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仁学院历史学专业办学历史悠久,源于1958年设置的铜仁师范专科学校文史专业,1986年开始招收专科学生,2008年开始招收本科学生,已连续招收13届本科生。2022年7月,历史学专业通过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中学教育二级认证。
一、培养目标
本专业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根据国家、省基础教育改革发展要求,立足贵州,辐射周边,培养政治理想坚定,具有良好的师德素养和深厚的山乡教育情怀;掌握系统的历史学科专业知识,具有运用优秀地方文化育人的能力;具备熟练的教育教学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能在初级中学及相关教育机构从事历史教学、教研与班级管理的人才。学生毕业5年左右,预期成长为所在区域历史教育教学与管理的业务骨干。
目标1:具有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坚定的职业理想和职业认同感,扎根山乡基础教育,热爱中学教育事业,依法执教,履行教师职业规范,做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的好老师。
目标2:运用扎实的历史学专业知识和熟练的教学技能实施教学,具有以生为本的教学观。具有良好的历史学科素养;掌握熟练的课堂教学和教学评价能力,能创设学习环境,不断提升教育教学专业化水平和专业能力,做有扎实学识的好老师。
目标3:具有德育为先的教育观。遵循中学生成长发展规律,尊重中学生权益,掌握课程育人、班级管理的策略和方法;能够运用历史学科知识、教育教学理论在校园文化活动中指导学生社团或课外兴趣活动,做有仁爱之心的好老师。
目标4:具有团队协作和终身学习精神。熟练运用沟通合作技能与方法开展教育活动;熟悉历史教育教学改革动态,善于在实践中运用历史唯物主义思维分析和解决历史教育教学问题,做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播者。
二、毕业要求
本专业学生通过4年专业学习,毕业时应具有教师职业素养,履行教师职业规范,具有从教意愿,理解师范生教育通识知识,掌握历史教育专业基础理论及专业知识,修完全部课程并考核合格;具有育人于教意识;具有团队协作意识,掌握沟通的技能与方法,具有终身学习和专业发展意识;初步具备从事初级中学历史教育教学、班级管理和一定的教学研究能力。毕业时应达到以下要求:
1【师德规范】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进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思想认同、政治认同、理论认同和情感认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立德树人为己任,遵守中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具有依法执教的意识,立志成为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的新时代好老师。
2【教育情怀】具有扎根山乡基础教育、立志从事振兴乡村教育的意愿,认同中学历史教师工作的意义和专业性,具有积极的情感、端正的态度、正确的价值观。具有人文底蕴和科学精神,尊重学生人格,富有爱心、责任心,工作细心、耐心,做中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3【学科素养】掌握历史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理解历史学科知识体系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方法,了解历史学科的发展前沿,了解历史学科与其他相关学科的联系,了解历史学科理论与社会实践的联系。
4【教学能力】能依据中学历史课程标准,针对中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历史学科认知特点,运用历史学科教学知识和现代信息技术,有效地以学生为中心进行历史教学设计、实施和评价,获得教学体验,具备教学基本技能,具有初步教学研究能力。
5【班级指导】树立德育为先理念,了解中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德育原理与方法。掌握班级组织与建设的原理、工作规律与基本方法;能够在班主任工作实践中参与、指导或组织德育、心理健康教育等教育活动,获得积极体验。
6【综合育人】了解中学生的身心发展与养成教育规律。理解中学历史学科的育人价值,能够实现中学历史学科教学和育人活动的统一。了解学校文化和教育活动的育人内涵与方法,参与主题教育和社团活动,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引导。
7【学会反思】具有终身学习与自主发展意识。了解国内外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动态,能够适应时代和教育发展需求,进行学习和职业生涯规划。初步掌握反思方法和技能,具有一定创新意识,运用历史思维方法,学会分析和解决教育教学问题。
8【沟通合作】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团队协作精神,掌握沟通合作技能,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
三、学制与学位
修业年限:基本学制4年,实行弹性学制,可在4-6年内完成学业。
学分要求:本专业最低修满165分(总学分165),其中自主学习平台和项目课程平台最低修满12分。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四、主干学科与核心课程
(一)主干学科:历史学
(二)核心课程:中国史(中国古代史<上、下>、中国近代史、中国现代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史)、世界史(世界古代史<上、下>、世界近代史、世界现代史)、中国历史文选、史学概论、中学历史学科教学论。
(杨春君/文 李锦伟/一审 杨兴英/二审 皮坤乾/三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