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8日,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刘卫东应邀来我校,在博思楼204教室作了题为“一带一路与区域发展”的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代亮主持报告会,经济管理学院领导等学校部分师生到场聆听,报告会现场座无虚席。
报告会上,刘卫东从“一带一路”倡议的内涵、提出的背景以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地区)发展现状等方面对“一带一路”倡议进行了深入解读,阐述了经济全球化的机制及其局限性。他指出,“一带一路”倡议的实施要与经济全球化相结合,要全面深化改革,全面对外开放。他认为,共建“一带一路”是包容性全球化的重要实践,是探索推进全球化健康发展的重要尝试,不是中国的“特立独行”,而是在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促进区域共赢发展的一个国际合作平台。他强调,我们要在“一带一路”这个国际平台上,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更深层次的区域合作。整场报告,刘卫东将理论与实际相结合,所述内容新颖、启发性强,令人获益匪浅,也使同学们对“一带一路”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
刘卫东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助理、二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一带一路”倡议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地理学会经济地理专业委员会主任、国际区城研究协会中国分会理事长。曾获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国家有突出责献中青年专家”等荣誉称号,长期从事经济全球化及区域发展研究,为中央制定《“一带一路”建设战略规划》提供了重要支撑。
(通讯社 杨青满/文图 宣传部 张东方/编 叶丹/审)

报告会现场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刘卫东作报告

我校副校长代亮主持报告会

报告会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