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徐秋云,女,汉族,中共党员,江西永新县人,硕士研究生,教授,青年学术骨干,兼铜仁学院党委组织部副部长。主讲化学教学论、职业教育教学论、教师职业道德、中外著名教育家简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教育科学研究方法、学前教育科研方法、幼儿园课程概论等课程。2007年以来主持省级、厅级、校级科研项目11项,参与各级课题多项,在《课程·教材·教法》《化学教育》《教学与管理》《中国成人教育》等期刊上发表论文30余篇,近年来,获铜仁学院优秀班主任、铜仁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铜仁学院优秀共产党员、铜仁市优秀共产党员、铜仁市优秀教育工作者、铜仁学院教学名师等称号。
二、教育背景
2001年毕业于井冈山大学,化学专业,2007年研究生毕业于西南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获教育学硕士学位。
三、工作经历
2001年8月至2004年7月,江西省永新第三中学任教高中化学;2007年9月至今,在铜仁学院任教,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四、主要发表的论文
[1]徐秋云,李远蓉.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与利用的调查研究[J].课程·教材·教法,2006年第4期。
[2]徐秋云,李远蓉.试论化学语言及其教育价值[J].化学教育,2006年第9期。
[3]徐秋云,李远蓉.化学教师教育对农村中学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及其对策[J].教学与管理,2010年第3期。
[4]徐秋云,李远蓉.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现状调查[J].化学教育,2011年第5期。
[5]徐秋云.黔东少数民族地区农村中学化学课程资源开发的现实策略[J].教育探索,,2012年第6期.
[6]徐秋云,李锦伟.文化传承创新视野下我国科技史的教育价值[J].教学与管理,2013年第2期。
[7]徐秋云.新形势下学生党员教育需要把握四种方法[J].领导科学论坛,2013年第12期。
[8]徐秋云.地方新升本院校德育工作理念探讨—基于德育软环境建设视角[J].华中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4年6月。
[9] 徐秋云.把中国梦融入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的路径选择[J].领导科学论坛,2015年第1期。
[10]徐秋云. 新升本地方院校学风建设现状调查[J].科技经济市场,2015,(10)
[11]徐秋云.高校学生档案的教育价值[J].学园,2015,(08)
[12]徐秋云.新升本地方院校大学生学习质量现状调查[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16.02
[13]徐秋云.竞争与协同: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的基本动力—以梵净山为例[J].传承,2016年2月.
[14]徐秋云.西南地区民族文化课程资源开发策略[J].科技经济市场,2016年3月.
[15]徐秋云.贵州省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资源常态化开发的影响因素分析[J].教育现代化,2016年4月。
[16]徐秋云,梁成艾,彭吉黔.基于组织变革理论视角的新建本科院校转型发展三维路径[J].中国成人教育,2016年8月。
[17]徐秋云,罗红芳,舒华.新升本地方院校大学生专业教育现状及策略[J].中华少年,2016年11月。
[18]徐秋云.新建本科院校课程文化建设的使命[J].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6月。
[19]徐秋云.“实”“恒”“柔”:铜仁学院党建工作的几个关键词[N].贵州日报,2018-01-30。[9]徐秋云.提高保障水平 塑造美丽乡村[N].铜仁日报,2018-08-08。
[20徐秋云,张钱.应用型大学治理文化建设内涵、途径探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8
(21)
[21]徐秋云,洪頵.高校党员干部提高学习力对策研究[J].阿坝师范学院学报.2019,36(03).
五、主持课题
主持了11项课题,省部课题4项,厅级课题4项,学校课题3项。主要课题如下:
1.省科技厅-铜仁学院联合基金项目: 基于耗散结构理论的梵净山自然文化遗产保护与开发研究,(编号:黔科合J字LKT[2012]21号)。
2.贵州省人文社科规划项目:贵州省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资源常态化开发与应用研究,(编号:12GH046)。
3.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立项课题:黔渝少数民族地区文化课程资源常态开发与应用研究--基于文化传承创新的视角 (编号:2013B109)。
4.第二届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教育质量文化视角下的新型大学课程文化建设”(编号:2017A053)。
六、科研奖励
1.2016年1月,被省教育工委表彰 获高校党建理论研讨优秀论文“二等奖”;
2.2017年,贵州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高中生化学解题时问题解决空间的数据化研究。
3.2017年9月,获铜仁学院卓越教育奖“教学名师”。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