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名称:文艺创作助推脱贫攻坚(《驻村干部》)
(二)项目主持人:崔德虎(笔名:江子)
(三)经费来源: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
(四)委托单位:松桃苗族自治县文联
(五)服务类别:文化服务
(六)实施时间: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
(七)实施地点:松桃县等
二、项目获得过程
为了响应党中央、贵州省委、铜仁市委“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号召,确保实现2020年全面脱贫奔小康的目标。铜仁学院党委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按照铜仁市委统一部署,分期分批地派出优秀教师代表分别赴德江县、石阡县贫困山村开展扶贫工作。其中艺术学院青年党员教师杨志毅服从组织安排,在德江县平原镇南坪村驻村,担任第一书记。为让驻村干部安心驻村,帮助群众脱贫致富,为他们鼓舞士气,鼓劲加油,我产生了为驻村干部创作歌曲的念头。正在酝酿此事之时,松桃县文联干部李旭东发了一首歌词给我,歌名叫《驻村干部》,我认为,他的歌词写得不错,但还有很大的进步空间,还要更接地气。松桃县文联、组织部邀请我去松桃同他们进行面对面的讨论,一起对《驻村干部》歌词进行反复修改,最终将歌词定稿。同时,松桃县领导真诚地邀请我为《驻村干部》歌词作曲,我欣然答应了。为了不辜负众人的期望,表达出驻村干部的心声,力争写成精品之作,我多次深入松桃县盘信镇大湾村、杨柳村和碧江区和平乡八村、孟溪村及六龙山乡、云场坪镇路腊村等贫困山村,实地看望驻村干部,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情况;也远赴湖南省花垣县十八洞村(习近平同志首次在十八洞村提出“精准扶贫”,十八洞村被称为“精准扶贫”的发祥地)采风,体验扶贫生活,积累创作灵感,终于圆满完成了创作(作曲)任务。
崔德虎赴十八洞村采风
崔德虎与十八洞村苗族老人合影
三、项目实施情况
(一)项目具体任务
通过歌曲作品《驻村干部》的创作、制作(含音频、视频)、传唱和媒体对外宣传等,让人们了解“精准扶贫”的重要性,了解驻村干部的工作,从而对驻村干部进行鼓劲,激励驻村干部安心扎根贫困山村,带领困难群众发展产业,脱贫致富奔小康。
(二)项目实施保障
1.组织保障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和松桃县文联高度重视《驻村干部》的创作及相关后续工作,成立了联合工作小组,由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崔德虎教授和松桃县文联主席龙瀑担任小组长,相关人员为成员,保证了各方面工作有条不紊地进行。
2.资源保障
为了使歌曲作品《驻村干部》如期完成,确保制作(含音频和视频)质量,项目充分利用了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和松桃县委宣传部、县委组织部、县电视台等单位各方面人力资源和技术力量,为相关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3.经费保障
为了确保《驻村干部》的制作质量,先是在贵阳制作音乐小样,然后在北京制作音乐大样(交响乐),制作经费(含音乐和MV)全部由松桃县文联协调解决。
(三)项目实施过程
1.成立项目实施团队
实施团队主要根据工作需要及个人特长而组成。团队主要成员为:崔德虎(艺术总指导、作曲)、龙瀑(工作总协调、作词)、李旭东(具体联络员、作词)、卢慧(舞蹈编导)、张朝飞(对外宣传)、刘红(对外宣传)、张飞(音乐小样制作)、龙奉辉(作品小样演唱)、覃春江(作品大样演唱)、舒炼杰(后勤服务)。另外,参与《驻村干部》的学生团队有艺术学院樊彪、吴月华、王成波等20 名学生。
2.项目实施筹备
项目的前期准备及后勤工作主要由艺术学院社会服务科负责,密切与团队其他成员等进行主动对接,保证本项目顺利实施。
3.项目实施计划
(1)2016年1月至2月完成《驻村干部》词曲创作,由松桃县相关部门和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审定后,完成音乐制作小样(MIDI)。
(2)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完成音乐大样(交响乐)和MV小样。
(3)2018年1月至12月,完成MV大样(成品)。
四、项目实施效应
(一)人才培养效应
艺术学院学生于2016年2月和2017年6月,分别参加铜仁市委宣传部主办的“铜仁市首届春晚”和铜仁市委主办的“七一”表彰大会大型文艺演出,表演了歌舞节目《驻村干部》,受到广泛好评;通过本项目的实施,让学生从校园走出社会,从课堂走上舞台,使实践教学真正落到实处,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体现了铜仁学院“山”字形人才培养理念和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
(二)广泛社会效应
《驻村干部》发表于中国文联主管、中国音乐家协会主办的《歌曲》音乐杂志2017年第12期。2018年6月由“多彩贵州网”和铜仁市委组织部“铜仁组工”官方网站推出,在全国产生了较大影响,先后被全国众多网站纷纷转发。仅“干部决策参阅”网站的点击量目前达到8.5万多人次,“铜仁组工”网站的点击量近7万人次。同时《驻村干部》入选2018年教育部“廉政文化”“精品作品”,被“贵州新闻联播”等媒体报道,全国听众在网上纷纷留言充满了正能量。
1.网民留言第一篇
网名“繁英”:江子老师,您作曲的歌曲《驻村干部》真是太好了,太感人了!我们的驻村干部真是不容易。希望您能再写个歌曲,歌颂在铜仁市碧江区工作的那些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没有节假日、废寝忘食的好干部,让好人一生平安!
2.网民留言第二篇
网名“陈超”:大多数驻村干部都是农村出生长大的孩子,自己的家乡是贫困村,需要党委政府的大力扶贫,也需要驻村干部的的帮扶。通过这几年的扶贫和驻村帮扶,使我家乡的那个贫困村发生了很大变化,水电路讯得到很大的改观,特别是生活住房有了质的变革和量的增加,钱袋子也变得越来越重了。所有这些变化是与各级党委政府分不开的,同时也与驻村干部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3网民留言第三篇
网名“张桂珍”:奋斗在脱贫攻坚一线的的同志们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是旗帜,是标杆,是人民群众的贴心人。
4.网民留言第四篇
网名“林溪村夫”:《驻村干部》这首歌唱出了全党干部脱贫攻坚的心声,倾注了驻村干部心力,着实写真,流露党心民心,热情讴歌了党的富民政策,惠风和畅,万民齐迈小康的坚定信心!
5. 网民留言第五篇
网名“美丽新疆”:驻村干部,辛苦了,离开家人和父母。
(三)助推脱贫效应
为了响应贵州省委发出的“扶贫总攻”和省委宣传部提出的“文军扶贫”号召,铜仁学院高度重视扶贫工作,并积极参与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铜仁市委宣传部主办2018年“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艺巡演等,其中《驻村干部》被铜仁市委宣传部确定为巡演活动的必唱歌曲。铜仁学院分别在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新庄村、瓦屋乡司前村以及德江县平原镇南坪村开展扶贫慰问演出3场,得到了铜仁市委宣传部等部门的高度肯定。除此之外,铜仁市宣传文化系统也组织文艺小分队,赴铜仁市各区县贫困山村演出近40场,其中每场必唱《驻村干部》。当地干部和群众现场听了《驻村干部》的真情演唱时,感动得热泪盈眶,豪情满怀,对脱贫攻坚充满了必胜的信心。该文艺助推扶贫活动由多彩贵州网、时代先锋网、铜仁政府网等省内外媒体纷纷报道。
1.新闻报道第一篇
《铜仁学院艺术学院文化下乡助力脱贫攻坚暨平原镇南坪完小欢庆“六一”文艺演出》
(平原镇“政府网”)为认真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代表团讲话精神和省委十二届党代会及铜仁市委大扶贫大战略行动推进会的会议精神,坚持脱贫攻坚,文化先行。按照"干群携手决战脱贫攻坚"的主题,深入开展脱贫攻坚及关爱留守儿童慰问演出活动,丰富村小学及村人民群众文化生活,寓教于乐,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精神动力和文化支撑,为"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全面小康"营造积极、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
2018年5月31日,铜仁学院艺术学院党委组织文艺小分队,赴德江县平原镇南坪村开展“文化下乡助力脱贫攻坚暨六一儿童节关爱演出”活动。平原镇镇长陈用、党委副书记张杰、社会服务中心主任先克刚及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崔德虎、学生党支部书记龙黎、团总支书记张少涛、党政办公室主任麻晔斐等出席并观看了此次文艺演出。演出在独唱《苗岭飞歌》中拉开序幕,优美的旋律、欢快的舞姿、婉转而悠扬的歌声将现场观众带进浓浓的艺术氛围之中;激情昂扬的舞蹈《快乐循环》舞出了国家的扶贫政策的风采;舞蹈《洗衣歌》、朗诵《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贴近生活实际的表演感染了在场的老百姓和孩子,很多老百姓和孩子不惧天气的寒冷认真观看演员表演;二胡独奏《天路》和独唱《打工的爸妈》、《驻村干部》更是将文艺表演推向高潮。嘹亮动听的歌声,柔美动人的旋律让现场氛围热闹非凡,观众们看到精彩之处,还不忘用手机记录下来难忘的瞬间。演出最后在节奏欢快的群舞与演唱《幸福小康路》和手语《感恩的心》中落下帷幕。本次活动旨在为宣传好、贯彻好、落实好党的十九大精神,以文化助推扶贫攻坚,提高文化惠民服务,丰富孩子们的业余文化生活,满足广大基层群众和孩子们的精神文化需求,让党的十九大精神和扶贫政策家喻户晓、深入人心。
艺术学院师生赴德江县平原镇南坪村演出合影
覃春江老师在南坪村演唱《驻村干部》
2.新闻报道第二篇
《铜仁学院文艺小分队2018年“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艺巡演走进铜仁市碧江区河西街道新庄村》
(多彩贵州网)2018年6月15日晚,整洁美丽的碧江区河西街道新庄村里,歌舞欢腾,老百姓的欢呼声此起彼伏。艺术学院文艺小分队2018年“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艺巡演走进了新庄村,为当地村民带去了精彩的文艺节目,给老百姓呈上了一场丰盛的文化盛宴。铜仁市司法局党组书记、局长张翼,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崔德虎,铜仁学院党委宣传部副部长杨学礼,碧江区河西街道办事处主任吴頔等到场观看巡演。本次巡演由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主办,旨在通过接地气的文艺作品,着力宣传党的好政策,弘扬农村时代新风尚,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推动广大农村形成人居环境好、社会风气好、干群关系好的喜人局面,助推全市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
巡演中,艺术学院党员青年教师覃春江带来的歌曲《驻村干部》,以朴实的语言、优美的旋律、深情的演唱,对满怀激情奔赴农村一线、真情服务贫困乡亲的驻村干部给予了讴歌,使现场的观众感动得热泪盈眶。学生的书画表演《勤廉照花开》融合国画、书法和琵琶、古筝演奏为一体,描绘了党政清廉、社会文明、乡村振兴的景象,也展现出了艺术学院学子才华横溢、专业扎实、技艺精湛。还有小品《苦乐村官》《懒汉脱贫》、二胡独奏《战马奔腾》、舞蹈《龙腾狮跃》等节目,都令老百姓们欢呼雀跃、赞口不绝、鼓掌叫好。巡演中,不仅通过歌舞、小品的形式给老百姓们带来了娱乐,还结合知识问答的形式,与现场的观众朋友进行互动,将党和国家的好政策进行宣传,给老百姓们带去了文化知识,为助推乡风文明、脱贫攻坚、乡村振兴贡献了智慧和力量。
3.新闻报道第三篇
《铜仁学院文艺小分队2018年“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艺巡演走进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
(时代先锋网)2018年6月19日晚,由铜仁市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中共铜仁市委宣传部主办,铜仁学院党委宣传部承办,艺术学院党委协办的“2018乡风文明助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文艺巡演在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陈家寨举行,该村全体村民齐聚一堂观看了演出。市直机关工委常务副书记、市脱贫攻坚驻瓦屋乡督查组组长黎滨江,碧江区委常委、常务副区长高应军,艺术学院党委书记崔德虎,碧江区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小燕等出席活动。
文艺演出开始前,表彰了“卫生先进村民小组”和“最美媳妇”、“最美婆婆”、“最美乡邻”、“最清洁之家”等先进集体和个人;驻村工作队队长、第一书记介绍了帮扶司前村的工作情况和当前变化及下步工作计划。陈小燕作了讲话,她对开展的本次文艺巡演活动表示热烈欢迎,对参演师生表示十分感谢,并预祝活动取得圆满成功。巡演中,开场舞《龙腾狮跃》拉开了序幕,紧接着由教师徐琳玲与田淼演绎的黄梅戏《夫妻双双把家还》得到了现场观众的热烈掌声;师生们表演了《幸福小康路》《四个好政策》《驻村干部》等11个精彩节目,令村民们鼓掌叫好,鼓足了“决战脱贫攻坚、决胜同步小康”的士气。
铜仁学院文艺小分队赴碧江区瓦屋乡司前村巡演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