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高雪春,女,汉族,河南省周口市人,教授,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现已培养完成贵州师范大学硕士研究生2名。主要担任《教育学》和《幼儿园管理》等相关课程教学,从事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及教育管理等领域的科研工作;以第一作者公开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核心7篇;主持各级课题8项,其中省部级课题4项,地厅级、校级课题各2项,另参与各级课题多项。
二、教育背景
2009年6月,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获得教育学硕士学位;2003年6月,毕业于周口师范学院。
三、学术身份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大学素质教育研究分会理事、贵州师范大学-铜仁学院联合培养硕士生导师、梵净教育研究院研究员、教育学院学术委员会成员。
四、研究方向
高等教育、学前教育及教育管理等。
五、科研经历
(一)课题
1.贵州省社科联联合课题:新时代幼儿园课程园本化现状及策略优化研究——以铜仁市为例(GZLCLH-2019-135)。
2.铜仁学院一流学科建设一般招标项目: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建设研究(2018)。
3.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贵州省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基于SWOT分析法的视角(2016B297)。
4.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科项目:西部地方新建本科院校新增专业建设中的难点探析与路径选择——基于高教联盟的视角(13ZZ229)。
5.铜仁学院教学服务型大学十大重点委托课题: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及专业建设研究(2015)。
6.贵州省教育科学规划办一般项目:“取消教材”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2012B287)。
7.铜仁学院人文社科项目:铜仁学院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探究(2010)。
8.铜仁学院教改课题:铜仁学院院级选修课质量监控体系构建探究(2013)。
(二)论文
1.高雪春.免费师范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09.11
2.高雪春.影响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的因素研究[J],出国与就业,2010.06
3.高雪春.西部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现状的调查研究——以铜仁学院为个案[J],铜仁学院学报,2012.09
4.高雪春.西部地方院校免费师范生培养模式构建探索——以铜仁学院为个案[J],铜仁学院学报,2012.11
5.高雪春.“取消教材”背景下幼儿园教学现状的调查研究——以贵州铜仁为例[J],网友世界,2013.10
6.高雪春.幼儿园“取消教材”政策落实情况的调查研究-----以铜仁市某公立幼儿园为例[J],黑河学刊,2013.12
7.高雪春.西部新建本科院公共选修课质量监控体系探索[J],中国成人教育,2013.11
8.高雪春.理想与现实的博弈:免费师范生就业的两难选择与应对[J],中国成人教育,2014.3
9.高雪春.高校学生教学信息员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科教导刊,2014.5
10.高雪春.新建本科院校向应用科学大学转型过程中专业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J],成都航空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4.06
11.高雪春.地方新建本科院校督导工作现状的调查研究[J],教育教学论坛,2014.07
12.高雪春.“9+3”计划背景下职业教育专业硕士点的设置[J],继续教育研究,2015.10
13.高雪春.转型背景下地方高校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策略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5.11
14.高雪春.西部新建本科院校新增专业建设中的难点探析与路径选择——基于高校联盟的视角[J],黑河学刊,2016.03
15.高雪春.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与专业耦合发展研究[J],铜仁学院学报,2016.09
16.高雪春.“SWOT”分析法视域下教学服务型大学学科建设策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16.12
17.高雪春.象牙塔的坚守与超越: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学术自由与社会责任[J],黑河学刊,2017.09
18.高雪春.SWOT分析法视域下西部应用转型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策略研究[J],职教论坛,2018.01
19.高雪春.贵州应用转型试点高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实践探索与思考——以铜仁学院为例[J],黑龙江教育,2018.07
20.高雪春.新时代高等教育供给侧改革的路径透视[J],铜仁学院学报,2018.11
21.高雪春.教学服务型大学教师分类管理策略优化[J],中国成人教育,2018.12
22.高雪春.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建设的“破”与“立”[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9.10
(三)工作奖励(近五年)
1.2020年,被评为铜仁学院“银课”教师。
2.2020年,铜仁市(第四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2.2019年,被评为铜仁学院“优秀教师”、铜仁学院“科研先进岗”星级党员。
3.2018年,侯长林、罗静、叶丹、高雪春、张杰团队申报的“铜仁学院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获贵州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被评为铜仁学院学生优秀指导员。
4.2017年,被评为铜仁学院“优秀教师”。
5.2016年,荣获铜仁学院首届“卓越教学奖”。
六、联系方式
邮箱:476752734@qq.com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