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铜仁学院,阳光灿烂,微风徐徐,一派生机盎然。5月17日至18日,由我校承办的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将举行,届时,来自14个国家和地区的54所高校和相关机构的300余名代表前来我校参加本次盛会。我校举全校之力,积极做好会议的筹备工作。 要办好国际性会议并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会议的筹划设计、工作安排部署、会务工作人员的培训、做好会议筹备工作的监督以及责任落实等,一环紧扣一环,缺一不可。但是,在办会工作经验上,我校有其独特的工作方法,目前,各项工作在稳步推进中,办会推进工作取得了很好实效。
贵州在实际工作中经过总结提炼,创造了政策设计、工作部署、干部培训、督促检查、追责问责的“五步工作法”,这种科学的方法对于抓落实尤为重要,就像过河需要的“桥”和“船”。对于我校来说,巧妙运用“五步工作法”对推进工作的落地落实尤为重要,我校在主办“一带一路”大学通识教育论坛工作中,合理运用这种科学的方法进行工作指导,大大提高了办会工作实效。
2017年11月,我校成立专门的项目申报工作组,对第十一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自主承办项目进行顶层设计,经过多次深入商讨,形成了“一会一赛一论坛”工作方案,提交学校专家组答辩通过;2018年1月,我校正式向省教育厅提交项目申报表,项目设计圆满完成。2018年3月,学校获悉项目申报成功并立即组建筹委会,设立资料组、会务组、成果组、接待组、保安组、宣传组、翻译组、后勤保障组、赛事组、督察组等10个工作组,搭建合理团队、形成工作联系机制,确保各项工作有效部署,项目实施正式落地。会议筹备期间,学校召开五次专项工作推进会,积极促进准备工作有序开展;学校针对该项目开展了外事、会务、接待等系列专项培训,将项目政策落实到具体工作人员。与此同时,还构建了专项工作督查体系,校长、分管校长亲自抓,切实加强监督检查工作;督察组时时跟踪会议筹备进展情况,两天一督查,十天一专项汇报,保障了各项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让论坛工作提质增效。目前,会议各项工作已准备就绪,与会嘉宾报到已完成。
2017年6月15日,由铜仁市人民政府和我校共同主办的第十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之“中国-东南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赢得了海内外的百余名高校领导和专家学及社会各界的高度好评,形成了中国-东南亚高等教育合作论坛铜仁共识。本次“通识教育”论坛是去年高等教育论坛的延续,围绕“高等教育研究”,进一步推进铜仁学院一流学科建设工作,让学校在应用转型的道路上奋勇前行。相信本次会议,我校将以不一样的办会风采和特点,彰显我校“厚重、包容、灵性”的大山文化精神和铜院人的风貌,呈现一场不同寻常的国际盛会,就让我们一起拭目以待,静候来自铜仁学院的好声音、好形象、好风采。开放的铜仁学院欢迎您!
(宣传部 张东方/文 张朝飞/编 叶丹/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