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4日,在我校的精心组织安排下,为期一周的2025年“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活动圆满结束。来自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同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波兰格但斯克大学孔子学院、泰国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农业技术学院的老师和国际学生,与我校青年志愿者一起,在活动中体验传统特色课程、参与美丽乡村实践、畅游铜仁青山绿水,亲身感受黔东地区独特的民间艺术和民族文化。
活动启动仪式现场
舞龙舞狮、木雕、刺绣、造纸书法、傩戏、抹茶,都承载着独特的历史文化。在铜仁学院里,中外青年学子学习体验了舞龙舞狮和木雕石刻,了解我校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技艺的典型做法;在中南门古城,大家深入黔秀非遗传承馆,了解黔秀文化、学习苗绣技艺,感受刺绣的传统技艺之美。在书法之乡印江,大家亲身体验古法造纸,深入学习了解印江合水古法造纸的72道工序,体会中国人民的劳动智慧;参观书法展陈、学习书法、书写汉字,感受书法的文化内涵和品质精神。在傩堂戏艺术之乡德江,大家深入傩戏博物馆参观学习,了解傩戏文化与土家人民的日常生活。大家还到江口抹茶基地,参观抹茶生产线,学习点茶技艺,体验抹茶文化魅力。
苏州大学国际学生阮氏幸说:“参加这次中外青年交流项目,对我来说是一段很难忘的经历。活动内容丰富多彩,既有课堂学习,也有文化体验和户外考察,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积累了知识,更让我有机会与来自不同国家的青年朋友们交流、结识,感受到跨文化沟通与合作的意义。”
“天下相亲与相爱,动身千里外心自成一脉……”在印江“贵州村戏”大舞台,中外青年学子给观众百姓带来了合唱《相亲相爱》、身着民族盛装献上了走秀串烧、编排演绎了土家摆手舞等,与贵州村戏的演员们同台交流,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交融。在德江“贵州音乐时光”里,6名中外青年学子,展开了两轮音乐时光大PK,给观众和网友送上了中文、英文、东南亚语、粤语等经典歌曲,展现了中外青年学子的多才多艺、开放包容,促进了彼此的互学互鉴、共同进步。同时,中外青年学子还与沿河篮协、足协开展了篮球赛和足球赛,一同体验“洞篮”的魅力,感受运动的激情。在中国传统村落云舍和寨沙侗寨,中外青年学子则与村民一起,参加篝火晚会,体验打糍粑,感受百姓的幸福生活。“这次活动确实是一次丰富的经历,充满了富有成果的交流和令人难忘的文化体验,给我们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最深切的希望是,我们之间珍贵的友谊能够在未来的岁月里继续蓬勃发展、愈加深厚。”来自扬州大学的国际学生卡瓦说道。
东游梵净山,西游洋山河。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来到世界自然遗产梵净山,中外青年学子结伴而行,从西线出发,徒步登顶梵净山,去看神奇的蘑菇石和红云金顶,看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在五彩洋山河,走悬崖栈道、登玻璃缆桥、逛地缝溶洞,体验喀什地貌的独特与神奇;在乌江百里画廊,登上游船,游走在碧波荡漾的江面上,一睹山水风光之美。大家在蓝天白云下、在山水溶洞间,体验惊奇、放松身心、陶冶情操,感受大自然带来的美好。登顶梵净山
同济大学国际学生林明威说:“此次行程丰富而充实,仿佛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每一项活动都衔接得恰到好处,使我深深沉浸于贵州多元的历史、灿烂的文化和人民的热情之中。感谢所有老师和志愿者的无私付出与细心指导,也感谢同行伙伴们的真诚相伴与合作,让这次旅程充满了欢笑与收获。这段美好而难忘的回忆,我将永远珍藏于心。”
合影
此次活动,为中外青年学子搭建了知行合一、融通中外的文化交流平台。大家身临“梵天净土”、感知“桃源铜仁”、欣赏“绿水青山”,在活动中深入了解贵州,增进了友谊,收获了成长,更好地践行了“知”与“行”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