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强调,建成教育强国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梦寐以求的美好愿望,是实现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先导任务、坚实基础、战略支撑,必须朝着既定目标扎实迈进。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用教育家精神铸魂强师,推进新时代立德树人工程,9月11日,我校在梵净山人文生态馆召开庆祝第40个教师节暨表扬大会。党委书记朱克乾出席会议并讲话;校长石维主持会议;纪委书记吴先佳,副校长罗静、杨建、龚静,党委委员、统战部部长刘德平出席会议,我院史泠歌、蒋欢宜、李锦伟、杨春君四位老师获评优秀教师,其中蒋欢宜老师作为优秀教师代表发言。

(注:此图片转引自铜仁学院官网)

史泠歌,女,汉族,中共党员,历史学博士,历史学博士后,三级教授,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科研科长,教工党支部书记,研究方向为中国古代史、宋史、地方文化等。2012年至今承担了历史学专业本科生《中国古代史》《黔东红色文化》《宋史专题》等课程的教学工作。出版《宋代皇帝的疾病、医疗与政治》《岳家军研究》《大宋王朝诞生记》等著作6部,发表学术论文四十余篇。学术成果曾获邓广铭学术奖励基金三等奖,铜仁市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等奖,其中74万字的专著《宋朝武官制度研究》,获贵州省第15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24年,完成38万字的《宋灭》书稿。史泠歌老师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在教学中热爱学生,在科研上认真钻研,不断创新,得到学生的热爱和同行的认可,荣获铜仁学院“科研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荣誉。

蒋欢宜(1988-),女,湖南安化人,哲学博士,铜仁学院教授,长期从事民族学、宗教社会学、武陵山区历史与文化等方面的研究。到目前为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1项、贵州省哲社规划课题1项,主持完成省部级课题2项、教育厅课题1项;撰写论文30余篇在《宗教学研究》《广西民族研究》《青海民族研究》《贵州民族研究》等高水平期刊发表(其中,CSSCI期刊7篇,北大核心期刊2篇);出版专著2部;荣获贵州省第十四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优秀成果三等奖和“国家社科基金结项成果认真负责鉴定专家”等荣誉,获评铜仁市第二批“梵净文化人才”。2019年、2022年、2023年、2024年四次荣获“铜仁学院优秀教师”荣誉。撰写的《 从“百苗图”各抄本看贵州多民族交往交流交融》被《中国民族报》转刊,并获得国家民委官方公众号推广。多年来,蒋欢宜老师工作勤勤恳恳,专心科研,治学严谨,成果突出,是我院非常优秀的青年教师。蒋欢宜老师的科研成果在多次受到国家民委、贵州省、铜仁市等各级部门的肯定与推广,产生了一定的社会影响力。

李锦伟,中共党员,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历史学专业教师。李锦伟老师爱岗敬业,工作勤恳,严于律己,为人师表,关爱学生,力求上进,有较高的政治思想觉悟和良好的师德修养,有较强的事业心、工作责任心和团队协作精神。近年来,李锦伟老师主持并结题了贵州省省级教改项目2项、校级本科教育一流课程建设项目1项,发表教育教学改革类论文5篇,其中1篇在北大核心和C刊扩展版期刊发表,主讲的《中国历史地理》课程荣获校级“银课”并通过验收,曾获铜仁学院中青年课堂教学比赛一等奖、铜仁学院首届卓越教育教学名师奖,主持完成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项,主持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多次获得铜仁学院“优秀班主任”、“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优秀党员”等称号。

杨春君,男,土家族,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2015年至今在我校担任历史学教师,从事教学、科研工作,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项。杨老师工作认真,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立德树人,关心学生成长,帮助多名学生成功考取硕士研究生。2019年,被贵州省教育厅评为“第二届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青年学术创新人才”;2022年,指导2019级学生参加第十七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全国三等奖;2022年,入选贵州省地方史专家库第一批入库专家名单;2023年,指导2021级、2022级学生参加第十八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获贵州省赛区一等奖、三等奖;2024年,指导学生参加贵州省第八届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历史组二等奖。
(李锦伟/一审 杨兴英/二审 皮坤乾/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