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4日晚,铜仁学院晨光文学社诗歌改稿活动在明德楼成功举行。本次活动由晨光文学社指导教师末未、王晖联袂主持,邀请了铜仁本土诗人水白、任敬伟以及2022级汉语言文学专业的蒋振炜同学共同参与,针对晨光文学社社员们提交的诗作,细致点评了其间的亮点与不足,并提出了各自的修改建议,他们还就如何创作出色的诗歌,向社员们传授了宝贵经验。

活动现场
末未老师建议大家写诗时不要空谈,要接地气,如果大量使用大词,则难以精准地捕捉诗歌中的细腻情感,无法引起读者的共鸣。同时他还对诗歌中的结构与词语搭配问题提出指导意见——在结构上,诗的小节之间的连接要有灵活性,要符合诗歌逻辑;在词语搭配上,合理的词语搭配有助于精准的表达情感。此外,末未老师还指导我们应该更深入地探索当代诗歌,广泛阅读诗歌作品,积累文学经验;同时,还要细致地观察生活,深刻地体会各种情感,从而提升诗歌创作的质量。
王晖老师说,在诗歌创作的内容上,许多作品未能准确把握内容核心,主题也不够鲜明,缺乏令人印象深刻的亮点。此外,用词不当也会损害诗意,犹如不协调的音符破坏了旋律的和谐。在艺术表现手法上,句式排列往往显得生硬堆砌,缺少意象的巧妙运用,导致作品缺少记忆点,难以打动人心。王晖老师表示,在诗歌创作中我们应不懈地对现代诗歌的表达方式进行深入探讨,进一步探索情感的深度,从而使诗歌与读者之间建立起情感的桥梁,真正触碰到读者的灵魂深处。

与会嘉宾分享诗歌创作的经验
任敬伟老师结合同学们的作品,认为创作诗歌不必刻意去追求押韵,这会限制创作的思维。他说,诗歌创作不要开头“炸”,要学会安排亮点,保持诗歌全篇的平衡性。此外,任老师还提出要学会“咬文嚼字”,看字词的搭配是否恰当。
水白老师对大家的作品提出三点建议。其一,诗歌创作要有内在逻辑,诗歌长短得仔细琢磨。其二,对于题目与内容的关系,内容应该去丰富题目的内涵,不应干瘪的创作。其三,创作诗歌要有自己的风格,有自己独特的思想。

活动现场
蒋振炜同学说,诗歌写作要避免文案式风格,这种风格会让内容空洞、无法落实,难以出现让读者印象深刻的亮点。他建议同学们要广泛阅读现代诗歌,逐渐形成独属于自己的语言风格,让诗歌摆脱空洞、平庸之态。同时,诗歌题目要有美感,可通过优美词汇营造诗意,内容要和题目相契合。在诗歌表达上,不要过于详尽阐述,而要采用更直接、更犀利的方式,使诗歌更有力量。

社员们阐述创作感想
在四位老师和蒋振炜同学的带领下,社员们深入思考诗歌创作的方法与技巧,并阐述了自己在创作过程中产生的感想,整个现场沉浸在一片热烈而充满活力的讨论氛围中。
此次诗歌改稿活动,让同学们更加明晰了诗歌创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改进方向,提升了他们的诗歌创作能力,在老师们的精心指导下,有望催生出更多的诗歌佳作。

合影留念
(图/陈晓敏 文/蔡佳佳 石红美 一审/晏武芳 二审/庄鸿文 三审/孙向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