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7月2日至3日,铜仁学院艺术学院暑期“三下乡”中华优秀文化传承实践队由两名教师与八名学生组成的队伍走进德江县潮砥镇营盘村,进行为期两天的社会实践活动,队伍主要通过墙绘形式传递优秀传统文化内容。以墙画为笔、以文化为墨,在乡村的白墙上勾勒出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振兴的征程中焕发新的生机。
走进营盘村,实践队打破了传统绘画在纸张、画布上创作的固有模式,大胆地将乡村里随处可见的白墙当作全新的“画布”。这些平日里朴素无华的墙面,在实践队队员们的眼中,却成为了承载文化、传递艺术的绝佳媒介。在墙绘内容的选择与设计上,队员们紧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价值,深入挖掘与村民生活息息相关、能引发共鸣的文化元素。无论是寓意吉祥的传统纹样,还是彰显民族精神的历史故事,都被精心构思并绘制在墙面上。这不再是简单的色彩堆砌与图案描绘,而是贴近村民生活、富有温度的艺术表达,让村民在日常的行走驻足间,就能自然地接受文化的熏陶,悄然唤醒他们对本土文化的深厚认同感和自豪感。
创作过程中,夏日的骄阳似火,气温不断攀升,但实践队队员们丝毫没有被烈日酷暑所吓倒。他们手持画笔,以墙为纸,全身心投入到创作之中。从最初在墙面上小心翼翼地勾勒线条,到细致入微地填色渲染,每一个步骤都凝聚着队员们的专注与用心。他们相互协作,遇到难题共同商讨解决方案,秉持着精益求精的态度,力求将每一处细节都做到尽善尽美。一笔一划间,不仅是艺术创作的过程,更是文化传承的实践。当地村民们被实践队的创作热情所吸引,纷纷怀着好奇与热情前来围观。
经过两天紧张而充实的努力,曾经单调乏味的白墙发生了令人惊艳的蜕变。一块块墙面变得丰富多彩,主题鲜明的墙画逐渐呈现在村民眼前。那些灵动的线条、绚丽的色彩,让原本朴素的村庄焕发出勃勃生机,成为营盘村一道道亮丽夺目的风景线。这些墙画不仅美化了村庄的环境,提升了乡村的“颜值”,更重要的是,它们成为了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动载体,让文化以一种直观、鲜活的方式融入村民的日常生活。
此次“三下乡”墙画创作活动,是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实践队将艺术创作与文化传承深度融合的一次成功尝试。队员们充分发挥自身专业特长,用实际行动为乡村文化振兴贡献了青春力量。未来,这支充满活力与创造力的实践队还将继续深入乡村,开展更多丰富多彩、形式多样的文化传承活动。他们将不断探索创新,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乡村大地绽放出更加绚烂夺目的光彩,为乡村振兴注入源源不断的文化动力。 (来源:秦晓芬、陶萍 编辑:杨梦月 一审:肖翔 二审:田淼 三审:田自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