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8日至19日,我校与铜仁市教育局联合举办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计划项目县(校)结项材料撰写指导研修会。本次研修旨在提升各项目县(校)结项材料撰写质量,优化内容结构,为项目顺利通过验收奠定基础。刘光书、董世华、陆艳、陈元、刘方林等五位专家应邀出席并作专题指导。来自铜仁市各区县项目学校的200余名负责人参与培训。
研修会首日围绕“一书四报告”(项目验收申请书、特色优势发展专题报告、教育局自评报告、项目学校自评报告及质量发展报告)展开系统讲解,五位专家分别就不同模块进行精准指导。陆艳博士强调《子项目I/II评估验收申请书》应图文表结合,突出学校特色,紧密对接政策,强化数据与案例支撑,并建议借助人工智能优化表达逻辑;陈元博士指出《项目学校特色优势发展专题报告》需聚焦特色领域,构建逻辑清晰的实践体系,注重案例的故事化表达与格式规范,增强可读性与说服力;董世华博士针对《教育局自评报告》与经费审计部分,强调严格对标省级文件,做到“对单清点”,确保任务落实与经费使用的规范透明;刘光书教授与刘方林博士则分别就《项目学校自评报告》和《质量发展报告》提出结构完整、数据详实、问题导向等要求,强调体现“监测—评估—改进”的质量闭环,全面覆盖从量化指标到质性案例的呈现。
在完成首日集中培训后,次日研修会转入分区县现场指导环节,专家组分赴各区县项目组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精准辅导,帮助教师系统梳理材料逻辑、充实数据内容、凝练特色亮点。指导过程中,专家强调项目材料应遵循“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原则,全面呈现学生在学业进步、行为养成与特长发展等方面的成果,并注重成果的常态化积累与跨校交流。
本次研修会内容详实、形式多样,融合理论指导与实操训练,切实提升了项目学校负责人的材料撰写与验收准备能力,为贵州省民族地区基础教育质量提升行动的圆满收官奠定了坚实基础。
(供稿:金思雅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周永雄)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讲座现场

指导研修现场

指导研修现场

指导研修现场

指导研修现场

指导研修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