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校艺术学院李运春博士主持建设的省级一流课程《曲式与作品分析》成功入驻“实验空间ilab-x”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成为贵州省首个登陆该国家级平台的音乐类虚拟仿真课程。
该课程由李运春博士领衔建设,团队成员有安军、黄凯、石晶等人。课程负责人具有作曲博士与软件工程硕士跨学科学历背景,并牵头组建起涵盖音乐作曲、软件工程领域的跨学科课程团队。课程团队历时三年完成课程体系建设与虚拟教学平台构建,实现了平台每天24小时在线。课程团队首创“音乐分析虚拟仿真数智化教学平台”和“自动评分系统”,已获两项软件著作权,建成了“理论+实践+评价”的完整教学闭环。
该课程教研团队针对传统音乐分析教学存在的认知断层、评价滞后等痛点,创造性提出“四维一体”解决方案。一是OBE逆向教学设计:构建“成果导向-逆向设计-动态评估”三维体系,确保教学目标精准达成;二是智能交互系统:运用动态光标谱技术实现音乐要素可视化,通过AI大模型提供实时分析指导;三是混合教学模式:线上虚拟仿真平台支持720°全景音乐解构,线下实体课堂侧重创意实践;四是智能评价系统:首创音乐分析报告自动评分算法,将主观评价“客观化”,评分准确率达92.7%。
近年来,该课程建设不断取得突破,2021年获校级一流本科教育专项立项, 2023年入围贵州省艺术教育音乐美术精品课展示活动荣获三等奖,2023年获批省级教改课题立项, 2023年认定为贵州省第二批省级“金课”, 2025年教学成果论文《AI赋能下的高校音乐分析课程数智化教学范式重构研究》即将纸质发表。
据了解,实验空间iLab-x是面向社会提供国家级、省级虚拟仿真实验课程的开放平台,汇集了全国多所高校优质的虚拟仿真实验课程及项目。近年来,我校持续加强课程数字化改革,不断丰富数字化资源供给,极大地拓宽了学习渠道和资源。该课程入驻实验空间,为我校与其他高校之间的优质资源共享搭建了桥梁。未来,我校将继续加大课程数字化改革的力度,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和水平。
(供稿:艺术学院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叶丹)

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课程共享平台截图

共享应用证书

动态光标谱交互学习系统截图

分析报告自动评分系统截图

著作权证书

著作权证书

“金课”证书

获奖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