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扎实推进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申报工作,全面掌握各学院申报进展,精准破解申报难题,进一步提升项目申报质量与成效,近日,我校召开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推进与调研座谈会。副校长余乐正出席会议并作总结讲话,科技处处长周刚、各相关学院分管科研副院长及科研科科长、科技处项目科人员参加会议。会议由科技处分管自然科学工作负责人、大数据学院院长毛志主持。
会议伊始,各学院科研工作负责人依次围绕本学院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的组织动员情况、当前推进进度和存在的主要困难与挑战,以及下一步工作思路和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详细汇报。在自由讨论环节,与会人员围绕申报工作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展开了深入的交流。讨论聚焦于四个方面的共性问题:一是高水平科研团队建设仍显不足,学科交叉融合机制有待完善;二是对外学术交流渠道不畅,高水平专家资源对接不够;三是部分教师研究基础较薄弱,科研积累需进一步夯实;四是部分教师申报国家级项目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待进一步提升。针对这些问题,与会人员各抒己见,提出了许多建设性意见。
毛志在讨论中指出,各学院要重点关注三类教师群体:一是近三年引进的博士人才;二是前期研究成果比较突出,申报书评价较好的教师;三是已获国家级项目立项的教师。需对这三类教师实行精准动员、分类指导和重点培育。周刚强调,各学院要将国家级项目申报工作作为年度科研重点任务,坚定信心、凝聚合力,充分挖掘潜力,力争取得新突破。
在认真听取各学院汇报和充分交流后,余乐正作总结讲话。他对各学院的前期工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就下一阶段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提出六点明确要求:一要提高思想认识,强化主体责任;二要注重申报质量,夯实研究基础;三要加强学术交流,借助外部智慧;四要加强科研梯队建设,实施分类培育;五要优化组织管理,全程跟踪服务;六要严守学术规范,营造良好生态。
本次座谈会统一了思想认识,明确了工作方向,为扎实推进2026年度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申报工作奠定了坚实基础。下一步,学校将持续加大政策与资源支持力度,优化科研管理机制,营造浓厚科研氛围,全力推动学校科研事业高质量发展。
(供稿:科学技术处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周永雄)

会议现场

会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