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部门动态 >> 通知公告 >> 正文
 
通知公告
通知公告
我院师生热议9.3大阅兵
日期:2025-09-04  发布人:  浏览量:

2025年9月3日上午9时,首都天安门广场举行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及阅兵仪式。我院组织全体师生通过网络直播的方式集中收看,共同见证了这一承载民族记忆、彰显大国担当的历史时刻,全院师生心潮澎湃、感慨万千,倍感骄傲和自豪。

                                                                                           教职工观看大阅兵

                                                                                            学生观看大阅兵

皮坤乾:习近平强军思想蕴含着巨大真理力量和实践力量在习近平强军思想引领下,新时代国防和军队建设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转变,人民军队在中国特色强军之路上焕发出新的时代风采。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就是习近平强军思想实践伟力生动展示。强军兴军是习近平强军思想的鲜明主题。这次阅兵式上,无人智能、水下作战、网电攻防、高超声速等新型作战力量纷纷亮相,充分展示了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演变、打赢未来战争的强大能力;军事航天方队、网络空间方队、信息支援方队、联勤保障方队等新型兵种依次通过集中展示了军兵种结构的崭新布局;陆海空基战略重器、高超精打、无人和反无人装备等新型装备第一次对外展示,充分彰显了我军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以及维护世界和平的强大能力。强军思想引领建军新征程这场阅兵既展示了人民军队整体往信息化智能化方向升级、实现了体系作战能力的整体飞跃、朝着世界一流军队阔步迈进,更生动体现了习近平强军思想的实践伟力,使我们更加深刻领悟了“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更加坚定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杨兴英:2025年9月3日的阅兵式不仅是一场国防力量的展示,更是一面映照中华民族精神的镜子。当我看到屏幕中那整齐划一的军队方正,感受到的不仅是震撼,更是一种深层次的精神共鸣,使我忍不住留下了激动的泪水!这次阅兵成为中华民族共享的精神盛宴。阅兵场上,受阅官兵目光如炬,眼神里燃烧的不仅是军人的荣耀,更是中华民族从屈辱到自立,从贫弱到强盛的精神力量。阅兵场上展示的每一件国产新型武器装备,都在无声诉说着中国人民创新能力的飞跃;战士们每一个铿锵有力的正步,都踏出了一个文明古国走向现代化的坚定决心。阅兵式不再是简单的武力炫耀,而是一个负责任大国对和平的守护和承诺,是对“国之大者”的生动诠释。更令我尤为感到动的是科技与人文的交融,体现了中国式现代化的独特路径,就是不以牺牲人的生命为代价的技术进步。通过阅兵我看到的不仅是一支现代化军队,更是一个文明国家的多维缩影,我相信“正义必胜、和平必胜、人民必胜”。我将从阅兵中汲取的精神力量转化为立德树人的行动,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培养合格人才。

李锦伟:今天我们在院会议室一起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先是,习近平主席发表了讲话,然后他乘车检阅了受阅官兵,再后各接受检阅的方队依次昂首经过天安门前接受党和全国人民的检阅。这次阅兵式上,我们看到了国家领导人坚毅的目光、抗战老兵激动的眼泪、受阅官兵英武的身姿、各族群众愉悦的表情,更见识了以往没有亮相过的如df61、df5c等新型大国重器。这是一场令人心潮澎湃、热血沸腾的盛典,它不仅是对历史的铭记,也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更是对未来的昭示。它让我们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和平。同时,它也让我们看到了中国的强大实力和坚定决心,激励着我们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奋斗。作为新时代的高校教师,我们肩负着历史的重任。我们要传承和弘扬抗战精神,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昂扬的斗志,投身到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我们要努力学习知识,提高自身素质,为祖国的繁荣富强贡献自己的力量。我们相信,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一定会不断走向强大,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实现。

杨峻岭:今天,我观看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心情特别激动。阅兵式如同一幅波澜壮阔的画卷,展现出了我们在强国、强军征途上的丰硕成果,也向全世界宣告我们离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目标越来越近。阅兵式上,当受阅官兵们整齐划一的步伐、坚定有力的目光,彰显出中国人民的自信与勇气,以及对祖国未来发展的坚定信念,也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的坚定决心,彰显了中国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担当;当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方阵以排山倒海之势驶过天安门广场时,我深刻感受到了中国国防力量的强大,这些完全由国产主战装备组成的钢铁洪流,是中国国防工业自主创新的成果展示。此次阅兵不仅是对我国国防实力的展示,还是伟大抗战精神和伟大民族精神在新时代赓续传承的重要体现,凝聚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的必胜信念,这是我们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

史泠歌:2025年9月3日早晨,我在第一节课上课时介绍了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的由来,以及阅兵式的重要意义。接着,我和同学们怀着无比激动的心情在教室观看了这场盛大的阅兵式。这次阅兵式的最大特点,我的真切感受就是“强”。阅兵徒步方队的“一老一新”,代表着中国人民伟大抗战精神的同时,也体现了我军适应科技发展和战争形态变化的强大能力;装备方队中的新型主战坦克、隐形战机、远程导弹等新型装备,展示了国产主战装备的卓越成果,彰显了中华民族自强自立的精神。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离不开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和无数先辈们的流血牺牲;祖国的日益强盛,离不开每个人的辛勤工作和无私奉献。我相信在我们的共同努力下,伟大祖国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变得更加耀眼!

杨春君: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于2025年9月3日在北京举行。整齐划一的军人迈着坚定的步伐,英姿飒爽地走过天安门广场,他们的眼神中透露出坚毅与自信。现代装备方阵,依次亮相,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彰显着中国国防实力的不断强大。从1931年九一八事变到1945年日本投降,整整14年,中国人民经历了无数的苦难与牺牲。千千万万的家庭支离破碎甚至消失,无数的先烈们用自己的血肉之躯,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不可摧的长城,换来了今天的和平与安宁。在先烈们的指引下,经过不断地努力奋斗,中国已非昨日之中国,中国愈发强大。先烈的牺牲精神,在时光长河中焕发光彩,留下了永不磨灭的温暖与力量,激励着我们不断砥砺前行。

高志勇:金色的秋天,胜利的秋天,中国抗日战争胜利迈过八十个年头。2025年9月3日是中华民族迎来抗战胜利八十周年,“九三阅兵”在此庄严时刻举行,我们满怀虔诚之心观看了纪念抗战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胜利八十周年阅兵,九三阅兵既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抗战历史的一场回顾,也是告慰英烈,伟大抗战精神的一种传承。“九三阅兵”,不仅仅是对中华民族伟大抗战历程的一种回望,告慰在抗战中英勇牺牲的3800万同胞英灵,召唤我们对国家历史的敬畏,强化对历史记忆和国家认同;更是中华民族集体精神的一次凝聚与重塑,通过中华民族抗战历程的讲解和雄伟的阅兵仪式,培育当代青年新时代的责任意识和历史使命感。九三阅兵首次亮相了多款新型精良武器设备,但它绝不是炫耀武器装备,不是输出威胁,更不是鼓吹战争,是“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爱和平,开创未来”的一次精神洗礼,是中华民族满怀和平之心向世界发出一种“有所敬畏、有所准备、有所担当”的国家声音,是对历史的礼赞,对未来的昭告。勿忘“昨日之痛”,筑牢“今日之基”,创造“明日之花”!

张艾嘉(学生):体育馆内的集体观礼,是一堂生动的爱国课。当国旗随着国歌冉冉升起,身旁老师与同学挺直的脊背、洪亮的歌声,让我真切感受到“集体”二字的重量——我们不再是独自仰望,而是与整个校园、与千万国人共享这份庄严。阅兵画面里,军人整齐的步伐踏响家国担当,先进装备彰显大国底气,那一声声响亮的口号,那一个个挺拔的身姿,展现出中国军人的飒爽英姿和坚韧不拔的精神。大家为祖国的强大而自豪,为中国军人的风采而赞叹。体育馆内此起彼伏的掌声,是我们最直观的感动与自豪。而最后全场齐唱《歌唱祖国》时,熟悉的旋律裹着滚烫的情绪,让我明白军训的意义不止于练体魄,更在于植信仰。先辈未曾低头,吾辈岂能折腰。这场盛大恢宏的阅兵让我懂得,爱国从不是遥远的口号,它藏在我们挺直的腰杆里,融在共同唱响的歌声中,更需要我们以青春之力,接力守护这份盛世荣光。

邓明禹(学生):2025年9月3日,当激昂的《义勇军进行曲》在天安门广场奏响,我怀着无比崇敬的心情,观看了这场纪念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阅兵盛典。阅兵式上,三军仪仗队以铿锵步伐护卫国旗走过,步伐整齐划一,尽显大国自信。各徒步方队坚毅沉着,成千上万人的动作宛如一人,横竖皆成线,这是纪律的彰显,更是民族精神的缩影。装备方队中,新型战车、火炮、导弹发射车如钢铁巨兽般驶来,与历史课本里八路军战士的简陋装备形成鲜明对比,彰显了我国国防科技的飞速发展。最让我动容的,是载着抗战老兵的礼宾车缓缓驶过。他们满面风霜,胸前勋章熠熠生辉,敬出的军礼虽不标准,却饱含着对国家的忠诚与热爱。他们是历史的亲历者,是活着的丰碑。这场阅兵,不仅是对国家军事力量的展示,更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育课。它让我明白,和平来之不易,是无数先烈用鲜血和生命换来的。作为新时代青年,我们应铭记历史,传承精神,努力学习,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院党政办综合整理  一审:李锦伟  二审:杨兴英  三审:皮坤乾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