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学院概况
  • 工作动态
  • 师资队伍
  • 教学科研
  • 学生发展
  • 党团工作
  • 社会服务
  • 校友风采
  • 下载中心
  • 办事指南
  • 荣誉墙
  • 领导信箱
  • 审核评估
  • 信件提交
  • 信件查询
  • 信件查询结果页
首页 >> 师资队伍 >> 教师风采 >> 正文
师资队伍
  • 专业师资
    基础教育
    特殊教育
    学前教育
  • 教师风采
 
通知公告
教育学院 首页 >> 教育学院 师资队伍 >> 教育学院 教师风采 >> 正文
刘方林(副教授 博士)
日期:2019-06-17  发布人:jyxy  浏览量: 操作>>

一、个人简介:

刘方林,男,汉族,河南省鹿邑县人,西南大学比较教育学博士。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教师。

二、主要研究领域:比较教育学、教育政策、职业教育

三、教育背景:

2016.09—2019.12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比较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1.09—2014.07 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2007.09—2011.07 商丘师范学院教育学专业毕业,获教育学学士学位。

四、现聘岗位:

现任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教师,主讲《教育学》《课程与教学论》《教育研究方法》等课程,兼梵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

五、学术成果

(一)论文(共28篇,其中核心期刊论文11篇)

1.刘方林,陈时见.方法论视域下比较教育发展的基本路径[J].外国教育研究,2019,46(02):3-13.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9年第6期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摘(2019-04-29)。

2.陈时见,刘方林.比较教育的价值构建与主题选择——2015—2017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动态分析[J].教育研究,2018,39(01):26—35.被人大复印资料《教育学》2018年第6期全文转载;被中国社会科学网全文转摘(2018-09-16)。

3.刘方林,陈时见.新世纪以来国际课程研究的进展与趋势[J].外国中小学教育,2018(04):64-71.

4.刘方林.精准扶贫战略下教育扶贫精准识别机制研究[J].课程教学研究,2018(12):31-34.

5.陈时见,刘方林.我国课程领导研究的主题构成与前沿趋势[J].教师教育学报,2018,5(01):1-7.

6.陈时见,刘方林.新时期中小学校的有效管理与质量提升——中小学教育发展报告会暨校长论坛综述[J].教师教育学报,2017(04):113-118.

7.乔莉莉,刘方林.城乡标准化学校的价值诉求及优化策略[J].课程教学研究,2018(04):17-20.

8.乔莉莉,刘方林.2006―2015年比较教育学硕士学位论文研究热点分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8,38(02):46-50.

9.刘方林,范新霞.“公平物品”理论下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的动力机制[J].继续教育研究,2017(11):56-58.

10.范新霞,刘方林.澳大利亚国家职业发展战略评析[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7,37(08):39-43.

11.李红霞,刘方林.教学服务型大学专业课程体系重构的理性思考——基于行动体系的课程构建范式[J].中国成人教育,2017(14):93-96.

12.刘天琴,刘方林.大学生自主学习的经验、困境及对策[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7,26(02):51-55.

13.刘方林,梁成艾.地方茶叶产业发展调研报告——以贵州省铜仁市为例[J].铜仁学院学报,2016,18(05):133-138.

14.刘方林,洪頵,李宝庆.新建本科院校内部治理研究[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6):100-103.

15.刘方林,乔莉莉,李宝庆.农村教师乡土知识的建构[J].教学与管理,2015(24):64-67.

16.刘方林,乔莉莉.慕课:我国基础教育均衡发展的出路[J].教育探索,2015(07):32-34.

17.刘方林,刘婧.全日制教育硕士专业认同的现状调查——以A大学为个案[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5(06):66-71.

18.乔莉莉,刘方林.感悟教学:理想语文课堂教学的应然选择[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5,24(03):141-144.

19.李彩彦,刘方林.教育博士研究能力培养:经验、困境与对策[J].教育探索,2014(04):11-14.

20.乔莉莉,刘方林.困境与出路:我国教育博士发展的问题研究[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3(12):31-33.

21.刘方林,李宝庆.争议性教育决策的风险沟通机制[J].现代中小学教育,2013(08):1-5.

22.李宝庆,刘方林.论学生参与课程领导[J].教育探索,2013(07):21-23.

23.刘方林.标准化学校: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应然选择[J].基础教育研究,2013(14):5-6.

24.李宝庆,刘方林,李海红.教育决策风险沟通机制的建构[J].教育发展研究,2013,33(12):52-57.

25.刘方林.体验教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探究[J].内江师范学院学报,2013,28(05):118-121.

26.刘方林.学困生的元认知心理特点及教育策略[J].重庆电子工程职业学院学报,2013,22(01):77-80.

27.乔莉莉,刘方林.新课改下学困生的成因及转化策略[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28(06):193-194.

28.刘方林,李宝庆.论高校师生关系存在的实然困境与应然对策[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2,31(02):25-28.

(二)课题

主持课题:

1. 主持2015年度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青年课题“西南地区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以贵州省为例”(2015C040)研究工作。2016.03-2018.08,已结项。

2.主持2016年度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教育精准扶贫’实施的效果评估、舆情监测及对策研究——以贵州高校为例”(2016fdy20)的研究工作。2016.04-2019.03,已结项。

3.主持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专项资金资助项目“基于效果导向的重庆职业教育政策执行研究 ”(SWU1709496),2017.05-2018.09,已结项。

参与课题

1. 参与教育部“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课题(RDZY13029),主研。

2. 参与2014年度铜仁市委重大决策研究课题“城镇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市民化的路径与对策研究—基于铜仁市碧江经济开发区建设的实证调查”, 主研,负责研究报告。

3.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2010年度规划项目“西南地区高中新课程改革过程中师生适应状况的实证研究——以重庆市为例”(10YJA880054),主研,负责收集材料并作统计分析。

4.参与重庆市哲学社会科学2010年度规划一般项目“重庆市新课程改革过程中的学生适应性研究”(2010YBJY36),主研,负责参与撰写结题报告。

5.2012 年重庆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新学习校本课程建设”(2012-GX-003),主研。

6. 参与2018年度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一带一路’背景下跨境民族教育的发展路径研究”(项目编号:18BMZ077),主研。

(三)获奖

论文类奖:

1.2018年6月,论文《比较教育的价值构建与主题选择——2015—2017年中国比较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动态分析》获得西南大学2018年校级优秀科技成果奖。

2.2016-2018年连续三年获得西南大学比较教育论坛一等奖。

核发:0 点击数:【收藏本页】
  • 上一条:田圣会(教授 博士)
  • 下一条:杨雪梅 (副教授 博士)
返回首页关闭页面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

  •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