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河脱贫攻坚在行动—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扶贫实录
2020年是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收官之年,地处大娄山脉和武陵山脉交汇处的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能否如期脱贫出列,事关全市同步小康大局和沿河县人民的幸福生活。按照市委、市政府和铜仁学院党委统一安排部署,义不容辞扛起助力沿河县脱贫攻坚责任,迅速行动,主动对接,全力以赴支持沿河县坚决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
6月26日,铜仁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党支部书记邬小学教授及国学院赵斌教授一行利用端午假期,来到沿河县中界镇农兴村展开脱贫攻坚行动。

邬小学书记一行来到贫困户肢体一级残瘫20余年张小娥与患有精神残疾长达30多年李天明家中进行对口帮扶慰问,并且捐赠了慰问金。邬小学书记说“你们要做到身残志坚,扶贫关键在于扶志,你们要为一村人做好贫困户的榜样。”张小娥激动着说“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大家的关心与慰问”。

脱贫攻坚战既要关注个体,更要聚焦全村。大家一起着力调查了该村主要新兴发展的“小辣椒大产业”项目。目前该村主要采用“村党组织+合作社”的“村社合一”扶贫模式,把村基层党组织和贫困户连接成利益共同体,实现了村集体与群众的抱团发展。实行组织领导、经营管理、利益分配“三合一”,一方面增强农兴村基层党组织功能,另一方面整合和发挥“小辣椒大产业”项目资金效益,推动产业发展、促进全村农民增收探索出一条新路。
赵斌教授见解:目前辣椒产业大家只是完成了上游生产,下游加工要引进加工线,销售层面要宽泛,不能仅仅限于“老干妈系列品牌”,同时还可以适当做好旅游服务链,增加农副产品附加值。

邬小学书记补充:产业选择要对,关键在因地制宜、凸显特色;培训农民要活,关键在贴近本村生产、实在管用;技术服务要精,关键在专业科学、全程全面;利益连接要衡,关键在机制合理、惠农增收。基层党建要固,关键在发挥作用、提升组织力。
农兴村村委书记田代华和村委主任田仁强表示:我们回去以后将完善辣椒产业链的建设,全盘把握好农业产业革命“八要素”,打好山地辣椒特色牌,做优绿色农产品,实现从“为吃而生产”转向“为卖而生产”。着眼于规模经营,提高生产力水平,降低劳动成本,增强市场竞争力,龙兴村的明天将更加美好。

( 赵斌/供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