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个人简介
王晓旭,笔名末未,苗族,贵州印江人。中国作协会员,鲁迅文学院第18届高研班学员,贵州省诗歌学会副会长,铜仁市作协副主席。
二、现聘岗位及主要教学工作
现任铜仁学院写作研究院教师,创意写作中心负责人兼《晨光》文学期刊负责人,主要承担写作、大学语文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主编教材《写作·沟通》,参编教材《阅读·欣赏》。
三、创作成果
作品散见《人民文学》《诗刊》《民族文学》《山花》《星星诗刊》《诗歌月刊》《诗选刊》《中国诗歌》《中国诗人》《飞天》《鸭绿江》《作品》《广州文艺》《文艺报》《人民日报》等100余家报刊。入选《2006中国最佳诗歌》《2011中国最佳诗歌》《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2卷》《2012中国年度诗歌》《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首诗歌》《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文学卷》《2016年中国诗歌精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2019年中国诗歌精选》等30余种选本。
四、末未创作年表(精选版)
(一)发表
1.《爱的十四行》(2首),原载《诗歌月刊》2002年第10期。
2.《你就是天堂》(1首),原载《星星诗刊》2004年10期。
3.《末未的诗》(5首),原载《诗歌月刊》2006年第2期。
4.《一个人的赤水》(组诗7首),原载《山花》2006年第10期。
5.《末未的诗》(2首),原载《星星诗刊》2007年第6期。
6.《秋天的几个关键词》(外1首),原载《诗刊》2008年8月号上半月刊。
7.《在格尔木看星星》(组诗5首),原载《诗刊》2009年2月下半月。
8.《李子花开》(组诗7首),原载《民族文学》2010年第3期。
9.《奔跑的仓库》(5首),原载《鸭绿江》2010年第7期上半月。
10.《李子花开》(组诗7首),原载《民族文学》2010年第3期。
11.《一笑而过》(组诗10首),原载《山花》2010年第12期下半月。
12.《在沙漠,词语也会脱水》(组诗6首),原载《民族文学》2011年第1期。
13.《夜宿护国寺》(外1首),原载台湾《创世纪》诗刊总第166期暨2011春季号
14.《就是这样》(组诗5首),原载《山花》2012年2月B版。
15.《少数也是多数》(评论),原载《文艺报》2012年12月7日。
16.《广场舞》(组诗5首),原载《民族文学》2012年第7期。
17.《阿娜尔古丽的五个姐妹》(1首),原载《人民日报》2012年10月22日第12版“迎接党的十八大•特刊”。
18.《江山长》(组诗9首),原载《广州文艺》2013年第1期。
19.《倾斜的力量》(外2首),原载《诗刊》2013年第1期上半月。
20.《与草海有关的鸟事》(组诗4首),原载《飞天》2013年第1期。
21.《忧伤》(组诗5首),原载《山花》2013年第2期B版。
22.《九九梵净山,或白云居》(组诗10首),原载《民族文学》2013年第2期。
23.《通灵状态下的文字舞蹈》(评论),原载《西北军事文学》2013年第2期。
24.《归去来兮》(散文),原载《作家通讯》2013年第2期。
25.《诗五首》,原载《延河》2013年第7期下半月。
26.《行走笔记》(组诗9首),原载《中国诗人》2014年第3期。
27.《莲花遍地开》(组诗6首),原载《诗刊》2014年7月下半月刊。
28.《我要在桥上慢下来》(创作谈),原载《文艺报》2014年10月13日。
29.《搬运春天的火车》(组诗19首),原载《山花》2014年第10期。
30.《黔地书》(组诗6首),原载《民族文学》2014年第11期。
31.《归去来》(4首),原载《山花》2015年第6期。
32.《三字结》(组诗6首),原载《民族文学》2016年8月。
33.《归去来诗选》(6首),原载《南风》2016年7月。
34.《在黔之东》(6首),原载《民族文学》2017年12期。
35、.《漫谈诗歌之“道”》(评论),原载《文艺报》2018年2月5日。
36.《纸扉扉》(组诗),原载《山花》2018年8期。
37.《乡思》(组诗8首),原载《民族文学》2019年第5期。
38.《菜园小记》(组诗13首),原载《人民文学》2019年第11期。
(二)转载
1.《你就是天堂》(1首),2005年第17期《知音》扉页转载。
2.《桥上的时光》(1首),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2006年第4期《当代文萃》转载。
3.《李子花开》(组诗7首),2011年第1期《民族文学》蒙文版翻译转载。
4.《忧伤》(组诗5首),2013年第3期《诗选刊》转载。
5.《抓春风》,2017年7期《青年文摘》扉页转载。
(三)入选
1.《似悟非悟》(11首),入选《中国少数民族作家文库•苗族作家作品选集》。
2.《末未的诗》(7首),入选《21世纪贵州诗歌档案》,头条诗人。
3.《在沙漠,词语也会脱水》(组诗6首),入选《2011中国最佳诗歌》《中国少数民族文学2011年度选》。
4.《抚摸自己脏兮兮的生活》《走在傍晚回家的五只羊后面》(诗歌2首),入选《2006中国最佳诗歌》。
5.《三生之石》(1首),入选《纪念建党90周年贵州文学精品集•诗歌卷》。
6.《灰麻雀》(诗歌1首),入选《中国年度优秀诗歌2012卷》。
7.《时间深处的老人》(诗歌1首),入选《2012中国年度诗歌》。
8.《末未的诗》(诗歌5首),入选《值得中学生珍藏的100首诗歌》。
9.《一个人的赤水》(组诗7首),入选《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苗族文学卷》。
10.《云上居》(诗歌1首),入选《2016年中国诗歌精选》。
11.《1986年的那个秋,天特别高》(诗歌1首),入选《读首好诗,再和孩子说晚安》。
12.《黔地书》(组诗6首),原载《民族文学》2014年第11期。入选《< 民族文学>精品选(2011-2017)》。
13.《末未的诗》,入选《贵州诗人四十年》。
14.《桥上的时光 》,入选《2018天天诗歌历》。
15.《动用记》,入选《2019年中国诗歌精选》。
(四)出版
1.2014年出版诗集《后现代的香蕉》(重庆出版社出版)。
2.2008年出版诗集《似悟非悟》(作家出版社)。
3.2015年出版诗集《归去来》(贵州人民出版社)。
4.2019年3月出版诗集《在黔之东》(成都时代出版社)
(五).获奖
1.《后现代的香蕉》(诗集),获原铜仁地区第二届文艺奖一等奖(2005年)。
2.《梵净山之歌》(诗歌),获全国电视诗歌创作大赛铜奖(2005)。
3.《乌江深处》(组诗),获首届全国短诗大赛“乌江潮奖”(2011年)。
4.《似悟非悟》(诗集),获首届贵州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2012年)。
5.《似悟非悟》(诗集),获贵州首届专业诗歌奖“尹珍奖诗歌奖”(2013年)。
6.获贵州省首届“青年作家突出贡献奖”(2014年)。
7.《致敬书》(组诗),获贵州省第二届专业文艺奖·中国梦主题文艺创作特等奖(2014年)。
8.《归去来》(诗集),获“贵州省第二届少数民族文学金贵奖”(2015年)。
9.《归去来》(诗集),获贵州省第五届乌江文学奖(2016年)。
10.《请继续》(诗歌),获“美丽贵州·美好生活”征文一等奖(201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