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简介
侯长林,男,苗族,1962年12月出生,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中科技大学法学博士、西南大学教育学博士,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贵州省省管专家,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带头人,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贵州省作家协会会员。长期研究文化和教育尤其是马克思主义高等教育和职业教育,并进行文学创作。先后在《教育研究》《教育发展研究》《高等教育研究》(武汉)《中国高教研究》《中国高等教育》《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高校教育管理》《贵州社会科学》等学术刊物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中国社会科学报》《中华读书报》等报纸发表学术论文和理论文章160余篇,有多篇论文被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全文转载和《新华文摘》《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等论点摘编。出版《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高等教育哲学新视域》等著作14部,并有多部著作被翻译成英文出版,主持全国教育规划课题等9项。获政府科研奖10余项,其中教育部全国教育规划成果三等奖和全国学校共青团科研一等奖各1项,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和三等奖各1项,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项、二和三等奖各1项,获贵州省高校教学成果一、二等奖各1项。独著的散文小说集《即将辞去的旧楼》获贵州省“乌江文学奖”。
二、研究领域
高等教育学、文化哲学
三、教育背景
2011年12月 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教育学博士学位
2013年06月 华中科技大学博士研究生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四、工作经历
(一)行政工作
2000年10月-2003年5月任铜仁师专党委副书记
2003年5月-2004年8月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党委副书记(主持学校党政工作)
2004年8月-2013年5月任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院长、党委副书记
2013年5月至今任铜仁学院校长、党委副书记
(二)教学科研
1982年起,先后在铜仁市凉湾小学、铜仁职业技术学院、铜仁学院任教,至今已有39年教龄
2003年受聘教授,2014年晋升三级教授,2018年晋升二级教授
2012年起先后担任贵州师范大学、西南大学硕士研究生导师
2020年起担任西南大学博士研究生导师
(三)社会兼职
中国高等教育学会第七届理事会常务理事
五、学术成果
(一)学术著作
1.侯长林:《高等教育哲学新视域》,吉林大学出版社,2020年。
2.侯长林:《应用型高校金课建设研究》,科学出版社,2020年。
3.侯长林:《大学的坚守与变革》,武汉大学出版社,2020年。
4.侯长林:《我眼中的大学实践逻辑》,湘潭大学出版社,2019年。
5.侯长林:《现代大学教育名著解读》,人民出版社,2016年。
6.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人民出版社,2014年;沈阳出版社,2017年(英文本,田兴斌译)。
7.侯长林:《侯长林文集·文化探索》,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8.侯长林:《侯长林文集·大学精神与高职院校跨越式发展》,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
9.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科学出版社,2012年;科学出版社,2018年(英文本,李谦译)。
10.侯长林:《文化笔记》,河南文艺出版社,2006年。
11.侯长林:《邓小平文化观研究》,中国文联出版社,2001年。
12.侯长林:《铜仁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2年。
13.侯长林:《校园文化学导论》,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年;江西人民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14.侯长林:《校园文化略论》,贵州教育出版社,1991年;中国文化出版社,2018年(修订版)。
(二)论文
CSSCI期刊论文20篇:
1.侯长林:《< 共产党宣言>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启示》,《中国高等教育》,2021年,第17期。
2.侯长林:《职业学科的内在逻辑审视》,《教育发展研究》,2021年第13-14期。
3.侯长林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选择及建设策略——兼论职业学科》,《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06期。
4.侯长林:《理性与灵性融合:大学的永恒守持与选择》,《贵州社会科学》,2020年第06期。
5.侯长林:《卡西尔符号人学对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启示》,《贵州社会科学》,2019年第10期。
6.侯长林等:《应用转型是在坚守大学根本前提下的转型》,《教育发展研究》2018年第17期。
7.侯长林:《习近平高等教育理论体系的逻辑考察》《国家教育行政学院》2018年第06期。
8.侯长林等:《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实践逻辑》《高校教育管理》2018年第05期。
9.侯长林:《习近平高等教育理论解读》,《贵州社会科学》2018年第02期。
10.侯长林:《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哲学基础》,《贵州社会科学》2017年第01期。
11.侯长林等:《论大学之灵性》,《教育研究》2016年第07期。
12.侯长林等:《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教育研究》2015年第04期。
13.侯长林:《深刻的思想探索 成就了一部伟大的作品——《爱弥儿》的价值探究》,《贵州社会科学》2015年第04期。
14.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理论研究》,《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12期。
15.侯长林:《利用山区优势资源建设特色地方高校》,《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09期。
16.侯长林等:《探索建立党委领导下理事会法人治理结构》,《中国高等教育》2013年第07期。
17.侯长林:《技术创新文化: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中国高等教育》2012年第12期。
18.侯长林:《人才培养质量: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中国高教研究》2010年第12期。
19.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控制》,《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05期。
20.侯长林等:《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09期。
CSSCI期刊扩展版或北大中文核心期刊论文10篇:
1.侯长林:《马克思恩格斯的大学理想》,《学术探索》,2021年第07期。
2.侯长林:《走向高水平:新建本科高校应用转型的内在选择 ——以铜仁学院为例》,《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09期。
3.侯长林:《普通本科高校转型应处理好的七个关系》,《高教发展与评估》,2021年第02期。
4.侯长林:《精致化发展:高水平应用型高校建设的策略——基于四所袖珍型世界名校的考察》,《教育学术月刊》,2019年第01期。
5.侯长林:《应用型本科高校社会服务的理性审视》,《职教论坛》,2018年第06期。
6.侯长林:《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策略》,《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06期。
7.侯长林等:《雅斯贝尔斯大学整全人教育思想探讨》,《教育探索》,2016年第01期。
8.侯长林等:《职业教育的多元化扶贫功能及其定位探讨》,《教育与职业》,2013年第36期。
9.侯长林:《论高校校园文化起源与变迁》,《学术探索》,2012年第07期。
10.侯长林等:《高职教育转型及其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6期。
一般专业性期刊部分论文
1.侯长林:《高质量学科体系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铜仁学院学报》,2021年第02期。
2.侯长林:《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前沿性》,《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21年第02期。
3.侯长林:《地方高质量发展应该优先推动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铜仁论坛》,2021年第01期。
4.侯长林:《科研先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兼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铜仁学院学报》,2020年第04期。
5.侯长林:《本科职业教育有必要抓学科建设吗?——论职业学科建设的价值意蕴》,《煤炭高等教育》,2020年第04期。
6.侯长林:《高校课堂教学的思辨性》,《山东高等教育》,2019年第06期。
7.侯长林等:《乡村学校教育促进乡村扶贫与振兴的文化功能省思》,《铜仁学院学报》,2019年第03期。
8.侯长林:《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铜仁学院学报》,2019年第01期。
9.侯长林:《创建梵净山学派 培育梵净山学》,《铜仁学院学报》,2018年第07期。
10.侯长林:《人工智能时代将呼唤灵性教育》,《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 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06期。
11.侯长林:《人全面发展途径的教育选择》,《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8年第01期。
12.侯长林:《大学灵性教育的理论探讨与实践策略》,《重庆高教研究》,2017年第06期。
13.侯长林:《大学是充满想象力的——对怀特海< 教育的目的>的解读》,《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09期。
14.侯长林:《论大学的统摄性》,《山东高等教育》,2017年第04期。
15.侯长林:《“康奈尔计划”对新型大学建设的启示》,《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04期。
16.侯长林:《大学的社会责任——对德里克·柯蒂斯·博克《走出象牙塔——现代大学的社会责任》的解读》,《铜仁学院学报》,2016年第05期。
17.侯长林:《大学是一个传授普遍知识的地方——对纽曼< 大学的理想>的解读》,《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06期。
18.侯长林,张新婷:《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03期。
19.侯长林:《新加坡高职院校培育和提升核心竞争力的经验》,《职业教育研究》,2011年第09期。
20.侯长林:《关于高职特色课程建设的若干思考》,《中国职教》,2010年第08期。
21.侯长林:《近年来我国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理论研究综述》,《中国职教》,2010年第05期。
22.侯长林:《论孔子关于德育的方法和途径》,《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03期。
23.侯长林:《论孔子的德育思想》(下),《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02期。
24.侯长林:《论孔子的德育思想》(上),《铜仁学院学报》,2007年第01期。
25.侯长林:《略论孔子德育思想形成的背景和理论基础》,《铜仁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年第06期。
26.侯长林:《文化笔记一则》,《铜仁地委党校学报》,2005年第01期。
27.侯长林:《繁荣地域文学 表现地域文化》,《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4年第01期。
28.侯长林:《文化全球化与中华民族文化的发展》,《社科与经济信息》,2002年第02期。
29.侯长林:《略论人的价值》,《怀化学院学报》,2002年第04期。
30.侯长林:《对文化价值分类的再认识》,《铜仁师专学报》,2002年第01期。
31.侯长林:《校园文化漫议》,《绵阳师专学报》,1996年第04期。
32.侯长林:《关于人生观课堂教育的几点认识》,《思想政治教育,1994年第01期。
33.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与市场经济》,《贵州高教》,1993年第年第1-2合刊)。
34.侯长林:《建立“校园文化学”议》,《黔东南师专学报》,1993年第02期。
35.侯长林:《校园文化溯源》,《贵州文化》,1991年第02期。
36.侯长林:《略论在师专开设学习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贵州高教》,1991年第01期。
37.侯长林:《浅谈“知识爆炸”一词》,《贵图学刊》,1990年第03期。
38.侯长林:《谈谈高校校园文化建设》,《贵州高师教育研究》,1989年01期。
全国权威和重要报纸理论文章26篇:
1.侯长林:《应优先推动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报》,2021年3月29日。
2.侯长林:《“专升本”热:给掌声同时需改进》,《中国青年报》,2020年10月26日。
3.侯长林等:《提升职业教育扶贫精准度》,《中国社会科学报》,2020年9月15日。
4.侯长林:《本科层次职业教育谁来办和怎么办》,《中国青年报》,2020年6月29日。
5.侯长林:《应尽快打开公办高职办本科职教“天花板”》,《中国青年报》,2019年12月16日。
6.侯长林:《办好本科职业教育要补哪些课》,《中国教育报》,2019年04月02日。
7.侯长林等:《地方院校的“双一流”机会在哪儿》,《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5日。
8.侯长林:《应用转型应坚守大学根本》,《人民日报》2017年3月30日。
9.侯长林:《中国有几个桃花源》,《中华读书报》,2015年12月02日。
10.侯长林:《应用型大学不等于应用技术大学》,《人民日报》2015年8月13日。
11.侯长林:《高校转型不能一哄而上》,《人民日报》2014年8月8日。
12.侯长林:《地方院校如何赢得更多红利》,《人民日报》 2013年8月15日。
13.侯长林:《没有创新的师傅哪来创新的徒弟》,《人民日报》 2013年3月21日。
14.侯长林:《人工智能,推动教育关注人》,《光明日报》2018年5月24日。
15.侯长林等:《地方院校的“双一流”机会在哪儿》,《光明日报》2017年8月15日。
16.侯长林:《建设一流大学,听听雷丁斯的声音》,《光明日报》2016年4月12日。
17.侯长林:《高职教育也该充满想象力》,《光明日报》2015年10月4日。
18.侯长林等:《职业教育应统筹发展》,《光明日报》2014年10月28日。
19.侯长林等:《高职与应用本科的趋同发展》,《光明日报》2013年7月27日。
20.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光明日报》2012年12月08日。
21.侯长林:《办好本科职业教育要补哪些课》,《中国教育报》2019年4月2日。
22.侯长林等:《本科职业教育要不要搞科研》,《中国教育报》2015年1月12日。
23.侯长林:《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类高校不能缺位》,《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29日。
24.侯长林等:《教育教学由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中国教育报》2012年12月05日。
25.侯长林:《新建本科转型应是“朵朵不同”》,《中国青年报》2016年3月21日。
26.侯长林等:《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回归》,《中国青年报》2014年9月1日。
被全文转载、论点摘编论文或理论文章25篇:
1.侯长林:《高质量学科体系构建:新建地方本科高校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选择》,《铜仁学院学报》,2021年第02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1年第4期“学术卡片”论点摘编。
2.侯长林:《应优先推动地方高等教育高质量发展》,《中国教育报》,2021年03月29日;光明网理论学术动态2021年03月29日和光明网学术卡片2021年05月27摘编。
3.侯长林等:《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科选择及建设策略——兼论职业学科》,《高校教育管理》,2020年第06期;《新华文摘》2021年第7期论点摘编;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职业技术教育》,2021年第04期全文转载。
4.侯长林:《科研先行:高等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律——兼论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铜仁学院学报》,2020年第04期;《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6期“学术卡片”论点摘编。
5.侯长林:《应用型高校打造“金课”要体现“七性”》,《职教论坛》,2019年第03期;《中国教育科研参考》2019年第17期全文转载。
6.侯长林:《论应用型本科高校课堂教学的研究性》,《铜仁学院学报》2019年第01期;《教育文化论坛》 2019年第2期论点摘编;《新华文摘》2019年第12期论点摘编。
7.侯长林等:《地方院校的“双一流”机会在哪儿》,《光明日报》2017年08月15日;《新华文摘》2017年第21期论点摘编。
8.侯长林:《应用转型应坚守大学根本》,《人民日报》2017年03月30日;《中国高等教育》2017年第08期论点摘编。
9.侯长林等:《地方院校“双一流”建设的策略》,《高教发展与评估》2017年第06期;《新华文摘》2018年第07期论点摘编。
10.侯长林:《“康奈尔计划”对新型大学建设的启示》,《铜仁学院学报》2017年第04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7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1.侯长林等:《论大学之灵性》,《教育研究》2016年第07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6年第11期全文转载。
12.侯长林等:《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03期;中国人民大学复印资料《高等教育》2015年第8期全文转载。
13.侯长林等:《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教育研究》2015年第04期;《中国院校研究案例(第五辑)》(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全文转收;《国内高等教育教学研究动态》2015年第23期论点摘编;《职教论坛》2015年第19期论点摘编。 14.侯长林等:《地方本科高校的转型与回归》,《中国青年报》2014年09月01日;《职业教育改革动态》2014年第24期全文转载。
15.《侯长林访谈:利用地方资源 培养有特色的创新人才》,《光明日报》2013年11月27日;《高教研究周报》2013年第06期论点摘编。
16.侯长林:《培养创新型人才技术类高校不能缺位》,《中国教育报》2013年10月29日;《职业教育改革动态》2013年第24期全文转载;《高教研究周报》2013年第47期论点摘编。
17.侯长林:《没有创新的师傅哪来创新的徒弟》,《人民日报》2013年03月21日;《职业技术教育》2013年第12期全文转发;《成才之路》2014年第07期全文转发。
18.侯长林:《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光明日报》2012年12月08日;《职业技术》2013年第03期(作为卷首语)全文转发。
19.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的社会控制》,《社会科学家》2010年第05期;《高校思想政治工作》2020年05期论点摘编。
20.侯长林等:《高职教育转型及其发展研究》,《教育与职业》2009年第26期;《职业教育研究》2009年第11期论点摘编。
21.侯长林:《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高等教育研究》2009年第09期;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编的《中国高等职业教育研究精品文选》(科学出版社,2010年版)全文转收;《职教论坛》2009年第23期论点摘编。
22.侯长林:《桃源在武陵,深处是铜仁——关于“桃花源”原型新说》,《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02期;《贵州日报》2009年04月04日主要内容转发;《天下文摘》2009年9月29日摘编。
23.侯长林:《大学精神》,《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年第02期;《教育》(高教观察)2008年第35期全文转发(题目改为《大学是对人文和科学精神的追求》)。
24.侯长林:《为人民服务 做人民的公仆》,《铜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5年第03期;中共贵州省委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领导小组《简报》2005第1期全文转发。
25.侯长林:《高校校园文化与市场经济》,《贵州高教》1993年第1-2合刊;《高教文摘》1994年第1期全文转载。
(三)主持的科研课题
1.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贵州省应用本科校政企耦合型社会服务模式建构研究(FIB170508)。
2.贵州省2017年一流学科建设项目:贵州省区域内一流建设培育学科(教育学)(201785)。
3.2013年贵州省高等学校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招标项目: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卓越人才培养模式研究(黔教高发〔2013〕446号)。
4.“荣达教育资助基金”民族教育研究2013年度课题:“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以武陵山区为例”获立项(RDZY13029)。
5.2012年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教育扶贫--职业教育与扶贫开发研究(黔省专合字(2012)204号)。
6.2012年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高职引领中职教育发展模式研究(黔省专合字(2012)203号)。
7.2011年教育部高职高专文化教育教学指导委员会重点课题:高职院校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深度融合问题研究(WJ125ZD016)。
8.2010年贵州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重点课题:贵州高职高专院校发展模式研究(10ZD08)。
9.2009年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课题: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与保护研究——以为贵州省为例。
10.贵州省2008年度高层次人才科研条件特助项目:高职教育改革与地方经济发展研究(项目合同号:TZJF—2008—80号)。
11.贵州省教育厅2007年度高校人文社科研究规划项目:高职教育与铜仁区域经济发展关系研究(项目编号:0703261号)。
12.贵州省2001年高等学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十五”规划课题:铜仁地区文化发展战略研究。
六、文艺作品
1.侯长林:《往事回望——侯长林散文集》,贵州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
2.侯长林:《走向大学深处》,湘潭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3.侯长林:《生命中的十年》,巴蜀书社2015年版。
4.侯长林:《人生四十才开始》,岳麓书社2015年版。
5.侯长林:《侯长林文集·即将辞去的旧楼》,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6.侯长林:《过去的烟云》,作家出版社2008年版。
7.侯长林:《风雨两板桥》,成都时代出版社2005年版。
七、获奖
(一)学术成果奖
著作奖:
1.2021年,侯长林独著的《应用型高校“金课”建设研究》获贵州省第五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
2.2017年,侯长林,罗静,李博等主编的《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一书获贵州省第三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3.2014年,侯长林独著的《高校校园文化基本理论研究》一书获全国学校共青团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2015年获贵州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二等奖。
4.2012年,侯长林独著的《技术创新: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培植的生态基础》一书被评为“全国优秀社会科学普及作品”;2014年,获首届贵州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二等奖。
5.2010年,侯长林独著的《文化笔记》一书获铜仁地区第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6.2002年,侯长林独著的《校园文化学导论》一书获铜仁地区第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7.1992年,侯长林独著的《校园文化略论》一书获贵州省第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论文奖:
1.2020年,侯长林、陈昌芸合著的论文《应用转型是在坚守大学根本前提下的转型》,获贵州省第十三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2.2020年,侯长林、陈昌芸合著的论文《论教学服务型大学的实践逻辑》,获铜仁市第四次(总第九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3.2018年,侯长林、张新婷合著的论文《论大学之灵性》论文获贵州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成果一等奖。
4.2017年,侯长林、张新婷合著的论文《对教学服务型大学的理性探讨》论文获铜仁市第八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5.2016年,侯长林、罗静、叶丹合著的论文《应用型大学视域下新建本科院校办学定位选择》获贵州省第二届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一等奖;2016年,获第五届全国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6.2014年,侯长林独著的论文《高职教育应该坚持完整人的教育观》获铜仁市第七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
7.2011年,侯长林独著的论文《高职院校的大学精神与区域社会经济发展》获第三届贵州省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
8.2012年,侯长林、彭雨生、杨敏、罗静、代亚松联合申报的论文《桃源在武陵,深处是铜仁》获铜仁市第六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
9.1989年,侯长林独著的论文《略谈师专学生的“狂热性”》获铜仁师专首届科研成果三等奖。
(二)教学成果奖
1.2018年,侯长林、罗静、叶丹、高雪春、张杰申报的“铜仁学院教学服务型大学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成果获贵州省第九届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2.1996年,侯长林、牧帮哲、杨晞、汪繆联合申报的“校园文化建设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成果获贵州省第四届普通高等学校省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
(三)文学创作奖
2014年,散文小说集《侯长林文集·即将辞去的旧楼》一书获贵州省第四届乌江文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