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迎接特殊教育专业第二级师范专业认证,进一步提高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质量。我院于1月24日下午2点半在明理楼B三楼会议室召开铜仁学院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讨论会。此次会议历时两个半小时,通过线上线下一体式的方式召开,线上62人次,线下19人,共计80余人次。参会人员有市教育局特教专干黄启胜、省内实习单位代表、用人单位代表、毕业生代表、实习生代表、教育学院分管教学田劲松副院长、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陆艳博士、特殊教育系负责人彭霓主任和特殊教育专业师生代表。本次会议由田劲松副院长主持。
首先,田院长对各位专家、代表的到来表示热烈的欢迎,她简单介绍了学校的办学理念、国家专业认证的重要性及目前特殊教育专业的建设发展情况,期望各位专家在师范专业认证的背景下,对2020版特殊教育人才培养方案及专业建设多提宝贵意见。
其次,特殊教育专业负责人陆艳博士就2020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及主要特点做了简单介绍。随后各专家代表就培养方案的培养目标、毕业要求、课程设置、实践教学等发表了指导性意见和具体建议。其中,实习单位代表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骨干滕敏指出,需要在后续课程设置中加强随班就读指导类课程的比例;铜仁市特殊教育学校教务主任黎晓红指出,特殊教育一期、二期提升计划已经结束,三期计划即将来临,我们须在设置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时候紧跟国家方针政策,并建议将残疾人职业教育从任选课放置专业必修课;用人单位代表大方县特殊教育学校副校长袁建成指出,医教结合是国家发展特殊教育的主要指导方向,目前特殊教育学校教师普遍康复技能薄弱,故需要高校在培养人才的时候加大康复类课程的比例;思南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代表胡俊指出目前家校共育是一种趋势,但残疾儿童家长心理问题越来越严重,期望在后期《家庭教育》这门课程编制教学大纲的时候能把家长心理干预与沟通的内容添加进去。平塘县特殊教育学校毕业生代表桑兆倩同意上述专家的建议并结合基层实际指出,在过去的几年里,本专业一直没有校内实践基地,所以在毕业的时候技能操作稍显不足,希望母校能尽快完善校内实践基地,增强学生实践操作能力。毕业生代表铜仁幼儿师范专科肖乐老师指出,康复技能与教学水平需要同步执行,才能更好的提升学生的市场竞争力,目前就感觉统合训练课程市场需求大,可以通过第二课堂的实践活动等形式加强该课程的教学训练时间。作为用人单位代表禾圃特殊儿童发展中心负责人龙本富在线上讨论中也强调感觉统合、个别化训练和其他康复类课程的重要性,线上讨论平台用人单位安龙县特殊教育学校教师骨干令狐利钦指出可以加强律动、绘画等艺术类课程的比例,通过第二课堂等形式让学生多观看优质课比赛视频,增加学生的教学技能。实习生代表马群和黄聂江两位学生通过一个学期的实习感受到目前培智类学生越来越多,我们在课程设置时需要多开设针对培智学生的教育康复类课程。
最后,陆艳博士就专家们提出的宝贵意见表示感谢,并承诺努力根据专家提出的建议进一步完善修订2020版特殊教育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争取给社会交上一份满意的答卷。田劲松副院长希望以后多召开此类推进会议,大家齐聚一堂,积极献言献策,在讨论中碰撞出新的思路、新的想法、新的格局,以此助推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
通过此次讨论会,使得特殊教育专业吸收了来自利益相关方的良好建议,为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与完善打下基础,也为特殊教育师范专业认证布下格局,让每位专业师生更清楚的了解专业内涵和专业市场行情,为下一步的课程教学大纲的修订提供思路。
陆艳/文 彭霓/图 田劲松/审
讨论会现场
线上参会人员
部分线上讨论内容
联系方式:贵州省铜仁市川硐教育园区 邮编: 554300 Powered by Eboat