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四位师生应邀参加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论坛暨毛泽东思想论坛
作者: 时间:2025年08月01日 19:31 点击数:
近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山东大学联合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部、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山东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威海)、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承办的第十二届中国社会科学院科学社会主义论坛暨毛泽东思想论坛在山东威海举行。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大学、武汉大学、吉林大学、兰州大学、山东大学等高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以及《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国高校社会科学》《毛泽东思想研究》《观察与思考》《理论探讨》等期刊的编辑代表,围绕“中国式现代化理论与科学社会主义”主题展开学术交流和研讨。我校哲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委书记皮坤乾教授、教育学院杨秀琴教授以及马克思主义学院2024级党的建设方向研究生宋傲然、张倩应邀参加会议并在分论坛作交流发言。
在开幕式上,山东大学威海校区党工委书记仇道滨研究员致欢迎辞;中国社会科学院马克思主义研究院院长、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辛向阳研究员致辞并作了题为《深入研究中国式现代化的四点思考》的主旨报告。
在主题报告阶段,中国社会科学院邓纯东研究员、中共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杨明伟研究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薛广洲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刘志明研究员、北京大学孙来斌教授、武汉大学项久雨教授、吉林大学吴宏政教授、中国社会科学院贺新元研究员、兰州大学蔡文成教授等15位专家学者先后作了主题发言。
本次论坛共设五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科学社会主义的重大理论与实践问题等交流研讨。
在分论坛二,皮坤乾在题为《以严明纪律保证党的理论贯彻执行》的发言中指出,贯彻执行党的理论是对党的各级组织和全体党员的一项根本政治要求,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把“保证党的理论的贯彻执行”新增为立规目的,将贯彻执行党的理论的要求具体化为纪律规矩,用严明的纪律保证党的理论贯彻执行,将党的理论贯彻执行提高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实现了党的理论贯彻执行在理论和实践上的重大创新。
在分论坛三,杨秀琴在题为《中国式现代化主体自觉的三维审视》的发言中指出:从历史维度审视,在近代救亡图存的顽强抗争中被动启程的中国式现代化,在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不懈探索和奋斗中创立和拓展,充分彰显了中国人民巨大的创造伟力和强烈的历史主动精神;从理论维度审视,建立在对“三大规律”深刻认识、准确把握、科学运用之上,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目标指向的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了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是高度自觉的现代化;从现实维度审视,中国式现代化是有先进政党领导、有科学思想指引、有坚强制度保证、有系统战略部署、有深厚文化底蕴、有人民团结奋斗、有大国责任担当的“七有”现代化,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更有信心,更加自觉主动。
在分论坛五,宋傲然在题为《破除西方话语陷阱:筑牢中国式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安全屏障》的发言中指出,破除西方话语陷阱是筑牢中国式现代化意识形态安全屏障的战略任务,事关国家发展道路、民族精神命脉与意识形态安全全局。当前,西方凭借话语霸权炮制“修昔底德陷阱”“普世价值论”等系列话语陷阱,形成政治、经济、文化多维度立体渗透格局:政治上以西方标准否定我国制度,经济上歪曲我国市场经济本质,文化上通过影视、短视频等消解民族文化自信。这些陷阱借助传统媒体选择性报道、新媒体算法扩散及学术文化交流隐性渗透扩大危害,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破解需构建全方位防御体系,包括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推动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创新、加快构建中国特色国际话语体系等。
张倩在题为《世界历史理论视域下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探析》发言中认为,中国式现代化是基于中国国情与文化传统,又借鉴各国经验而成的独特的现代化路径。其形成过程是一个复杂多元的综合命题,是多维逻辑交互影响的产物。从理论逻辑看,世界历史进程、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资本运行规律为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提供了理论支撑;从历史逻辑看,世界历史的演进脉络、中国所处的历史方位及其与世界历史的互动关系,为中国式现代化的启动提供了深厚的历史背景;从实践逻辑看,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是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动力。从世界历史的视域下把握中国式现代化的生成逻辑,能够明确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价值和世界意义。
(供稿:宋傲然 张倩 一审:张东方 二审:张朝飞 三审:叶丹)

我校参会师生合影

我校研究生宋傲然作研讨发言

我校研究生张倩作研讨发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