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7日至9日,澳门语言研究三十年与未来发展研讨会在澳门科技大学举行。我校国际学院院长李谦教授、科研与学科建设科科长陈颖教授受邀参加此次学术会议并作学术发言。
此次会议由澳门语言学会主办、澳门科技大学国际学院协办,近90位海内外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围绕澳门语言与文化领域三十年来的发展历程与未来趋势,聚焦多语共存背景下的语言政策、语言教育、跨文化交流与智能时代语言生活等前沿议题展开深度交流与探讨。
会议期间,多位海内外知名学者分享了他们的最新研究进展。李谦教授在“语体风格与跨文化阐释”分会场作题为《儒学在越南》的学术发言,她从儒学在越南的发展演变过程出发,分析了儒学在不同社会时期走进越南民族文化的原因,以及深度融合后越南儒学特点,并将其与朝鲜、日本儒学作对比,揭示了儒学在不同政治体制、社会结构中的适应性差异,指出了中越儒学文化交流史研究对于推动中外文明交流互鉴的重大意义。陈颖教授在“隐喻与认知语言学”分会场作题为《跨文化隐喻的认知层级性研究》的学术发言,基于中国经典文学外译传播和接受现状,从语言、思维和文化的关系以及语言学认知机制出发,建构形成跨文化隐喻认知层级性理论,为跨文化交际沟通理解的实现模式和跨文化交际理解的差异作出了合理解释。
本次会议的召开,有力推动了语言多样性与文化多元性的发展,促进了社会融合与文明互鉴,为营造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学术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借助这一国际化学术平台,我校教师充分展示了在语言研究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术影响力,也为今后深化研究、拓展国际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国际学院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周永雄)

会议合影

我校李谦教授作报告

我校陈颖教授作报告

我校参会教师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