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通知公告
新闻信息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三全育人”为学生成长成才培根铸魂
日期:2022-12-16 15:56:13  发布人:rwxy  浏览量:


铜仁学院人文学院的前身是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从1977年办学至今,四十多年来文脉相续,薪火相传,人文学院不断赓续传统,创新发展,展培养数以万计优秀人才,为助推区域经济社会文化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2022年,学院获批贵州省高校第二批“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

                                   九层高台起垒土

今年5月,按照贵州省教育厅的工作要求,铜仁学院人文学院迅速谋划启动,召开“三全育人”试点统筹协调会,部署到人、责任到人,对标对本,认真撰写申报书,充分准备申报材料。

“经过学校推荐、网络评审、现场评审和省教育厅党组会审等环节,顺利完成申报工作并成功入选。”近日,铜仁学院人文学院党委书记、院长孙向阳接受采访时介绍。


                     

 据介绍,铜仁学院人文学院有着四十多年办学历史,在建设与发展过程中,先后涌现出“全国道德模范”张蕾、“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提名奖徐中梅、第三届贵州省高校“十大感动校园人物”李怡净、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郭征帆、贵州省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张潇叶等一大批优秀师生。

“我们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遵照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将‘三全育人’工作纳入办学治院的顶层设计,持续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走进课堂、走进日常、走进学生内心,切实把遵循思政工作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贯穿到思想政治教育各个环节,着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工作新格局。”孙向阳说。

在创建“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院(系)过程中,人文学院以党建引领思政工作全面发展。通过广泛调研分析思政工作中的重点、难点和着力点,以高度的使命感和自我革新的勇气,加强领导班子作风建设,不断提升业务工作能力。

                

                

                

近五年来,学院获多项校级及以上表彰。2019年11月,铜仁市委教育工委对人文学院3个党支部进行标准化验收,合格率为100%;2021年教工第一党支部被学校确立为样板党支部创建单位;2021年获学校“科研工作先进集体”“师范专业认证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有40余教师获“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

党史学习教育期间,人文学院党委坚持将党史学习教育融入日常,多措并举,参与学习的师生累计达2000人次,使党史学习教育做到了全覆盖,成效显著。

以多维度拓展思政育人工作路径。人文学院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中心,遵循学生成长成才规律,以新时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方式提升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时代性和鲜活性,通过课程育人、班团支部建设育人、网络育人、实践育人等形式多样的育人路径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逐步形成协同育人新格局。

                

                                                                  国际交流中心

以文化人倾力打造文化育人阵地。人文学院一直以来秉持“以文化人”的人才培养理念,致力于打造优质的文化育人阵地,已经构建起全方位立体式的“两刊一馆一社团”,即《晨光》《梵净学刊》和铜仁文学馆、晨光文学社育人平台体系,为学生成长提供了广阔的空间。

以师德师风建设强化思政育人队伍保障。人文学院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引导广大教师立德修身,做学生为学、为事、为人的引路人。同时,结合专业特色,加强课程思政建设,大力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厚植学生爱国主义情感,为培养堪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打好思想根基。

目前,人文学院有博士14人,三级教授2人,教授13人,副教授29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人,省级作家协会会员9人,一大批师德高尚、专业能力突出的教师为人文学院思政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师资保障。

                                     更上层楼结硕果

近年来,学院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精神,以“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宗旨,牢牢把握正确政治方向,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立足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理想信念教育为重点,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按照“富其学、笃其德、广其艺、强其身”的思政工作育人理念,结合人文学院“十四五”发展规划目标定位,从党建工作、人才培养、学科研究、社会服务、师资队伍建设、内部治理等多维度,围绕“十大育人”体系,积极拓宽思政工作育人路径,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逐步构建较为科学的“一体化”育人格局。

                

                                                               智慧教室


                

                                                                     图书室

试点建设实施以来,人文学院教职员工要深刻领悟“三全育人”内涵,深入践行“三全育人”理念,深切实施“三全育人”试点方案,取得累累硕果。

人文学院《中国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秘书实用写作》《阅读与欣赏》4门课程被认定为省级“金课”,孙向阳博士的研究项目《蹇先艾年谱》获得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后期资助项目立项,黎帅博士的学术论文《媒体人类学:人类学视角的数字化社会研究》被今年的《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第6期转载。今年9月人文学院被市委、市政府评为“铜仁市教育系统先进集体”。

同时多方筹措资金,对人文学院外部环境进行改造、美化,加强走廊文化建设,营造舒适、温馨的育人环境。在学校的支持下,新建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和多功能智慧教室,教学硬件设施得到有效改善。

                2.教师休闲区1.png

                                                                教师休闲区

                

                                                              学生休闲区

此外还重视学生专业技能、职业能力、综合素质的培养,学生在全国师范院校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全国商务秘书职业技能大赛、贵州省大学生文学大赛等学科竞赛中取得佳绩。策划出版《星星的吟唱——铜仁学院晨光文学作品集》《边地文学与语言研究——铜仁学院学生学术成果选编》,集中展示、检阅了人才培养成果。

出台《人文学院大学生阅读提升行动计划》,强化学生自主学习意识,并率先在铜仁学院实质运行铜仁学院图书馆人文学院分馆,着力建设“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的书香学苑。

                                     百尺竿头须进步

明年是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的开局之年,也是人文学院“三全育人”试点建设工作的关键之年。

党的二十大报告对“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专门部署,人文学院将以党的二十大精神为指导,继续以为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为引导,始终围绕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根本问题,以培养理想信念坚定、道德品德优良、具有人文精神、家国情怀、专业知识扎实、实践能力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定位。遵循思政工作育人规律、学生成长成才规律,将思想政治工作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把规范管理和严格要求结合起来,把制度建设和春风化雨的育人方式结合起来,把思政工作重难点和教学科研结合起来,以“十大育人”体系为基础,构筑全方位思政工作格局。

                 

对下步如何加强“三全育人”试点建设,孙向阳的心中又有了新目标。

——深入推进课程思政建设,结合学科专业特色,新增3-5门高质量的校级“金课”“银课”,实现硕士授权点零的突破,突出学科思政育人元素,切实将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全过程。

——大力实施实践育人活动,结合学科专业特色,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新开展大学生文化艺术节、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秘书职业技能大赛、公文写作技能竞赛以及读书节等活动,继续支持晨光文学社、秘书协会等社团,成功申报全国高校优秀社团组织。

——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心理特点和认知规律,以当代大学生喜闻乐见方式积极拓展网络育人新形式。进一步规范人文学院网络管理,保证网络安全运行和信息畅通传达,继续策划做好“景观人文”“微秘苑”等微信公众号平台。

——结合铜仁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加大支持困难学生帮扶力度,把“扶困”与“扶智”有机结合,加强资助育人制度建设,合理开展校内勤工助学活动,为贫困学生争取尽可能多的勤工助学机会,建立完善困难学生个人档案,积极引导党员干部、教师对特困生从生活、心理、学习、就业等方面进行帮扶。

——继续优化教师队伍结构,建设一支师德高尚、专业过硬、能力突出的思政工作教师队伍。着力打造教授、博士、作家三支教师队伍,为实施“三全育人”试点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和服务保障。

                  

新征程是充满着光荣和梦想的远征。“我们希望通过两年的努力,形成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富学、笃德、广艺、强身‘四位一体’的综合育人模式,并形成可借鉴与复制的经验和做法,为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做出新贡献!”孙向阳信念笃定,信心满满。



核发:0 点击数: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