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审核评估 >> 正文
 
审核评估
本科教育教学成果展 | 大数据学院:坚持立德树人,强化实践创新,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
日期:2023-11-01  发布人:  浏览量:

大数据学院于2016年6月正式组建成立,由原数学科学学院、信息工程学院、物理与电子工程学院、现代教育技术中心四个部门合并组建而成(2021年10月现代教育技术中心独立成实验与信息中心),学院现有三个教学系:数学与统计系、计算机科学系、物理与电子信息工程系,有数学与应用数学、统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信息工程、物理学等6个本科招生专业,其中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为省级一流专业。办学以来,学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发展需求,为铜仁乃至全省大数据产业的发展培养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人才,为大数据产业的发展提供必要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学院现有教职工82人,外部门兼职教师18,其中教授18人,副教授59人,具有博士学位的教师21人,硕士学位的教师60人,博士在读6人,硕士生导师10人。贵州省优秀青年科技人才1人,贵州省第一届优秀科技个人1人,贵州省普通本科高校“金师”2人,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1人,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1人,三级教授1人,贵州省“千”层次人才5人。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坚持“以人为本,德育为先”,结合学校建设“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的目标和学院各专业特色打造育人特色,实现“三突出”人才培养总目标,突出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突出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突出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取得了良好育人成效。

一、坚持党建引领,夯实育人根基

大数据学院党委、行政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牢牢把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坚守教育报国初心,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充分挖掘党建元素,探索“党建+教学、+科研”的育人路径,进一步落实三全育人要求。相关成果《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争创特色党建》《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党建+教研”出成果》已在铜仁日报上发表。院团总支获“铜仁市五四红旗团支部”;学生支部2022年被市教育工委授予“示范党支部”。


 

铜仁日报--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争创特色党建

 

铜仁日报--铜仁学院大数据学院“党建+教研”出成果

院学生支部被市教育工委授予“示范党支部”

 

院团总支获全市五四红旗团支部

二、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体系达到新高度

学院确立了“德育为先”的育人观,创新了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了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以“立德、立志、立业”教育理念为基本内涵,将“立德树人”的总要求、“依托山区,服务地方”办学特色和“明德·致用”的校训无缝结合起来,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彰显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特有的价值取向。2016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1班何林霞获“2020年贵州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2018级计算机本科(2)班王满怀同学荣获“2021年贵州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何林霞获“2020年贵州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王满怀获“2021年贵州省最美大学生”荣誉称号

三、强化课程建设,夯实人才培养根基

落实新工科、新理科要求,积极推动教学改革,鼓励建设课程资源。目前学院有省级“金课”4门,校级“金课”“银课”12门,实现了所有专业、理论与实践、必修与选修的全覆盖。


2022年贵州省级“金课”拟认定名单

序号

课程名称

课程负责人

课程团队其他主要成员

课程建设类型

备注

1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夏林丽

王娟、杨龙仙、颜宝平、段彦玲

线下一流课程

省级备案

2

微分方程

毛志

安黔江、李辉、黄英芬、姚娟

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教育部备案

3

C语言程序设计

韩春霞

陈花卫

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省级备案

4

HTML5程序设计

胡萍

田波、赵光亮、夏炎、赵丽芬

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

省级备案

 

铜仁学院“金课”“银课”建设名单

序号

课程名称

教师姓名

类别

课程建设类型

备注

1

电气控制技术

张东虞

金课



2

计算机辅助教学

田华

金课



3

数学教育学

颜宝平

银课



4

高等数学B

 

银课



5

数据结构

王军

银课

课程思政


6

高级程序设计

韩春霞

银课



7

python 程序设计

赵颖珺

银课



8

微信小程序设计

胡萍

银课



9

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黎薇

银课



10

应用回归分析

姚娟

银课



11

大学物理

佘彦超

银课

线下课程


12

高级程序设计

陈花卫

银课

线下课程



四、建优师资,厚植人才培养沃土

学院实施“人才强院”战略,在专业教师队伍建设与培养方面采用了系列措施。实行青年教师导师制,加强师德高尚、教学科研能力强的教师对青年教师的指导培养。组织教师参加各级教师教育方面的培训和技能竞赛,通过以赛代训、以赛代研、以赛促教、以赛促改的方式,不断推动教师积极探索信息技术与教学有机结合的新模式,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及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全面丰富教学方法、提升教学手段。

 

省级“金师”

 

教师教学竞赛获奖(部分)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规范教师日常教学行为,保障教学工作高效有序进行。增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在服务学生、帮助学生中,实现服务育人、管理育人。201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班主任田仁碧曾入选贵州好人榜、获贵州省“最美警嫂”称号;辅导员安勐获2022年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易萌获2021年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班主任田仁碧荣誉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提名”

 

贵州省“高校辅导员年度人物”

五、持续深化教育改革,赋能创新人才培养

学院紧紧围绕人才培养中心任务,“六个一”工程为抓手,在整个人才培养全链条中,通过融入一系列讲座和培训,有针对性地拓宽学生视野,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并以学科技能竞赛和学生训练项目为平台,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关键一公里”。五年来我院学生在各类学科竞赛中取得优异成绩,获国家级奖项10项,省级奖项285在不断实践中,构建了活动、科研、教改三联动互为依托的运行模式,将学生活动和科研与教学改革有机结合,把教师指导学生活动和科研中所形成的经验带到课堂,促进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的改革,获得第十届贵州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三等奖。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获批贵州省省级一流专业

 

省级教学成果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获奖(部分)

 

全国大学生数学竞赛获奖(部分)

 

第16届中国大学生计算机设计大赛获奖

 

竞赛获奖

 

大学生物理学术竞赛获奖(部分)

 

大学生电子设计竞赛获奖(部分)

 

师范生教学技能竞赛获奖(部分)

 

大学生创新创业竞赛获奖(部分)

六、创新学生管理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学院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创新学生管理队伍设置及运行机制,重点打造学生发展激励全面化、学生培养过程显性化、学生培养结果数据化、学生管理服务精细化。涌现出省级先进班集体(2016级数学与应用数学1班、2017级数学与应用数学班、2019数学与应用数学2班2019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班)和一批“省级三好学生”及“省级优秀学生干部”全省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中5支队伍荣获“优秀团队”辅导员李周珊所撰写的学生工作案例《以社会服务反哺应用型人才培养--铜仁学院“引水灌田”育人模式》获撰写的案例荣获贵州省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工作优秀案例。

 

省级“先进班集体”

 

“三下乡”活动荣誉(部分)

 

 

学生工作优秀案例

点击数: 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