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6月30日上午,社会服务中心主任罗静带队深入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开展“‘引水灌田’模式最后一公里路径开发——基于‘七性’课堂的实用性建设需求”改革创新项目专项督查。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分管领导、试点专业所属教研室主任、部分教师参加会议,会议由罗静主持。
会上,赵成刚副院长汇报了该院改革创新项目推进的总体情况,米小其院长简要介绍了推进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林学、水产养殖学、园林专业教研室主任结合所在教研室专业特色和实际情况,详细介绍了社会服务案例进课堂推进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打算。林学教研室主任侯建伟认为,在老师撰写的9个案例中,由于知识点综合性较强,侧重于课程的总结性概括,因此担心与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不吻合;水产教研室主任赵园园提出,可将教学资源案例库作为教改立项来推动;园林教研室主任邱发根则分享了自己将社会服务案例引入课堂的成功经验,并提出教师需通过主持或参与社会服务项目来增强课堂“实用性”的重要性。
罗静主任在听取汇报后,充分肯定了三个教研室对案例进课堂所做的工作,并再次重申了改革创新项目的重要性。她指出,综合性较强的案例涉及的知识点更广更深,水平更高,更能提升学生综合素养和综合能力。各教研室在推进改革项目具体工作过程中,不要被工作方案所束缚,可以根据专业特色彰显各自专业的个性。最后,罗静主任对农规院提出了三点要求:一是,我们的改革创新项目是为了更好地服务学校教育教学改革,尤其是在打造“金课”和七性课堂建设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学院一定要做好组织保障工作和建立好激励机制,以利于工作顺利开展;二是,教研室主任要有长期建立案例库的意识,不断丰富和更新案例库,同时要制定科学的案例库目录,方便教师搜索和使用;三是,充分利用教研室活动和教学相长会等方式,讨论改革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提炼优势和特色,鼓励采用个性化方式让案例进课堂,最好地培育学生。
(王岚/供稿 杨忠华/编辑 吴承品/审核)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