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收藏本站 |
首页 >> 新闻动态 >> 正文
首页
 
热点推荐
新闻动态 >> 正文
资助育人│铜仁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开展“古韵茶香·抹茶雅颂”研学活动
日期:2025-04-22 15:50:23  发布人:  浏览量:

4月19日,铜仁学院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组织30余名对中国抹茶文化感兴趣的受资助学生,前往抹香集铜仁抹茶文化体验中心开展资助育人系列之“古韵茶香·抹茶雅颂”研学活动,开启沉浸式抹茶文化探索之旅,近距离感受抹茶文化的魅力和风采。


活动现场

了解抹茶文化演进

在专业讲解员引领下,同学们走进抹茶文化演进展区。古老的文物、泛黄的古籍,每一件展品都像是一位缄默的史官,静静诉说着贵州抹茶文化的前世今生。从古代文人墨客对抹茶的吟诵,到抹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地位变迁,同学们仿佛穿越时空,真切感受到了抹茶文化厚重的历史底蕴。在抹茶成品展览区,玻璃展柜里陈列着古今交融的匠心之作。传统竹制茶筅轻倚在古朴的茶碗旁,与造型简约的现代包装礼盒相映成趣,诉说着抹茶跨越千年的美学蜕变。

学习体验宋式点茶

学习体验宋式点茶

在点茶体验厅,同学们亲身践行抹茶制作的全流程。茶艺师身着传统服饰,优雅地展示和解说着宋代点茶技艺。温盏时,热水在盏中流转,似唤醒了沉睡的茶盏;调膏时,茶粉与水交融,散发出迷人的香气;击拂时,茶筅在茶汤中快速搅动,绵密的泡沫如雪花般层层涌起,茶汤表面还能绘制出独特的图案,宛如一幅细腻的中国水墨画。同学们在茶艺师的悉心指导下,亲自动手制作抹茶,细心调配茶粉与水的比例、调节击拂的力度和速度,直至茶汤渐渐泛起绵密的泡沫,似承载着传统与未来的一抹抹茶香便悠悠飘散在整个大厅。

 

茶艺师指导宋式点茶

 茶百戏


学生茶百戏作品

最后,现场还组织了本次活动的收获与感受交流会,同学们分享了点茶体验和对抹茶文化的感悟,气氛热烈活跃。

 

学生分享感悟

近年来,我校将资助育人纳入人才培养体系助推“三全育人”工作高质量开展。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积极探索新理念下的资助育人,不断创新资助育人的形式与载体。此次“古韵茶香·抹茶雅颂”研学活动即是资助育人助推学校人才培养的生动实践,实现了资助育人与传统文化育人、实践活动育人的有机融合。活动使大家体验到了抹茶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文化自信,也激发了学生为抹茶文化的传承与发展贡献力量深感责任与担当。

活动合影

同学们有什么收获?一起来看看吧……

本次“古韵茶香·抹茶雅颂”资助育人研学活动,是一场奇妙的旅程,让我意犹未尽。作为一名抹茶爱好者,我对抹茶的热爱早已融入骨髓,而这次活动,才让我真正领略到了中国抹茶文化的深厚底蕴,真正了解到铜仁作为抹茶之都的魅力。端坐在古色古香的茶桌前,和老师一起学习点茶,从温盏到茶百戏,每一个步骤都蕴含着匠心与智慧。茶香在口中缓缓化开,萦绕在唇齿之间,久久不散。非常感谢这次令人难忘的体验,让我们感受到资助育人的温暖。

—国际学院鄢林楠

说来惭愧,作为铜仁本地人,最初了解抹茶是因为在2023年抹茶代表贵州巡礼哈尔滨。那时起,抹茶的记忆就印在了我的脑海里,一直想要进一步了解抹茶,但苦于一直没有机会。很感谢这次活动,让我有机会了解抹茶,并学会了如何制作抹茶。它让我明白,要想制作一个完美的作品并不只是简单的模仿,而是要注入情感,实际操作。

—马克思主义学院杨飞艳

抹茶研学让我深刻体会到传统茶文化的魅力。从点茶仪式开始,每一道工序都凝聚着匠人智慧。茶筅搅动的不仅是碧绿茶汤,更是浮躁心灵的沉淀。在茶香中感悟“和敬清寂”的哲思,传统与现代的碰撞让我对非遗文化有了全新认知。

—大数据学院罗琳幽

点茶之旅,是一次穿越时空的体验。在研学过程中,我沉浸于点茶的每一个细节,学习点茶时,我感受到了古人的雅致生活。点茶不仅是一门技艺,更是一种生活态度,它教会了我如何在忙碌中寻找宁静,在品茶中感悟人生。这次体验不仅丰富了我的知识,更激发了我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传承的决心。期待与更多人分享这份美好,共同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经济管理学院王茹婷

踏入抹香集,仿佛一下子就将我带到了一个古韵悠悠的世界。此刻抹茶这种古老而又充满韵味的饮品,似乎成为了连接过去与现在、文化与育人的美妙纽带。

活动中,我深刻感受到了资助育人的多元性和创新性。以往对于资助育人的理解,可能更多地停留在经济资助等较为直接的层面,但这次活动让我看到了学校在育人方式上的用心。通过抹茶这样一种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元素,学校将传统文化的传承与育人巧妙地结合起来。在品味抹茶的过程中,我们了解了抹茶的历史、学会了制作工艺,就像翻开一本古老的文化典籍,每一页都写满了先人的智慧,活动还营造了一种浓厚的艺术氛围。“雅颂”二字名副其实,无论是点茶过程中的优雅姿态,还是与之相伴的古典音乐,都让整个活动充满了艺术气息。在这种氛围里,每一个参与者更象是在接受一场心灵的浸润和洗礼。

“古韵茶香·抹茶雅颂”资助育人活动让我们看到了学校在资助育人工作上的创新思维和人文关怀,我们期待以后能有更多机会参加这样富有意义的活动。

—教育学院吴云

点击数:收藏本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