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劲松
一、项目概况
(一)名称:松桃县实验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
(二)主持人:田劲松
(三)经费来源及数额:松桃县实验幼儿园 肆万叁仟捌佰元整(¥43800)
(四)委托单位:松桃县实验幼儿园
(五)服务类别:技术服务
(六)实施时间:2018年05月08日—2019年05月08日
(七)实施地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
二、项目获得过程
(一)项目来源
2010年两会以来,随着政府对学前教育的投入的持续加大,各地新建了不少公办幼儿园,极大地解决了幼儿园学位数相对适龄幼儿不足的问题,“入园难”“入园贵”问题基本得到缓解。然而,由于优质幼儿教育资源的紧缺,成为我国学前教育科学发展的瓶颈,当前,我国学前教育普遍存在着师资队伍整体素质低下、幼儿园办园条件和管理方式不规范、小学化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为促进学前教育科学持续发展,提高幼儿园办园质量,贵州省各级政府加大了对示范幼儿园评估力度,表现在:建立并完善了从省级示范园评估到区县级示范园评估的逐级评估机制,扩大了评估范围,增加了评估批次等。在工作导向的推动下,近年来,贵州省各级示范幼儿园数量持续增加,呈现出“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良好态势,极大地提升了贵州省幼儿园的整体办园质量。
目前,铜仁市建成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的数量在全省各地州市中的排名靠后,为此,铜仁市教育局十分重视我市幼儿园申创省级示范幼儿园的建设工作,将铜仁市内各区县实验幼儿园申创省级示范幼儿园纳入工作计划并逐年落实。铜仁学院是铜仁市区内的最高学府,在服务和引领区域内行业发展中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多年服务地方社会的过程中,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得到了区域内教育行政部门和一线幼儿园的广泛认可,鉴于我校学前教育专业在区域内的影响力,不少区县实验幼儿园主动提出与我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开展合作,借助我校学前专业的师资力量为合作幼儿园申创省级示范幼儿园提供技术上的指导与支持。
桃县实验幼儿园始建于1985年,是一所贵州省一类幼儿园,2015年成功申创为铜仁市市级示范幼儿园,幼儿园原址临近松江河畔,后由于水患影响,搬迁至松桃县蓼皋镇教场坝。幼儿园现有教职工68人,有大、中、小各班级,共计12个班,在园幼儿人数469人。搬迁后的松桃县实验幼儿园使用的是原松桃县特殊教育学校的校舍,教室内布局与幼儿园办园要求存在较大差距,加之师资队伍断层,中年骨干教师十分紧缺,教师年轻化现象严重,以上因素成为了制约松桃县实验幼儿园提质发展的瓶颈,为突破瓶颈,谋求发展,松桃县教育局加大了对幼儿园硬件建设的经费投入,幼儿园也积极寻求发展之路,2018年3月,幼儿园现任园长董丽琼联系到铜仁学院教育学院田劲松老师,提出合作需求意向,应松桃县实验幼儿园的需要,铜仁学院组织相应人员先后于2018年3月、5月共3次到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实地考察,对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户外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一日生活安排等情况进行了解,并就双方合作内容、方式、幼儿园发展规划等问题进行沟通,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并于2018年5月成功签署合作协议。
(二)协议书内容
图 2 项目协议书
(三)协议书签订
签订时间:2018年05月08日
签订地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
签订人:教育学院教师田劲松 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园长董丽琼
图 3 项目协议书签订现场
(一)项目具体任务
1.乙方(铜仁学院)指导甲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的省级示范幼儿园申创工作;
2. 乙方(铜仁学院)指导甲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各类研究课题的申报、研究及结题;
3. 乙方(铜仁学院)指导甲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幼儿园保教工作的规范与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等工作。
(二)项目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该项目由铜仁学院教育学院与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共同签署,协同完成,双方单位的组织机构为合作协议的落实提供坚实的组织保障。一方面,为项目提供服务技术指导的铜仁学院近年来十分重视高校服务地方社会工作的开展,成立了社会服务中心,完善了学校各专业服务地方社会的激励机制和分类管理措施,为学校各专业人才服务地方社会进行监督、管理与服务;另一方面,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十分重视此次合作,制定了全员参与的工作计划,上至领导班子与中层管理人员,下至全体教职工全员知晓并参与此次质量提升项目,以行政执行的方式推进项目的开展。
2.制度保障:合作双方的相关管理制度,为项目的有序推进提供了制度保障,如:《铜仁学院社会服务管理办法》、《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工作制度》等。
3.技术保障:为保证项目的顺利实施,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整合地方幼教行业知名专家组成幼儿园质量提升团队,根据团队成员的个人专长进行分工合作,在项目指导过程中实现了对幼儿园各项工作指导的全覆盖,例如:聘请具有丰富幼儿园管理经验的原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园长龙琼为幼儿园“领导与管理”工作指导的首席专家;聘请铜仁市实验幼儿园具有近30年工作经验的保健医生罗先花为“卫生与保健”工作指导的首席专家等;聘请的专家不仅自身具有丰富的一线工作经验,扎实的专业知识,同时,也是贵州省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专家组成员,且参与过多次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
该项目主要负责人田劲松,多次参与贵州省省级、铜仁市市级示范幼儿园评估,并多次担任评估组组长工作,在该项目签署之前,田劲松已带领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学前专业社会服务团队完成类似项目多个,如:指导铜仁市第二幼儿园教育质量提升项目,2017年12月,铜仁市第二幼儿园以优异成绩顺利通过铜仁市示范幼儿园评估;除此之外,还有万山区第一幼儿园、江口县晨曦幼儿园等,均在双方共同合作努力下顺利通过铜仁市市级示范幼儿园评估。
4.资源保障:松桃县实验幼儿园通过合作所需的人力、财力和设施设备
图 6田劲松老师聘书
(三)项目实施过程
1.成立项目实施团队:成立了以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专业教师为主,碧江区中职学校、铜仁市实验幼儿园教师、保健医生共同参与的质量提升服务团队。
表1松桃县实验幼儿园质量提升项目团队成员一览表
序号 |
姓名 |
工作单位 |
专业 |
分工 |
1 |
田劲松 |
铜仁学院 |
学前教育 |
教与学的质量 |
2 |
龙琼 |
江区中职学校 |
学前教育 |
领导与管理 |
3 |
李红霞 |
铜仁学院 |
学前教育 |
关爱与支持 |
4 |
罗先花 |
市实验幼儿园 |
护理专业 |
卫生与保健 |
5 |
杨瑛 |
铜仁学院 |
学前教育 |
儿童发展 |
6 |
邓家英 |
铜仁学院 |
学前教育 |
教与学的质量 |
7 |
左文 |
铜仁学院 |
学前教育 |
办园条件与效益 |
2.项目实施筹备
(1)前期调研、问诊把脉:2018年3月、5月,铜仁学院教育学院学前教育社会服务团队多次到松桃县实验幼儿园进行调研,了解幼儿园的发展需要和建设现状,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的环境建设、户外活动、集体教学、区域活动、一日生活安排等情况进行了解,双方就合作内容、合作方式、幼儿园今后工作重难点等问题进行座谈沟通,对幼儿园发展定位和路径问诊把脉,经过沟通双方达成初步意向,并于2018年5月成功签署合作协议。
图7 调研现场
(2)明确职责、分工协作:为保证项目有质量的顺利推进,对团队成员指导任务进行相对分工,在明确了以田劲松为该项目主要责任人的同时,根据服务团队成员的个人所长,对团队成员指导任务进行了分工,具体如下:龙琼(碧江区中职学校)负责三年发展规划、领导与管理指导工作;杨瑛、李红霞负责关爱与支持、儿童发展指导;田劲松、邓家英负责教与学的质量、课程建设的指导;罗先花(铜仁市实验幼儿园)负责卫生与保健指导;左文负责办园效益指导。
3.项目实施过程
(1)以教科研能力提升为抓手,提高师资队伍整体水平:通过双方协商,决定根据幼儿园发展中的实际问题,立项一批园级教研课题,一方面,通过课题研究调动教师参与改革的积极性,另一方面,解决幼儿园存在的急难问题,最后,达到提升教师教科研能力与水平的目的。针对幼儿园教师科研基本知识和能力匮乏的现状,先后两次通过讲座与现场交流的方式,提高教师的教科研知识与能力,对教师申报的课题进行逐一论证和指导。
图标8科研讲座现场
表2 松桃实验幼儿园课题申报题目一览表
编号 |
姓名 |
课题名称 |
1 |
吴克珍 |
《爱生课程实施现状的研究》 |
2 |
李霜雪 |
《幼儿园开展家长义工活动的探索与研究》 |
3 |
李霜雪 |
《在区域活动中培养小班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实践研究》 |
4 |
田丽 |
《苗绣在区域中的探索与研究》 |
5 |
吴晓艳 |
《幼儿选择苗绣活动的现状问题及策略研究》 |
6 |
罗未年 |
《集团化办园提升乡村幼教质量的策略的研究》 |
7 |
冉凤珍 |
《午睡问题的存因和对策的研究》 |
8 |
邹婧婧 |
《一日活动流程整顿与研究》 |
9 |
邹婧婧 |
《涂鸦区材料的投放与策略研究》 |
10 |
田静 |
《建构区材料投放的问题与策略研究》 |
11 |
田静 |
《教研活动计划与实施现状的策略研究》 |
图9课题论证现场
(2)实地查看幼儿园室内外环境建设、功能室建设、材料投放、一日活动安排等。
(3)参与并指导幼儿园新园建设规划:为迎接2019年的省级示范幼儿园评估,松桃县政府加大了对松桃县实验幼儿园的投入,拟投入600余万新建园舍,改善幼儿园办园的硬件条件,聘请专门的设计公司对幼儿园新园舍进行设计,为确保新建幼儿园园舍的科学合理设计,田劲松等指导团队多次参与园舍规划图论证,并利用暑假多次到施工现场查看,为改进设计规划提供依据。
(4)讨论交流明确工作思路:2018年9月27日,田劲松老师前往铜仁市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对该园教职工进行了为期一天的指导。
上午8:30,田劲松与以董园长为首的幼儿园领导班子展开会议。会议主要内容为明确该园为迎接省级示范园评估的人员分工;对评估主要内容中的教与学的质量、关爱与支持两个板块进行深入指导;讨论、修改幼儿园办园理念等,并在此基础上明确下一步的工作安排。下午1:30,田劲松就科研选题与申报书的撰写为全园教师进行培训,细致地讲解了申报书撰写的具体要求及注意要点并对教师的疑问进行一一解答。
(一)人才培养效应
该项目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起到了的作用,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带领卢韵、李忠毅、庄罗霞等3名学生参与到指导过程中,对不断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应用能力和知识迁移能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也为学生的毕业学位论文撰写提供了一手资料。
(二)师资队伍建设效应
该项目的开展,为我校教师进入一线幼教行业搭建了平台,是开展校政行合作培养教师机制的真实案例,促进了教师的成长,对造就一支既有较扎实的理论基础,又具有丰富实战经验的双师素质教师队伍意义重大。
(三)科学研究效应
该项目促进教师在走入一线的过程中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深入思考,对加强科研队伍的建设,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以研促教,引导教师根据地方社会发展要求,立足岗位,在服务中搞科研,形成产、学、研良性循环意义重大。
(四)社会服务效应
本项目实施以来,服务对象及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项目的合作情况和效果十分满意,在当地幼儿园也产生了较好的影响效应,在了解铜仁学院教育学院与松桃县实验幼儿园合作项目的具体情况后,松桃县第三幼儿园、松桃县盘信镇幼儿园主动与我们联系,希望能建立合作关系。
总之,通过合作项目服务地方社会,充分发挥地方高校对地方社会行业的服务引领职能,既是地方高校反哺社会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合作双方双赢的发展之路,通过项目合作,能促使地方高校在服务中求发展,使理论知识真正与实践结合。
(作者系铜仁学院教育学院教授 田劲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