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学科建设
 
学科建设
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
日期:2025-07-04 13:25:53  发布人:  浏览量:

学科专业建设:本学科源于我校2003年开设的经济管理专科专业、2009年开设的农村区域发展本科专业,2018年获批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支持学科,2023年获批农林经济管理省级重点学科。其中,农村区域发展专业2011年获省级特色专业,2013年获省级“卓越经管人才教育培养计划”项目,2014年获国家第一批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2017年获贵州省一流师资团队(培育)项目,2018年获得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2019年获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020年依托该专业及学科申请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村发展领域),并于2021年获批,2022年实现招生。近三年,承担国家级9项、省部级36项,获横向科研项目40项,科研总经费突破1200万元。发表省级期刊及以上学术论文102篇,其中,被SCI、EI、CSSCI收录8篇、核心期刊论文33篇。出版学术专著15部,获授权专利52件,形成研究咨询报告32篇。获省部级科研成果奖1项,获地厅级奖项11项。

产学研协同育人:坚持“立足黔东、面向全省、辐射武陵”学科定位,坚持“铜仁需求,国家标准”,聚焦农村与区域发展、农业经济与管理、农业资源与环境管理、农村社会与乡村治理等4个研究方向,聚焦“四新”“四化”重大需求,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四链”协同融合。不断加大教学科研基础硬件设施配备投入,积累了大量的教学资料和教具,建立了较为完善的信息检索平台及图书资料信息库,各种仪器设备投入达240.9万元。加强校企合作,与贵州东太集团等21家涉农单位共建实践基地。拥有专业资料完备的阅览室、经济管理综合实验教学中心、经济管理创新创业实训中心、圆通科学工作室等人才培养基地或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2022年实现了农业硕士(农村发展领域)招生,目前形成了农村区域发展省级一流专业、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农林经济管理省重点支持学科“三位一体”的融合发展格局,区域影响力进一步提升。获批教改项目24项,其中国家级1项、省部级5项、校级18项,获得经费64万元;发表教改论文23篇,其中核心论文1篇;出版教材3部;获校级优秀教学成果奖2项。

科技支持及转化:按照“引社会服务之水,灌人才培养之田”理念,全方位提升在人才培养、科技服务、文化引领等方面的服务功能,本学科社会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依托学科优势,积极与地方政府、企事业单位开展项目研究,承担了《松桃县粮食生产功能区和农产品生产保护区划定服务项目》《松桃县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清资核产服务项目》《铜仁市国家农业园区验收服务项目》《松桃苗族自治县“十四五”乡村振兴暨农业现代化发展规划》等社会服务项目。与铜仁市委、市政府合作,连续组织多次博士教授下基层服务活动,发挥了智库作用。依托学校组建的贵州铜院科技发展有限公司,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参与制订区域发展规划,培养和锻炼人才队伍。

平台建设:已同铜仁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铜仁市市场监督管理局等部门合作共建产教融合平台,成立了铜仁发展研究院、铜仁市标准化研究院等研究平台。依托我校与泰国春武里大学、台湾玄奘大学、大连民族学院、苏州科技大学、苏州大学、上海师范大学的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发挥本学科点的优势和学术影响,广泛开展学术交流,承办多场国内外学科交流会议,如第九届政商关系研究工作坊、东盟交流周-文旅融合·遗产保护与地方可持续发展国际研讨会、互动营销国际研讨会暨论文写作工作坊、智慧融合·校企合作解锁新质生产力论坛、中国式现代化与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学术研讨会、生态文明视域下自然保护地高质量发展专题学术论坛。现建有省级人文社科基地1个、农业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旅游管理专业学位授权点各1个,获批铜仁学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建设研究省哲社创新团队、贵州省山地国土空间智能监测与政策仿真工程研究中心、黔东农业(村)发展与生态治理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贵州省博士创新工作站等省级科研平台,以及铜仁学院老挝研究中心、梵净山国家公园研究院、乡村振兴研究中心、标准化研究院等校级教学科研平台等,围绕政治、经济、文化等领域的理论和现实问题开展研究,为相关部门科学决策与管理提供智力支撑和咨询服务,为科研人员搭建研究和交流平台。

(数据截止2025年5月)

点击数:收藏本页

地址:贵州省铜仁市碧江区川硐教育园区启航路238号

电话:0856-5255267 E-Mail:325257264@QQ.COM

Copyright@http://www.gztrc.edu.cn all rights reserved 黔ICP备12002417号 Powered by Eboa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