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2日,我校在行政楼8312会议室召开生态高值农业学术交流会。中科院院士赵其国,铜仁市副市长柴山,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研究员李小平等一行七人;我校副校长王嘉福教授,研究生院党总支书记田华教授,材料与化学工程学院院长石维教授,科研处副处长周刚副教授及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会议。交流会由田华主持。
会上,赵其国作讲话。他指出,院士工作站建站的初衷就是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学科建设、服务社会等提供平台。自院士工作站成立以来,铜仁学院充分利用这个平台,在环境、化学和农业等领域取得了可喜成绩,令人欣慰。铜仁市虽然汞、锰资源丰富,可以造福社会,但这些资源的开发利用都是建立在牺牲环境的代价上。如何将开展汞、锰等矿区的环境污染治理修复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战略理念相结合,关键就在发展“生态高值农业”,实现产业化大发展,如种植藜麦就是一条很好的出路。他以藜麦为例对生态高值农业的发展提出了四点看法:一是要选育优良品种;二是要产学研结合,发展藜麦产业模式;三是要企业带动,农民参与;四是要加强宣传,积极引导。
柴山指出,赵其国院士提出的“生态高值农业”契合铜仁市的发展需求和资源现状,能为更多的百姓带来脱贫的福音。他希望,铜仁学院能为铜仁市的脱贫攻坚和经济社会发展做出更多更大的贡献。
王嘉福表示,三年来,我校充分依托院士工作站这个平台,与赵其国院士团队专家紧密合作,在土壤环境修复和生态农业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进展。在人才培养方面,我校通过院士工作站平台,把研究人员培养成为拥有国际视野和创新意识、扎实的创新理论基础、丰富的专业知识和管理技能的高素质创新型人才;在科学研究方面,我校在已经取得的成果基础上,与院士合作,凭借先进的科研技术带动我校相关学科发展;在产学研方面,依托院士工作站平台,我校不断加强校校、校企合作,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他表示,我校将继续大力支持院士工作站的后续工作,把院士工作站打造成铜仁的一张靓丽名片。
会上,石维对铜仁市汞、锰污染现状作了简单介绍。他说,铜仁市作为全国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从源头控制,风险防治,治理,修复四个方面开展了防治工作,妥善处理的全市矿产废渣。王勇博士、马军老师分别汇报了铜仁学院土壤环境院士工作站汞污染土壤修复工作进展、藜麦种植情况。
会后,赵其国一行参观了我校梵净山人文生态馆。
(研究生院 马军/文图 宣传部 谭钰/编 叶丹/审)

会议现场

中科院赵其国院士讲话

参观梵净山人文生态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