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马丹丹,女,1985年9月出生,汉族,河南太康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
二、主要研究领域
文字学、词汇学。
三、教育背景
2007——2010年,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汉语言文字学专业,文学硕士
四、现任岗位及主要教学工作
现任铜仁学院党委宣传部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主任,担任《古代汉语》《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
五、学术成果
(一)论文
1、成语、谚语与歇后语之联系,独著,青年文学家,2009年第3期;
2、《左传》兼类词类型举隅,独著,咸宁学院学报,2012年第5期;
3、《祖堂集》类化俗字之探析,独著,赤峰学院学报,2012年第6期;
4、《论语》中古今形同异义双音节词探析,独著,铜仁学院学报,2014年第5期;
5、尊左,抑或尚右——以“左”“右”尊卑考察为例,第一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核心】,2015年第3期;
6、高校古代汉语教学现状、原因及提升策略刍议——以王力先生《古代汉语》教材为例,第一作者,铜仁学院学报,2015年第3期;
7、从“纠正哥”“房姐”“股爷”看亲属称谓的变体》,第一作者,时代文学2015年第6期;
8、孤独寂寞的歌者,伟大崇高的行吟——《渔父》文本试析,第一作者,中学语文教学【核心】,2015年第6期;
9、“别有幽愁暗恨生,此时无声胜有声”的静默悲伤——《项脊轩志》留白艺术试析,第一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核心】,2015年第6期;
10、论网络潮语的生成方式、来源及特点,第一作者,青年文学家,2015年第6期;
11、大学生失写症存在问题、原因及应对措施,第一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2015年第5期【中旬刊】;
12、“枇杷树”到底为何人所植,第二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核心】,2014年第9期;
13、从“渔父”现象看屈原《渔父》文本的价值及影响,第二作者,商洛学院学报,2015年第1期;
14、如何建构有效的课堂提问,第二作者,内蒙古师范大学《语文学刊》,2015年第3期【中旬刊】;
15、看似寻常最奇绝,成如容易却艰辛——《项脊轩志》艺术美质寻绎,第二作者,中学语文教学参考【核心】,2015年第8期。
(二)课题
1、《< 康熙字典>古文研究》,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青年项目),课题成员;
2、《隶定古文综合研究》,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课题成员。
获奖情况
1、2010年,获得第五届贵州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先进个人”(中共铜仁地委、铜仁地区行署);
2、2012年,《大爱无疆——记全省第一位向境外捐献干细胞的我院女教师李怡净》荣获中国高校校报好新闻通讯类二等奖;
3、2012年,荣获“身边的雷锋”续写雷锋日记和“五心教育”心得一等奖(贵州省委宣传部);
4、2012年,铜仁学院“五先进一满意”活动评选中荣获“服务先进岗”;
5、2012年,铜仁学院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6、2014年,荣获贵州省高校“优秀编辑”荣誉称号;
7、2014年,铜仁学院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优秀”等次;
8、2017年,荣获铜仁学院“优秀教育工作者”荣誉称号;
9、2017年,《用赤城演绎青春——记贵州省先进工作者田淼老师》荣获贵州省高校校报通讯类优秀奖;
10、2017年,荣获铜仁学院全省高校“文明校园”先进个人;
11、2017年,在“2014——2016年”工作中评为优秀工会干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