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响应国家深入推进乡村振兴的号召,切实提升乡村群众的反诈防骗意识、防水、防火安全意识,守护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艺术学院“三防助振兴”实践团走进松桃苗族自治县盘信镇,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将宣传与艺术深度融合,充分发挥专业优势,并通过发放宣传单、实地讲解等方式,用青春力量为乡村安全保驾护航。
为了此次活动,宣传队细心筹备,紧扣农村高发安全问题,以通俗易懂的漫画形式揭露网络、电信等常见诈骗手段;用警示性插图直观展现溺水危险,同步列出“六不准”条例及科学防范与施救方法;结合真实案例强调防火重要性。队员们分组深入乡间地头,用方言为老人细致讲解,耐心为孩子解答疑问,同时通过定点宣传、分发宣传单等多元方式,持续强化宣传效果。
据团队前期调研发现,该村老年群体因对现代科技了解有限,成为电信网络诈骗的易受群体;同时,部分老人习惯在密闭空间使用煤火做饭,存在煤气中毒的安全隐患。活动中,团队成员结合真实案例,用通俗易懂的方言向老人们讲解了电信诈骗的常见套路(如冒充亲属借钱、虚假中奖等)及防范技巧,提醒大家“不轻信、不透露、不转账”。针对煤火使用安全,成员们现场演示了通风要点,并强调“做饭时不离人、睡前检查阀门”,通过直观讲解解答了老人们的疑问。“这些知识太实用了,以后再也不怕上当了!”参与活动的一位大爷说道。此次活动共覆盖村内50余名老人,有效提升了老年群体的安全防范意识。
“这些安全知识我早就学过啦,老师在课堂上讲过,诈骗电话我才不接呢!”安全宣传活动现场,当地一名小学生的话,道出了乡村“三防”教育的普及成效。据了解,该村“三防”教育的深入开展,得益于乡政府、当地学校的协同发力。乡政府牵头制定宣传计划,教育工作者将安全知识融入日常课堂,“三下乡”队伍则通过趣味互动、案例讲解等形式开展线下宣传,形成“课堂+田间”的立体教育网络。
此次“三下乡”活动为当地群众普及“三防”知识及防护措施,有效提升了乡村民众的安全认知与防范意识,为构建平安乡村、助力乡村振兴注入青春动能。接下来,艺术学院“三防助振兴”实践团将继续发挥专业特长,创新社会实践形式,积极响应时代号召,为乡村振兴建设与社会发展贡献更多青年力量。
(来源:杨义梅/图 徐群雁/文 编辑:李丽 一审:肖翔 二审:田淼 三审:田自立)

(实践团在盘信镇合影)

(实践团在进行宣讲)

(实践团在进行宣讲)

(实践团在对村民进行宣讲)

(实践团在进行宣讲)

(实践团与当地村民合影)

(实践团在广场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