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动我校通识教育教学改革,响应学校打造“金课”的号召,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法,鼓励教师积极参与课堂教学的研讨,丰富课堂教学,强化实践教学环节,10月29日,我院在博思楼204组织全校写作与沟通教师团队成员观摩王晓旭老师主讲的题为“从《大学》看中国文人的品行修为和政治抱负”的公开课。王老师将课文内涵联系实际,结合我校“明德印记”深入浅出圆满地完成了讲授。
公开课结束之后,写作研究院副院长孙向阳召集听课教师开展了热烈讨论。教师王梅表示,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以人为本的思想,重视人本教育,例如儒家思想中的仁、义、礼、智、信,就是教人们如何做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有助于学生正确思想价值观的塑造。教师董文丽表示,王老师的课既有深度也有广度,上课激情澎湃,感染力强,值得我们借鉴与学习。教师宋晓丽表示,学生阅读和学习经典文本,培养学生文字审美能力,从不同时代不同作家文学作品中体会文章的韵味和美感。教师陈洁表示,在通识教育理念下的阅读与欣赏课程教学,不仅要实现语文知识的传授,还要在教学过程中提高学生的人文综合素质,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转变教学观念,革新教学方法。教师张潇叶表示,学校正在全力“淘汰水课,打造金课”,这既是对老师的考验也是机遇,教师需要不断的提升自己才能不断突破,去掉课程的水分。
孙向阳强调,通识教育是一种意在培养具有社会责任感和道德感以及拥有健全人格的公民。大学通识教育课堂不仅仅是专业知识的传授,更是对大学生思想品格的塑造。《阅读与欣赏》作为一门高校的通识课程,有必要将通识教育理念贯彻其中,并且最大限度发挥其作用。本次公开课活动的开展,使全体参会人员对《阅读与欣赏》这门课程的授课方式以及下一步如何改革发展形成了一定共识,为最终实现写作与沟通系列课程改革的目标、全面提高我校人才培养质量奠定了坚实基础。
(公文写作中心/文 孙向阳/审核)

公开课现场

学生认真听讲

王晓旭老师与学生互动
与会教师认真听讲
与会教师认真听讲

与会教师认真做笔记

与会教师展开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