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 红
1.外业调查
主要有:腊叶标本采集、电子标本拍摄。
腊叶标本采集:
要求采集100种以上道地药材和具有较高药用价值的植物。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1).掌握标本采集方法和注意事项:
1)必须采集完整的标本。被子植物尽量采到花、果和种子,草本植物要求尽量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采全。对一些有地下茎的种类,必须采集这些植物的地下部分,否则将难以鉴定。
2)雌雄异株的植物,应分别采集雌株和雄株。
3)乔木、灌木或特别高大的草本植物,只能采取其植物体的一部分。但必须注意采集该植物具有代表性的部分。
4)对寄生植物的采集,应注意连同寄主一起采下,并要分别注明。
5)采集标本的份数,一般要采2-3份。
6)采集标本时应注意爱护资源,特别是珍稀植物。
7)野外记录的主要内容包括植物的采集地、生长环境、花的颜色和采集日期,等等。
掌握标本的清理方法:标本采集后,在制作前还必须经过清理,目的是除去杂质,使要展示的特征更为突出。一是除去枯枝烂叶,除去凋萎的花果,若叶子太密集,还应适当修剪。二是用清水洗去泥沙杂质。标本清理后,应尽快进行制作否则时间太久,有的标本的花、叶容易变形,影响效果。
(2)电子标本拍摄
拍摄有科研价值和项目需要的中草药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掌握植物照片拍摄技巧和要求:
1)尽量使花、果、叶、茎完整,充分表现植物典型特征。
2)拍摄前注意选材。比如小型草本植物可以拍全株,大型木本植物可以选取带花(果)的有叶枝条。又如植物叶片,要选取正常健康充分开展的叶片,不要选取破损叶、畸形叶。再如拍摄角度要考虑花(果)、叶、茎齐全,还要使观者能分辨叶片对生还是互生,花儿长在顶端还是叶腋。有些植物的鉴别需要特定部位的形态,比如繁缕(Stellaria media)的柱头是三裂的,而牛繁缕(Myosoton aquaticum)柱头五裂;又如蓼科植物,托叶鞘的形态是重要鉴别依据,这就需要拍摄这些特殊部位的细部特写才能看清楚。
3)显示其生长环境,说明拍摄时间、地点。
4)在真实再现植物特征及其生长环境的前提下兼顾艺术审美。
鸡眼梅花草Parnassiawightiana 梵净山紫菀Aster fanjingshanicus
2.内业整理
主要有:腊叶标本制作、浸制标本制作、电子标本整理。
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涉及的知识点和技能点:
掌握腊叶标本制作的方法:
1)标本整理及干燥
选择各器官最完整的植物标本,最好有花或有果。先去残枝、枯枝、残叶等,适当疏掉过密的枝条和过繁的花、叶、果,留一小段花、果、叶梗,以表明原来的生态情况。在吸水纸上整形,将标本的枝、叶、果、花展开平放,避免重叠。尽量使标本既保持自然状态,看上去又美观。压制标本时,把少数叶片和花翻过来,摆正后,上面铺2层吸水纸。这样一层层加上去,放齐。最后,将标本夹用粗绳捆紧。次日换干纸,仔细加工整理标本,直至标本干燥为止。
2)标本装订所需材料:
台纸,大小为40cm×30cm的厚铜板纸。棉线和针,用于固定标本和栓号牌。纸袋,用于存放标本的松散部分或多余的花果。标签,包括采集标签、鉴定标签。采集号牌,用线栓于标本上,记录采集号、采集地点、采集日期等信息。
3)标本消毒的方法:
主要采用熏蒸法。熏蒸法:高锰酸钾和甲醛。把待消毒的标本放入密闭的纸箱内,在纸箱的一角放一个200mL玻璃烧杯,在烧杯内放入高锰酸钾和甲醛(1:2),反应消毒48h即可。
4)标本装订:
标本装订采用线捆扎法。线捆扎法是用棉线将标本固定在台纸上,采集标签、鉴定标签、采集号牌及各种纸袋都应贴在装订好的标本的台纸上或挂在标本上,采集标签贴在台纸的左上角,鉴定标签贴于台纸的右下角,纸袋贴于右边。采集号码牌用线栓在标本上。
5)腊叶标本鉴定
鉴定程序:首先是外业鉴定,尽量在野外采集的同时进行初步鉴定。在内业阶段,标本装订前,对已初步鉴定的标本进行确认,并对未鉴定标本进行鉴定。最后,请植物分类学专家对有疑问和未能鉴定的标本进行鉴定。
种子植物首先要鉴定到科,利用中国高等植物分科检索表与图谱进行检索分科,查到科别之后,再利用植物志、图鉴等进行分属和分种检索,最后确定种名。鉴定标本时要利用放大镜对标本仔细观察,按照检索表的各条款项逐一核对。在鉴定到种以后,填写定名签,并将定名签贴在台纸右下方。
鉴定依据:进行标本鉴定时,主要依据《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贵州植物志》进行鉴定。
6)掌握浸制标本制作步骤:
浸渍处理 整形
保存
封瓶
贴标签
7)掌握浸制标本制作方法:
绿色标本浸渍法:取醋酸铜粉末,慢慢加入50%的醋酸内,以玻棒搅之,直至饱和,即成原液。将原液稀释,其比例为1:4,把稀释液和标本同时放入大烧杯中加热,标本渐变褐色,继续加热又渐变为绿色,至原色泽重现时,立即停止加热,然后取出标本用清水洗净,再浸入4%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红色标本浸渍法:硼酸1g,福尔马林10 mL,无水乙醇2 mL,亚硫酸2.5 mL,dH2O500 mL,调PH=4。
团队 成员 |
教 师 |
姓名 |
技术职务 |
专业 |
学院 |
杨红 |
副教授 |
林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王岚 |
副教授 |
植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杨传东 |
研究员 |
林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郑燕飞 |
讲师 |
植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罗静 |
教授 |
农业推广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李建新 |
教授 |
林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康公平 |
副教授 |
植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胡佳佳 |
讲师 |
植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李 兢 |
实验师 |
林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米小其 |
教授 |
动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冉 辉 |
教授 |
农业推广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张 雷 |
副教授 |
动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梅 杰 |
副教授 |
动物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李忠利 |
副教授 |
水产养殖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梁正其 |
副教授 |
水产养殖学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学 生 |
姓名 |
年级 |
考取硕士研究生情况 |
学院 |
|
皮朝远 |
2017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梁茂松 |
2017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向进 |
2017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吕浪 |
2017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张天海 |
2014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朱洪琴 |
2014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
彭泽喜 |
2014级 |
|
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 |
1.准备工作
准备采集装备。准备工作主要包括:数码照相机、GPS、电脑、指南针、保险、铅笔、水壶、地图、标本夹、吸水纸、暖风机、标本采集记录表、采集标签、台纸、工作包、枝剪、铅笔、橡皮、移动硬盘、锄头、镰刀、砍刀、放大镜、缆绳、塑料袋、手电、纸质信封、坡度仪、铁锹、遮阳帽、干电池、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蛇药、雄黄、酒、风油精、创可贴、感冒药、防暑药、雨具、工作服、登山鞋、登山手杖、雨靴等;提前联系租车等相关事宜。
2.培训队伍
队伍培训是为了保障外业工作的安全和保证工作质量,主要包括:安全培训、安全纪律、技术培训。
1)安全培训:
防中暑:中暑是一种在炎热气候中易发生的严重疾病,如果治疗不及时,将导致脑损伤甚至死亡,发现中暑者后,应将其移至凉爽干燥的地点,解开衣服,用凉水降温,并少量喂水。
防蛇咬伤:首先分清是无毒蛇还是有毒蛇。如确系无毒蛇咬伤(一般在15分钟内没有什么反应),可按一般外伤处理。若无法判断,则应按毒蛇咬伤处理。包扎:被毒蛇咬伤后,切不要惊慌失措和奔跑,而应使伤口部位尽量放到最低位置,保持局部的相对固定,以减缓蛇毒在人体内的扩散和吸收。应立即用柔软的绳子、布条或就近拾取适用的植物茎、叶,在伤口上方约2-10厘米处结扎,松紧程度以能阻断淋巴和静脉血的回流,而又不影响动脉血流为宜。结扎动作要迅速,最好在受伤后3-5分钟内完成。以后每隔15-20分钟放松1-2分钟,以免被扎肢体因血阻而坏死;包扎后,可用清水、冷开水加盐或肥皂水冲洗伤口,以洗去周围粘附的毒液,减少吸收;经过冲洗处理后,再用锐利的小刀挑破伤口,或挑破两个毒牙痕间的皮肤,同时可在伤口周围的皮肤上,用小刀挑开米粒大小破口数处,这样可使毒液外流,并防止创口闭塞。还可直接用嘴吸吮伤口排毒,边洗边吐,每次要用清水漱口,若口腔内有黏膜破溃就决不能用口吸,以免中毒;服用蛇药。如无蛇药片,可就地采用几种清热解毒的草药,如半边莲、芙蓉叶、马齿苋、鸭跖草、鱼腥草等,将其洗涤后加少许食盐捣烂外敷。敷时不可封住伤口,以免妨碍毒液流出,并要保持药料新鲜,以防感染。
防止被蛇咬伤:蛇是野行性动物,白天藏在洞穴里或大石头阴影处,夜晚活动,不要胡乱的把手伸到树洞里去掏摸,不要把手伸到石缝中去;在毒蛇出没的地区行动时,应穿长裤、高帮登山鞋,并随时注意。
防昆虫伤害:应穿长袖衣和裤,扎紧袖口、领口,皮肤暴露部位涂搽防蚊药。不要在潮湿的树荫和草地上坐卧。遇到蜂巢,最好绕行,戴草帽常常是最好的防蜂措施;如遇马蜂袭击,首先要用衣服将头颈部包裹住。被蜂蛰后,应立即拔出蜂刺,用力掐住被蛰伤部位。用嘴反复吸吮(须确保口腔黏膜没有破损),可吸出毒素。出现过敏反应者,应尽快去医院抢救。
防止蚂蟥咬伤:蚂蟥是危害很大的虫类,穿厚一点的袜子,扎紧裤脚是最好的防范。遇到蚂蟥叮咬时,不要硬拔,可用手拍或用酒精滴在其前吸盘处,或用燃烧着的香烟烫,让其自行脱落,然后压迫伤口或用止血止药止血,并用碘酒涂搽伤口以防感染。行进中,应经常查看有无蚂蟥爬到脚上。
3)安全纪律:抓好安全教育,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
4)技术培训:技术路线。
3.项目实施过程遇到的困难及解决办法、精彩点等。
公司委托本项目时已临近现场观摩大会的时间,而需要做的工作多、程序复杂、时间紧,加上季节原因,野外采集时天气炎热,采集的标本容易很快失水,影响标本质量,野外标本采集工作风险非常大,蛇虫多,对整个团队都是一个不小的挑战。解决办法:全部队员购买保险,安全培训,分成多组,分工协作,各块工作齐头并进。
4.项目完成情况
1)制作120种药用植物腊叶标本,全部标本均按国家技术要求鉴定、消毒、装裱。
制作好的腊叶标本 腊叶标本上墙展示
2)制作80种浸制标本。
郑燕飞老师指导学生制作浸制标本铁皮石斛
3)制作127种电子标本,并装裱上墙。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 大理百合Lilium taliense
1)培养本科生7名。
2)进一步把植物学、病虫害防治的课堂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进一步夯实了植物分类学、病虫害防治等专业知识及标本上台、植物鉴定等专业技能。
1)协助项目委托方建成了铜仁市第一家药用植物标本馆,为铜仁市丰富的道地药材、珍稀药材、习见药材打开了一个对外展示和交流的窗口,为铜仁市中药资源开发与利用、中药质量控制研究、科普教育提供了重要平台。
2)加强了与贵州黔东武陵农业产业扶贫有限公司的合作,提升社会服务能力,进一步为学校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1)组织管理经验:领导重视、项目负责人带好队伍、明确职责、有效沟通、强化执行。具体情况如下:
1)领导重视:本项目得到李建新院长大力支持,充分协调各方面资源,保障了项目圆满完成。
2)带好队伍:主要由项目负责人杨红带队,全面负责事情。
(2)明确职责,有效沟通、强化执行,主要分工如下:
前期工作准备组:王岚、杨红、李建新、罗静。工作职责:负责野外工作所需工具、吸水纸、瓦楞纸、保险、药品,联系租车等。
野外普查组:王岚、杨红、李建新、米小其、冉辉、梁正其、皮朝远、向进、吕浪、朱洪琴、梁茂松、张天海、彭泽喜。工作职责:全参与野外工作。
标本鉴定组:杨传东、杨红、王岚。工作职责:负责药用植物标本鉴定工作。
内业整理组:杨传东、杨红、王岚、李建新、郑燕飞、康公平、胡佳佳、张雷、梅杰、李忠利、李兢、皮朝远、梁茂松、向进。
工作职责:负责按技术要求指导并参与内业整理相关工作,主要有标本上台、电子标本整理、台签制作、浸制标本制作等,进行内业整理,购买项目所需试剂及耗材,联系腊叶标本、电子标本装裱商家等。
后勤保障组:罗静、李建新、米小其。
工作职责:协调各方面资源,及时有效提供各方面信息。
财务管理组:杨红、王岚。工作职责:负责财务收支和财务报账。
资料整理组:杨红、王岚、郑燕飞、罗静、李建新、皮朝远、梁茂松、向进、张天海、彭泽喜、朱洪琴。工作职责:负责资料查阅及数据整理、汇总、等。
(2)操作经验:
1)一支植物资源调查业务知识扎实且熟知本市中药资源分布的技术专家组非常重要。
2)安全至上。首先,队员有野外调查工作经验很重要。野外调查大部分在荒山野岭,很多情况下要靠自己探路,甚至临时辟路,对地形不熟悉和毒蛇毒虫构成最大威胁。所以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最好请熟悉当地的向导,并备好药品。其次,司机经验也很重要,在野外,交通不变,路况复杂,请一个经验丰富的且沉稳的老司机很重要,保障调查队队员的安全。
3)内业经验:首先,有专业的标本鉴定人员非常重要,是内业整理的关键;其次,标本上台缝制,需要有耐心、心细的人员参与,最好要有一定的植物学学科背景,这样在标本的修剪上更加有利于保留标本的科研价值。
(作者系农林工程与规划学院高级工程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