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贵州省教育厅办公室公布了2021年省级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项目结题结果。由我院秘书学教研室主任、秘书学专业负责人郭征帆主持,刘禹珉、孙向阳、杨雪、何波参与的《基于应用型人才培养下的秘书写作课程循环教学模式实践》获批同意结题。
该项目自2019年5月省教育厅下文正式立项后,项目组针对学生对该课程学习的积极性不够持续、成就感不强等问题,以建构主义和交际教学法为理论基础,基于课程思政改革和支架式教学模式重构课程内容。他们把习近平总书记对秘书工作“五个坚持”的总要求,反映“四史”、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典范公文等内容整合为项目任务,与实用写作技能的训练相结合,在项目任务完成过程中引导学生追求真、善、美。同时,基于工作岗位所需的知识和技能,结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学习特点,将教学实施过程按照课前自学、课中学思、课后拓展三个环节进行。项目组受BOPPPS闭环教学过程模型的启发,课堂教学环节设计为:导入激趣、研学汇报、正反对举、扩而充之、温故知新、思与境偕六个步骤,并将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七个特性:教育性、实用性、丰富性、前沿性、思辨性、研究性和艺术性,融于六步之中,创设了三个教学环节、六个教学步骤对应七个教学特性的“六步七性”教学模式。
课程教学采用线上线下混合模式,将教学环节分为课前自学、课中学思、课后拓展三部分。课前自学,通过智慧教学工具学习通发布学习资源、学习任务单,学生线上自主完成预习研学,明晰学习目的和任务。课中学思,采用“六步七性”课堂教学模式,学生通过学理论、明要点、作汇报、赏范文、析病文、懂技能,完成学习任务,提高了参与度和积极性。课后拓展,学生根据教师发布的拓展任务进行写作实训,学生举一反三,拓展掌握了更多实用文种的撰写方法,优质作业发布在本专业运营的自媒体平台,提升了学业成就感。课程教学改变公文写作训练的传统模式,主动打破课堂教学界限,借助师生团队打造的铜仁学院秘书协会和自媒体公众号工作平台,实现了理论知识与工作任务的融会贯通,学习活动由传统的课堂知识讲授,转变为写党政公文、撰调研报告、拟工作方案、采编新闻等岗位工作任务与典型岗位活动,实现教、学、做合一,学生在真实岗位工作环境中提升了对现代秘书岗位的职业认同。同时,组织开展了全校公文现场写作大赛等教学竞赛活动,积极参加全国秘书学科竞赛和公文写作竞赛大赛,全面检阅学生的学习情况,反思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不足,形成了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专业活动良好氛围。
据了解,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编印了7本学生成果集,公开出版1本学生成果,共62万余字;以赛促学成效显著,屡获全国性大赛、省级学科竞赛大奖。课题组还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发表相关教改论文4篇,策划出版《学术写作与公文写作》论文集一本。还先后荣获铜仁学院“金课”立项和校级教学创新比赛一等奖、省级教学创新比赛优秀奖、校级教学成果二等奖、全国秘书教育教科研教学成果一等奖等奖励。“六步七性”教学模式获得学生普遍认同,并受到网易新闻、多彩贵州网、众望新闻、铜仁网等媒体积极报道,影响力不断扩大。
郭征帆代表项目组表示,将按照省教育厅的要求,进一步做好成果总结和推广应用,发挥其在推进教学改革、加强教学建设、提高教学质量方面的引领、示范、辐射作用。
(供稿:芈姝雪/编辑:郭征帆/审核:蒋小红/)


结题文件截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