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9日至24日,由我校联合苏州大学、扬州大学、同济大学、福建农林大学及泰国素万那普皇家理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共同举办了“知行贵州”丝绸之路青年交流活动。
为了增进不同文化背景学生之间的相互了解与友谊,本着家长及儿童自愿的原则,活动开始前,学校与乡村振兴帮扶联系点德江县共和镇、枫香溪镇、朝砥镇和松桃县盘信镇、大路镇的村干部们一起认真遴选了26名中小学生,邀请他们来到铜仁,共同开展“大手牵小手 服务无国界”主题活动,与来自10余个国家的中外青年学子,一起学习传统文化,并让他们与国际学生、青年大学生志愿者进行一对一结对子,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和国际视野,为小朋友们带去温暖与陪伴,传递和平友爱理念。
在交流活动中,小朋友们与国际学生、志愿者们一起参观了我校校史馆,了解学校的发展概况,切实感受大学氛围;在体育馆里学习体验了舞龙舞狮课程,在美术楼中感受了木雕石刻的魅力,了解我校在传承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非遗文化技艺的典型做法;在中南门古城,大家深入黔秀非遗传承馆,了解黔秀文化、学习苗绣技艺,感受刺绣的传统技艺之美。
在我校生态与农业科技示范园的松乳菇林菌共生基地,小朋友们化身“小小生态学家”,跟随基地讲解员深入林间。讲解员用生动的语言讲解了松乳菇与松树共生的生态奥秘,并指导孩子们观察菌丝生长环境、识别不同菌类特征,在实践中学到了“共生共赢”的自然智慧。
走进我校图书馆,孩子们被浩如烟海的藏书和静谧的阅读氛围所吸引。在图书馆志愿者的引导下,他们参观了图书阅览区、地方文献室和电子资源库,并体验了自助借阅系统。志愿者带着孩子们在图书馆进行了沉浸式阅提体验,鼓励他们“以书为友,点亮未来”。
在非遗文化体验环节,宣讲志愿者首先通过图文与实物展示,介绍了彝族服饰的纹样寓意、火把节的起源等知识。随后,孩子们在志愿者指导下体验漆扇制作:调漆、绘纹、晕染,一把把素色纸扇在孩子们手中逐渐绽放出绚烂的色彩。
在科普体验环节,孩子们变身“小小航天家”,在志愿者引导下体验了一场趣味横生的“水火箭”发射实验。当一枚枚自制“火箭”拖着水雾冲向蓝天时,孩子们的欢呼声与掌声响彻校园,科学的种子在探索与惊喜中悄然生根。
此次“大手牵小手·服务无国界”主题活动通过“国际交流+传统文化+科普知识”的立体化设计,让乡村振兴帮扶点的孩子们在真实场景中感受知识的力量。活动结束后,孩子们与国际学生互赠礼物,约定未来通过书信分享成长故事。这场跨越山海的相遇,不仅点亮了童年的梦想,更在文化交融中播下了友谊与希望的种子。
(供稿:团委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叶丹)

启动仪式现场

中外学生参观校史馆

舞龙舞狮课程体验

参观中南门苗绣馆

体验木雕制作课程

参观松乳菇林菌共生基地

图书阅览

非遗漆扇制作

“水火箭”实验

中外学子合影留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