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第二十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于2025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北京举行。全会听取和讨论了习近平受中央政治局委托所作的工作报告,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习近平就《建议(讨论稿)》向全会作了说明。全会的胜利召开在我校党员干部当中产生热烈反响,大家纷纷热议。
党委书记朱克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对我国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并将教育提升为“协同性核心支撑”的新战略高度。作为扎根黔东的本科高校,学校深感责任重大,必须勇担使命,努力发挥“教育、科技、人才的关键交汇点”作用,切实将全会精神转化为办学治校的生动实践。学校将把深入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通过多种形式掀起学习热潮,将全会精神融入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及高质量党建等各项工作中,确保学校发展与国家战略同频共振。我们将紧密对接区域需求,聚焦贵州省围绕“四新”主攻“四化”战略部署,瞄准铜仁市打造“六大主导产业”定位,紧扣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明确的建设目标,科学谋划“十五五”发展。坚持“育人为本、科研先行”战略,着力提升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能力,增强科技创新与服务地方效能,奋力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贵州实践和铜仁发展中展现担当作为。
党委副书记、校长石维: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十五五”规划建议,擘画了中国未来五年高质量发展的宏伟蓝图,宣示了国家乘势而上、接续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坚定决心。对正处于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关键阶段的铜仁学院而言,这既是办学治校的根本遵循,也是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战略机遇。面向“十五五”新征程,我们将全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以学校第三次党代会部署为行动指南,坚持“强理工、厚人文、特农科、融交叉”发展思路,紧扣新的“两大转型”目标导向,将“三步走”战略安排与学校“十五五”规划编制精准咬合,聚力实施“六大工程”,扎实推动“六大行动”,着力提升人才培养质量、科技创新能力与社会服务能级,在加快建设特色教育强省、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实践中展现铜仁学院的担当与作为。
党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叶丹: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再次重申坚持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原则,学校第三次党代会进一步强化了全面推进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建设的愿景目标。贯彻落实学校第三次党代会精神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高度契合,开创未来、投身实践,全校上下必须以凝心聚力、奋楫争先的姿态为在中国式现代化进程中推动学校高质量发展展现新形象。如何做到特色鲜明又加快推进高质量发展?这就需要全校上下进一步凝练办学特色,打造部门工作品牌。下一步,学校统战工作要紧紧围绕发挥统一战线重要法宝作用和凝聚人心、汇聚力量的政治作用,始终体现大团结大联合的本质要求,不断强化思想引导和政治引领,巩固共同思想政治基础,着力打造“明德印记·同心筑梦”统战工作品牌,不断完善大统战工作格局,在党的全面领导、思想政治引领、阵地平台打造、服务中心大局、分类精准施策、制度机制建设、历史文化浸润等方面凝心聚力,奋楫争先推动新时代学校统战工作高质量发展。
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办公室主任周永雄: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在我国即将胜利完成“十四五”主要目标任务、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新征程上召开的一次十分重要的会议。会议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中提出了“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要求,为我们做好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进方向。作为高校一名宣传思想文化工作者,要坚持以习近平文化思想为指引,把牢高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的政治方向,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高度的政治自觉和行动自觉,扎实做好全会精神的学习教育、宣传宣讲、贯彻落实等工作,奋力开创学校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新局面。
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书记张江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十五五”时期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所处的历史方位,深入分析我国发展环境面临的深刻复杂变化,对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是确保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的纲领性文件。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学习好、宣传好、贯彻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一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全力抓好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学习宣传贯彻,以实际行动坚定拥护“两个确立”、坚决做到“两个维护”。二要把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贵州重要讲话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结合起来,组织好师生进行理论阐释和开展宣传宣讲。三要紧密结合实际,深入研究、科学谋划,切实做好“十五五”谋篇布局。四是要聚焦推动高质量发展这个主题,主动打破学科壁垒,构建起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创新生态。五是要坚持问题导向,压实工作责任,增强发展动力,研究提出务实管用的政策举措,推动四中全会精神不折不扣落到实处。
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崔德虎: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结合工作实际,谈谈几点体会。一是“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积极开展“党建+N”活动,拓展党建工作形式,促进各方面工作提质增效。“党建+教育教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积极实施“三全”育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高度重视师德师风建设,大力弘扬教育家精神;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精心培育未来“四有好老师”;高度重视专业建设,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党建+科学研究”:积极开展党建思政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人文社科研究、文艺创作研究、内部治理研究等,运用研究成果反哺教学,促进师生共同发展。“党建+社会服务”:积极开展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特教行业、地方文旅等社会服务,通过引水灌田、产教融合和成果转化,助力人才培养。二是力争产出高质量成果。如党建思政成果、教育教学成果、科学研究成果、文艺创作成果、文艺展示成果、社会服务成果和特殊突出贡献成果等,努力推动学院及学校各项工作高质量发展。
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党委书记吴思展: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的胜利召开,让我感到十分振奋和鼓舞。全会审议通过了“十五五”规划建议,对未来五年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擘画了宏伟蓝图。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们高校师生当前和今后的重要政治任务,我们要围绕全会提出的“统筹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目标要求,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打造一支听党指挥、政治素质过硬、业务能力强的党员教师队伍。通过党建引领,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带领全体教师围绕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等主要任务,聚焦地区锰产业和新能源产业需求开展技术攻关,探索人才培养创新模式,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努力培养出高水平的理工科创新人才,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复兴伟业贡献力量。
大数据学院党委书记颜宝平: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是社会主义中国发展过程中的关键会议,这次会议是在“十四五”收官、开启“十五五”关键之年召开的盛会。全会提出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高质量发展取得显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强水平大幅提高,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人民生活品质不断提高,美丽中国建设取得新的重大进展,国家安全屏障更加巩固。全会为我们指明“十五五”奋斗目标,作为高等学校教师,我们务必深入理解目标,为目标的实现而努力工作,要把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根本任务落实到大数据学院的工作之中,切实做好学生思想工作,在教育教学中随时加强思想教育,课堂教学有机融入正能量,让“又红又专”遍地开花;围绕“十五五”,紧密结合贵州,特别是铜仁大数据产业,优化相关课程,培养留得住、用得上、用得好、能干事的本土大数据人才,切实为铜仁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
大健康学院党委书记吴承品: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是我们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重要政治任务。通过学习,让我深切体会到,全会擘画的蓝图、指明的前进方向,与学院的发展息息相关。大健康事业关乎国计民生,我们肩负着培养体育健康与护理专业人才的重任,必须将全会精神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坚持以师生为中心,深化“体医融合”特色,优化学科布局,强化科技创新与社会服务能力。要引导全体师生坚定理想信念,勇担时代使命,将个人发展融入健康中国建设的伟大实践,切实把学习成效转化为推动学院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动力,为守护人民生命健康贡献我们的智慧和力量。
研究生院院长梁成艾: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为高等教育事业发展和研究生教育指明方向。作为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的贵州,及贵州东部门户铜仁,在生态保护、乡村振兴、特色产业升级领域有着迫切需求,研究生院肩负使命,助力区域现代化。作为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的核心阵地,学校研究生院深感使命光荣、责任重大,将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从三个方面把政策要求转化为实践行动。一是坚持立德树人,将相关精神与实际融合,开设特色思政模块,邀请基层人员授课,组织研究生实践,同时推动思政与专业融合,培养符合区域发展的人才。二是深化改革创新,招生时优化定向培养机制,优先录取基层相关考生;培养推行三位一体模式,优化课程、重视实践成果,建立校地协同评估体系;还要深化产教与科教协同,提升研究生解决实际问题能力。三是强化导师队伍,以特定标准遴选导师,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完善考核激励机制,打造适配区域发展的导师团队。未来,研究生院将持续优化培养模式,提升治理能力,为学校发展和区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以研究生教育创新发展助力学校转型升级,为区域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处长刘姗: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为“十五五”时期国家发展谋划了宏伟蓝图,为高等教育国际化发展提供了根本遵循。教育国际化作为国家对外开放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既是培养全球治理人才的关键路径,也是促进文明交流互鉴的重要载体。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扣高质量发展核心、高水平完成规划工作,需从战略定位、体系构建、实践路径三个维度思考。“十五五”阶段是学校向“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应用型大学”目标迈进的关键五年,专题规划编制工作意义重大。学校将教育国际化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措施,既要坚持系统思维,将国家战略需求、地方发展需求与学校发展实际深度融合,又要结合学校实际,对标国内同类高校,找差距、补短板,以高质量发展推动高水平建设。
审计处处长田华: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明确了“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重点任务,强调高质量发展是新时代的硬道理。高校审计工作应紧密结合全会精神,找准审计监督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切入点和着力点,聚焦主责主业,紧扣财政财务收支真实合法效益,紧盯重大政策落实、重点领域改革和民生资金项目,当好国家财产的“看门人”和经济安全的“守护者”。作为高校审计处负责人,更要聚焦主责主业,紧盯学校科研经费、基建项目、采购招标、国有资产等关键领域,强化全过程监督,防范经济风险,保障资金安全高效使用,为高校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
学报编辑部主任张会幈: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未来五年发展作出顶层设计和战略擘画。学报编辑部及时组织学习领会全会精神,将从几个方面贯彻落实全会精神。一是提高政治站位:深入学习领会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将全会精神与学报工作实际相结合,确保学报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和舆论导向。二是聚焦重点选题:围绕全会提出的“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策划相关选题,组织专家学者撰写高质量文章,推动学习研究与交流。三是加强学术引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植根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顺应信息技术发展潮流发展具有强大思想引领力、精神凝聚力、价值感召力、国际影响力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四是提升期刊质量:加强编辑队伍建设,提高编辑的政治素养和业务能力;严格执行学术规范和审稿制度,确保刊发的文章具有较高的学术水平和思想价值。五是加强媒体融合,推动期刊数字化转型:利用新媒体平台拓展传播渠道,提高学报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在服务学校学科建设、助力专业硕士点建设的同时,助力地方发展。
团委书记何波: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胜利召开,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五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为我国未来五年的发展擘画了宏伟蓝图。作为一名高校共青团干部,我深受鼓舞,倍感振奋。全会强调“统筹推进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建设”,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等要求,这为高校青年工作指明方向。校团委必须坚决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把学习贯彻全会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坚持学深悟透、融会贯通,通过主题学习、宣讲团等载体,推动全会精神入脑入心。必须坚决把全会精神转化为实际行动,紧扣学校第三次党员代表大会和第三次团代会明确的目标任务,带领团员以优良作风,把青春融入党和人民事业,让青春在民族复兴征程中绽放绚丽华章。
图书馆馆长田黎星: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总结了“十四五”时期我国发展取得的重大成就,提出了“十五五”时期我国发展面临的风险挑战及主要奋斗目标。全会提出,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引领发展新质生产力。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才能不断催生新质生产力。高校图书馆作为知识的枢纽和储备库,必须主动服务于发展新质生产力这一核心任务。新质生产力的发展源于科技创新,高校图书馆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建设支撑跨学科研究的特色资源数据库,并提供深度的知识信息服务和科学数据管理,为科技创新贡献力量。
(供稿:党委宣传部整理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周永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