放调查问卷。
声声问候暖人心,句句嘱托显真情。平安普法小队在大兴社区周支书的带领下进行了走访慰问。走访过程中,队员们与村民暖心交流,详细了解家庭、身体健康状况等方面情况,除此之外,还以他们在生活中可能会遇到的一些特殊情况为例,讲解民法典的相关内容,以及应该如何通过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平安普法小队为更加深入开展普法行动,他们走进合兴镇幼儿园,借助教唱法治童谣歌曲、有奖问答法律知识等方式趣味宣传法律知识。法治歌谣的唱响不仅拉近了孩子们与法律的距离,而且更有利于促进普法活动的传播力、感染力。
11日、12日两个晚上,由志愿者们组成的文艺小队在合兴镇板坪村和大兴社区展开文艺表演,相关领导及附近村民一同观看表演。丰富多彩的节目在为群众送去欢乐的同时,也将文艺演出与当前普法宣传、民族团结宣传相结合,促进了普法、民族团结理论知识的宣传。
历时5天的社会实践活动圆满结束。以助力乡村发展与特色产业调研为主线的实践活动,让同学们对乡村振兴的发展道路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同时,此次调研活动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有利于强化学生社会服务能力,推动该院学科专业建设。
(来源:经济管理学院 编辑:杨玲 一审:张迅 二审:张朝飞 三审:田自立)

实践团队在稻蛙种养基地前合影留念

刘朋远博士为调研小队讲解稻蛙种养项目的基本信息

调研小队为蛙投食和下田除草

调研小队为蛙投食和下田除草

民族团结宣讲队入户宣讲

民族团结宣讲队入户宣讲

志愿者为当地居民发放普法宣传海报手册

板坪村彭支书带领小队到村走访慰问

队员们为当地居民发放普法宣传海报手册

队员们在教小朋友们唱法治童谣歌曲

平安普法小队和小朋友们合影留念

文艺小队在板坪村进行文艺汇演

文艺小队在大兴社区进行文艺汇演

实践团队与合兴镇领导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