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动态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学生发展
  • 党团工作
  • 社会服务
  • 校友风采
  • 下载中心
  • 办事指南
  • 荣誉墙
  • 领导信箱
  • 审核评估
  • 信件提交
  • 信件查询
  • 信件查询结果页
首页 >> 教学科研 >> 科学研究 >> 正文
教学科研
  • 工作动态
  • 学科建设
  • 专业建设
    课程建设
    人才培养
  • 科学研究
 
通知公告
教育学院 首页 >> 教育学院 教学科研 >> 教育学院 科学研究 >> 正文
铜仁学院《困牛山壮举研究智库研究》课题组再访石阡,寻找失散红军
日期:2022-04-26  发布人:jyxy  浏览量: 操作>>

铜仁学院《困牛山壮举研究智库研究》课题组再访石阡,寻找失散红军

2022年4月24日,铜仁学院研究生院、教育学院院长梁成艾教授带领《困牛山壮举智库研究》团队再次到石阡县进行深入走访调查,此行主要目的是寻找失散红军。

首先,课题组达到石阡县本庄镇葛闪渡村。葛闪渡村具有丰厚的红色文化底蕴,红三军团曾两次途径此地,在此留下许多足迹。课题组首先采访了李德真老人,李德真对红色文化颇有兴趣,因此,他曾走访了红军经过的地方并收集红军的故事。他为我们讲述了当前红军到达本庄后发生的一系列军民一家亲的故事。其中较为典型的是红军在陈家坡战斗后,当地土豪王成章劫持红军伤病员14人,押到附近消坑杀害;有两名红军未被杀死,待凶手离开后,两名红军从战友的尸体中爬出来,穿着血染的衣服往红军的方向走去,走到后山向星斗家,向星斗将二人藏在屋后的岩穴里,给他们送饭,并给他们找草药治伤,七天后其找两位知心人暗送红军出境,并送给红军十多斤大米作途中生活用。

接着,课题组沿着红军当年的足迹重走红军路,来到石阡县本庄镇乌江的葛闪渡码头,感受当年红军突围受阻的艰辛。随后,课题组走访了包溪红庙。包溪红庙,原称为关帝庙,因檐柱为红色,并且红军在此处打了胜仗,而改名为红庙,也正是这次伏击战的成功,给红军增加了信心。到达红庙后,课题组聆听当地老人讲述红军的故事,并到红军纪念碑和红军烈士墓缅怀先烈。

此次课题组调研,进一步了解了红军在石阡的历史,丰富了研究素材,为深入挖掘困牛山壮举提供了较好的支撑。

bfd18091c44b38d189016a25b9521d5

在葛闪渡村采访当地老人

微信图片_202204251205334

在葛闪渡村委会合影留念

微信图片_2022042512053310

课题组重走红军路

微信图片_202204251205563

在包溪红庙采访当地老人

微信图片_202204251205566

在包溪红庙红军纪念碑缅怀先

烈

微信图片_2022042512055611

在包溪红庙红军烈士墓缅怀先烈

核发:0 点击数:【收藏本页】
  • 上一条:铜仁学院《困牛山组歌》创作团队再访石阡深挖红军故事
  • 下一条:铜仁学院《困牛山组歌》创作团队再访石阡深挖红军故事
返回首页关闭页面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

  •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