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院百年说 说我和铜院
一、班会背景
教育百年风,你我共传承。2020年恰逢铜仁学院办学百年之喜,为引导同学们知我铜院、爱我铜院、建设铜院,营造“凝聚人心、展望未来、振奋精神”的思想氛围,更好地传承和弘扬铜院精神,我班举行了“铜院百年说 说我和铜院”主题班会活动。
二、活动目的
通过回顾铜仁学院发展历程,让同学们更进一步了解铜仁学院师资力量、办学理念、教学方针,增强爱校荣校意识。
三、班会时间地点人员
1.主持人:田江雪
2.指导老师:佘春华
3.时间:2020年11月2日
4.地点:依仁楼A403教室
5. 参加人员:2019级网络与新媒体班全体学生
四、班会过程
1.主持人开场白
田江雪:在班会开始之前,我想问同学们两个问题。铜仁学院是哪一年建校成立的?对了,1920年。今年是特殊的一年,大家知道为什么特殊吗?是的,今年是咱们铜院建校一百周年。
2.铜仁学院简介
铜仁学院位于贵州省铜仁市,是一所省属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是黄炎培职业教育奖“优秀学校奖”获奖高校、教育部科学工作能力提升计划建设院校、贵州省“十二五”硕士学位授予立项建设单位、贵州省首批向应用型转型发展试点高校;入选国家首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十三五”应用型本科产教融合发展工程、贵州省卓越人才教育培养计划、贵州省2011计划;是一所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的应用型大学。
学校办学起源于1920年创办的明德学校,几经传承演进,2006年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2010年通过学士学位授予单位评估;2013年通过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5年整体搬迁至川硐教育园区,实现了“一校一址”办学目标。
截至2019年7月,学校占地910亩,建筑面积33.9万平方米,实验实训中心5万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1.5亿元;图书馆馆藏纸质文献99.2万册,电子图书283.3万册;设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招生专业;有全日制本科生7938人,预科生527人,留学生668人。
3.铜仁学院发展史
学校的前身可以追溯至1920年美国基督教遵道会创办的明德中学,几经迁并整合;1978年,成立铜仁师范专科学校;1993年,铜仁地区教育学院并入,更名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铜仁林业教育培训中心并入;2006年,学校升格为全日制本科院校,并更名为铜仁学院;2010年,学校获得高等学校学士学位授予权单位资格。
4.师资力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教职工1007人,其中,专任教师530人,博士146人,硕士337人;正高级职称131人(二级教授2人,三级教授7人);“双师双能型”教师329人;硕士生导师79人。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国家863计划首席专家1人;省级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6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人,贵州省青年哲学社会科学创新人才1人;铜仁市市管专家6人;省级教学团队1个。
5.铜仁学院办学模式
截至2019年7月,学校有10个学院,2个特色学院——乌江学院(校政协同办学示范学院)和田秋写作学院(专攻写作与沟通的特色学院),1个研究生院,1个继续教育学院。有33个本科招生专业,8个专科专业,涵盖教育学、工学、理学、文学、管理学、艺术学、农学等学科门类。
6.畅所欲言——我对铜院有期待
问题1:来到铜仁学院两年了,你对铜院的第一印象还记得吗?在你眼中,它是什么样的呢?
柏榆岑:当初刚进校园的时候,来迎接我的是学姐和学长们,他们都很热情和热心,帮助我顺利完成报道,还帮助我一起把行李送上宿舍,我觉得很暖心,让第一次背井离乡的我有种家的温暖。
王奎:记得那时候初进校园,第一印象觉得,校区不是特别大,教学楼离宿舍也没那么远上课很方便,图书馆离宿舍也很近,里面环境很喜欢,也有很多我想要看的书籍,食堂阿姨特别热情,我第一天来就在食堂吃的饱饱的......

问题2:对于未来的铜院,你想说什么?
岑慧婷:我希望咱们铜院越来越好,铜院学子们秉承“尚贤尚能,善思善行”的作风披荆斩棘,发扬传承我铜院校训“明德 致用”扬帆起航,铜院越飞越高。

阳耀华:我希望百年铜院越办越好、再创辉煌,做贵州省地方高校排头兵。

主持人:回顾过去,我们无比自豪,展望未来,我们信心十足。在这特殊的日子里,让我们再次向母校致以最诚挚的祝福,愿母校永远辉煌,永远充满生机!
六、活动总结
通过本次班会同学们回顾了学校的发展历史以及铜院一步步不断壮大的过程。学校一天天的进步离不开我们优秀的师资团队、勤奋钻研的同学们,以及每一位关心铜院发展的人们。铜院的发展在每一位铜院人的努力下,必将会蒸蒸日上,让每一位铜院学子为之感到骄傲自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