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愈在中晚唐士林中的形象,经历了由显到隐,又走向重塑的过程。中晚唐士人沿着韩愈之文与韩愈之学两条进路接受韩愈。总体上,他们对韩愈之文的接受程度高于韩愈之学。这既因为唐代有以文论士的传统,也因为韩愈之文在中唐有较高的影响力。韩愈的学术在朋辈看来难以理解。韩愈之学中以文明道和急切用世的激情,对仕途维艰的中晚唐士人很难有吸引力,他的道统论也与唐代人文化成、不主一宗的观念不合。韩愈去世后,其影响力迅速下降。但晚唐部分士人将韩愈理解为醇儒,他们继承了韩愈的道统思想,并将韩愈置入了道统。这些士人将道统论嵌入政治,挖掘了道统之于政治和学术的双重正统意义,并在心性层面展开了道的意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